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李嘉誠給年輕人的成功要訣(1)

有人問我做人成功的要訣為何?我認為做人成功的重要條件是: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要做到這樣,第一是誠信。我答應的事,明明吃虧都會做,這樣一來,很多商業的事,人家說我答應的事,比簽合約還有用。除了誠信,第二是自強不息,第三是真的要追求知識、準確的訊息。

——李嘉誠,《商業周刊》訪談,2007

我們中國人的想法是,賺錢好,但是對人有害的事情不做。有些生意,給多少錢我賺,我都不賺……有些生意,已經知道是對人有害,就算社會容許做,我都不做。

在我個人來說,跌了一元兩元,我一定拾回,但賭博,就算賺再多錢我都不會賺。

對人誠懇,做事守信,多結善緣,自然多得朋友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

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獅子’,你就成功了!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單單仁慈,業務不能成功,除了在合法之外,你更要合理地去賺錢。但如果人家不好,獅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應該是這樣。verykind,非常好的一個人,但如果人家欺負到你頭上,你不能畏縮,要有能力反抗。

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由衷地喜歡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財力,也不是表面上讓人聽你的。

一個人的地位高低,要看行為而定。

Areyouready

生長與變化是一切生命的定律,昨天的答案未必適用于今天的問題,只有你的原則才是你生命導航的座標,只有你的情操才是你鼓舞生命的力量。沒有人可以為你打造未來,只有你才知道怎樣去掌握。各位同學,Areyouready?

——李嘉誠

以下是摘自于《知識改變命運》一書中,李嘉誠先生在汕頭大學2004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這一刻肯定是你們感到興奮的時刻,你們認真學習,完成了人生一個重要階段,要踏上一個新的臺階,這幾個晚上,我在校園里,都能感受到你們的雀躍,你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很替你們高興,我謹代表校董會、每一位校董和顧問,向你們致以衷心的祝賀。

每當我們要展開新的一頁,追求一個新的夢想,編織一個新的希望,都是我們需要思考時,Areyouready?Doyouhavewhatittakes?

當你們夢想偉大成功的時候,你有沒有刻苦的準備?當你們有野心做領袖的時候,你有沒有服務于人的謙恭?我們常常都想有所獲得,但我們有沒有付出的情操?我們都希望別人聽到自己的說話,我們有沒有耐性聆聽別人?

每一個人都懂得批判別人,但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怎樣自我反省。

大家都看重面子,butdoyouknowhonor?大家都希望擁有財富,但你知道財富的意義嗎?各位同學,相信你們都有各種激情,但你知不知道什么是愛?這些問題,沒有人可以為你回答,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將會怎樣活出答案。這四年來你得來的知識,可助你在社會謀生,但未必可以令你懂得如何處世。只有你知道,你將會怎樣運用腦袋內的知識素材,轉化為做人的智慧。生長與變化是一切生命的定律,昨天的答案未必適用于今天的問題,只有你的原則才是你生命導航的座標,只有你的情操才是你鼓舞生命的力量。沒有人可以為你打造未來,只有你才知道怎樣去掌握。各位同學,Areyouready?

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

有人問我做人成功的要訣為何?我認為做人成功的重要條件是: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要做到這樣,第一是誠信。我答應的事,明明吃虧都會做,這樣一來,很多商業的事,人家說我答應了,比簽合約還有用。除了誠信,第二是自強不息,第三是要追求知識、準確的訊息。

——李嘉誠

人最可寶貴的品格就是誠信,沒有誠信的品格,熱情就會變成逢迎,謙虛就會變成虛偽。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經商之本。沒有誠信的人一旦經商就會欺詐而不講信譽,進而朋友棄之,生意斷之,失敗是其必然結果。反之,以誠待人則有義,以誠經商則信立,于是朋友如云,機遇迭至,成功自然不在話下。

有人問過李嘉誠“做人成功的要訣是什么?”李嘉誠回答說:“我認為做人成功的重要條件是: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要做到這樣,第一是誠信。我答應的事,明明吃虧都會做,這樣一來,很多商業的事,人家說我答應了,比簽合約還有用。除了誠信,第二是自強不息,第三是要追求知識、準確的訊息。”

“自強不息”和“追求知識、準確的訊息”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在此我們只講“誠信”。

招牌。

有關“誠信”,李嘉誠還講過這么一段小故事:曾經,我有個對手,人家問他,李嘉誠可靠嗎?他說:他(指李嘉誠)講過的話,就算對自己不利,他還是按諾言照做,這點是他的優點。答應人家的事,錯的還是照做。讓敵人都相信你,你就成功了。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們和一家擁有大幅土地的公司將進行合作,他們公司有個董事跟其他的同業是好朋友,有利益的關系,就說為什么要跟長江集團合作,而不考慮其他的公司?他們主席(指董事長)說,跟李嘉誠合作,合約簽好以后你就高枕無憂,麻煩就沒有,跟其他的人合作,合約簽好后,麻煩才開始。

