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春夏間,收藏家程道德教授給我看了裝裱好的八頁梁啟超(1873—1929)手稿,后面有文物鑒定專家史樹青先生的跋,稱“此梁任公先生手書清華學校講稿也。……任公此文寫于民國十四年任教時,謂學生作文不拘文白,亦先生生平為文主張也”。因術業有專攻,史先生跋語中間部分的鋪陳多有失誤;至于斷此乃梁啟超手書,我是信服的。除了紙張及書風,我更看重文稿的內容,并認定這方面的考辨更有價值。八紙文稿背后,隱含...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2002年春夏間,收藏家程道德教授給我看了裝裱好的八頁梁啟超(1873—1929)手稿,后面有文物鑒定專家史樹青先生的跋,稱“此梁任公先生手書清華學校講稿也。……任公此文寫于民國十四年任教時,謂學生作文不拘文白,亦先生生平為文主張也”。因術業有專攻,史先生跋語中間部分的鋪陳多有失誤;至于斷此乃梁啟超手書,我是信服的。除了紙張及書風,我更看重文稿的內容,并認定這方面的考辨更有價值。八紙文稿背后,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