這是家大公司,公司全部的人包含高級主管都知道,結果沒有人敢講話,所以一次會議就通過。這個案子,長江集團賺了很多錢,對方也賺了很多錢,是雙贏。

“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和老競爭對手怡和的合作。

李嘉誠鼎助包玉剛購得九龍倉,又從置地購得港燈,還率領華商眾豪“圍攻”置地,按說李嘉誠會與置地董事局主席紐璧堅和怡和公司第一大股東西門?凱撒克結下不共戴天之仇。但事實并非如此,他們非但沒有成為冤家,反而在交手之后握手言和,并聯手發展了地產項目。

如果說李嘉誠在商業上的成功來自于他經商技巧的精妙,那么誠信更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根本所在。正是李嘉誠本身固有的“誠信”品格,才使得長江塑膠廠在20世紀中期的質量風波(故事詳見“空前的危機”)中轉危為安,才使得長江塑膠廠在進軍歐美塑膠花市場的競爭共榮”的諾言,那他情愿犧牲這次賺錢的機會也不會昧著良心去做。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李嘉誠是“厚德載物”的一代儒商。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了人們眼中唯利是圖的商人形象。

眾所周知,長實是一個跨國經營的大集團,在外國許多地區都有巨大的投資。

在某個國家的某塊區域內,長實投入了數額頗大的資金,連機場、高爾夫球場都有好幾家,差不多有五十多萬畝的面積。這個國家的primeminister(首相)為配合該地整個旅游區的賭場牌照,也給了李嘉誠一個(賭場的牌照)。

雖然長實公司的項目經理知道董事長不喜歡此類事情,但面對賭場帶來的巨額利潤,他還是給李嘉誠提了一個建議:“經營這個(賭場)是最沒本,就是不用本錢,又有錢賺的。別的不說,單是將領取的這個賭場的牌照租給其他的外國人經營,每年租金也高達一億五千萬美金之多。”但李嘉誠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對“賭”一向是敬而遠之的。他沒有在巨利面前屈服,依然在建議書上寫下了“放棄”兩字。

公司經理見自己勸說不了李嘉誠,又讓那個國家的primeminister親自前來香港游說李嘉誠。primeminister對李嘉誠說:“整隊兵纏著我,跟我要牌照,我給你,因為你有大的發展在這里,你為什么不要?這可是個好事業。”李嘉誠依然不為所動,堅守著自己的經營理念:可以賺的錢應該賺,不過要合法合理。因為賭場生意合法但不合理,所以他是不會做的。

難道公司有人說:“我們的主席(指李嘉誠)啊,最容易的生意他就不要,辛苦得不得了的他做。”李嘉誠并不這么認為,他說:“我們失去了一切,即使想恢復自己聲譽,也會在自己的履歷留下不光彩的污點。只有真正認識到“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的道理,把誠信當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樹立追求誠信的自覺,才能奠定重建誠信的堅實基礎,構筑成功的前提。

李嘉誠拒絕“賭場牌照”一事,正是從道德范疇很好地詮釋了“誠信”的含義: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守信用,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危害社會,始終堅持以誠信求生存,以誠信謀發展。在紙醉金迷的香港,在變幻莫測的商海,他為自己開辟了一方凈土,保持了自己的真誠,留守了一份與世不同的清寧。

“對人誠懇,做事守信,多結善緣,自然多得朋友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李嘉誠的一言一行都恪守著自己的誠信原則,更讓他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機會,他由一個逃難到香港的窮小子,在短短幾十年之內迅速成為了世界十大富豪之一,成為連股神巴菲特都贊譽有加的大企業家。至此,我們沒有人會懷疑李嘉誠經商的天賦,但他的經歷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示是:誠信,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你必將取得巨大成功。

不適應環境,就打不開局面

不斷學習以適應環境,進而創造新的環境,是一種最重要的能力。

——李嘉誠

南加州大學領導學院創辦人沃倫?本尼斯(Warren.Bennis)在《奇葩與怪杰》一書中曾說過:“適應力是每個人在面對生命的起伏不定與陰晴圓缺時,仍然能夠活得精彩的能力。有人能從磨練中吸取智慧,有人則在類似的經驗中受傷屈服,成功的領導人和普通人的差別就在于此。”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因為在進入一個新環境中,無法適應環境,而很難打開成功的局面。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順應環境、改變自己,使自己與環境融合的能力。

要想在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中取得成功,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適應環境。只有適應了環境,才能在不利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而進一步去改變環境。英雄與時勢的問題,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人與環境的問題。達爾文在《進化論》中談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實際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出生、成長在廣東潮州的李嘉誠,之所以能夠成為香港舉足輕重的人物,就是因為他跟隨家人逃難到香港之后,能通過不斷學習去適應香而使全家人與香港的實地環境相融合。

首先,李云經放下讀書人的架子,在一家潮商開的公司里謀了個小職員的工作來養家糊口。

其次,李云經不再以古圣先賢的風范訓子,而是要求李嘉誠“學做香港人”。他告誡李嘉誠兄妹說:如果想在香港很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須把自己變成香港人。

從一個地道的潮州人變成一個合格的香港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那么怎么辦呢?李嘉誠用行動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從頭開始,努力適應新環境。

“學做香港人”,首先必須學會兩種語言:一是要學會廣州話。在香港不懂廣州話,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因為香港的大眾語言就是廣州話。雖然李嘉誠是廣東人,但對廣州話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因為廣州話屬粵方言,而李嘉誠的家鄉話——潮州話屬閩南方言,兩者相差很大,這無疑給他學說廣州話增添了不小的難度。

二是要攻克英語關。因為香港長期處于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所以英語是其官方語言,同時它也是香港上流社會的重要交流工具。另外,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掌握了英語,就能夠更多更快更直接地接受西方文化,從而更好地從事國際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廣州話李嘉誠尚且不會,英語就更不用說了。

鑒于此,李嘉誠就把學說廣州話和英語當做頭等大事來對待。為了學好廣州話,他虛心地拜自己的表妹表弟為師,勤練不輟、堅持不懈。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很快,李嘉誠就練就了一口流利標準的廣州話。

李嘉誠是如何攻克英語難關的呢?

為學英語,李嘉誠使出了狠勁,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上下學路上,他都是邊走邊背單詞;夜深人靜,人們都睡下的時候,為不影響家人休息,他又獨自一人跑到戶外的路燈下朗讀或是背誦英文。

后來父親病故,李嘉誠輟學到茶樓、到中南鐘表公司當學徒,辛勤勞作10多個小時之后,他仍然不忘鼓足精神學習英語。在工作間隙,為避免招致老板的訓斥和茶客的嘲笑,他常常躲在墻角快速拿出寫好英語單詞的紙片看一眼。

在創辦自己的塑膠廠時,李嘉誠也堅持英語學習。他還訂閱了英文《塑料》雜志,既學英文,又了解世界最新的塑料行業動態。內在的超強記憶力加上外在的勤奮苦學,李嘉誠終于逾越了英語難關,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書寫和會話。

當年,懂英語的華人在香港社會是“稀有動物”。李嘉誠的努力沒有白費,英語給他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巨大財富。憑借熟練掌握的英語書寫與會話能力,李嘉誠可以獨自飛往英美,參加各種展銷會,可以直接與外籍投資顧問洽談生意,與銀行高層談論融資,大大加速了自己商業帝國的成功構筑。至于李嘉誠后來大規模的跨國經營,就更離不開英語了。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能夠在不利的環境面前直面現實,果斷地改變自己以順應環境,是李嘉誠成功的諸多元素中的重中之重。在這個意義上,與其說香港改寫了李嘉誠的人生之路,造就了一代商界俊杰李嘉誠,不如說是李嘉誠適應了香港、戰勝了香港,打造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世情才是大學問

以往我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與他們談論生意……但約三分之一談生意,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

——李嘉誠

提起香港的名門望族,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李嘉誠;說到李嘉誠,我們又首先想到他是個大富翁,但卻很少人想到他是個富有人格魅力、EQ甚高的人。他的這種魅力的最好體現,就是他非常懂得世事人情(就是待人接物的態度)。無論是與高層職員談話,還是與低級員工相處,他總是笑容滿面,非常客氣。而這些東西在書本上學不到的。

沿著他的思路,我們可聯想起中國的一句老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一個人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這八個字,對于有志于經商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商都县| 汉川市| 兰州市| 瑞昌市| 浦东新区| 方山县| 库伦旗| 屯昌县| 高密市| 阜新市| 浦北县| 光山县| 尉氏县| 交口县| 六枝特区| 崇信县| 鹿泉市| 海南省| 静安区| 溆浦县| 九台市| 丹巴县| 辽阳县| 镇江市| 渑池县| 海丰县| 怀宁县| 神农架林区| 涿鹿县| 游戏| 东台市| 平潭县| 凤城市| 玉屏| 东光县| 府谷县| 玉树县| 隆子县| 北海市|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