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揚起五彩風帆,追趕夢想
- 助飛夢想:北大新生家長的教育故事
- 秦春華
- 2965字
- 2015-04-21 12:34:58
家長姓名:胡曉艷 深圳海關
學生姓名:黃穎湘
錄取院系:藝術學院
畢業(yè)中學:廣東省深圳市高級中學
獲獎情況:2007年全國“絲之華杯”藝術體操錦標賽青年B組第八名、2008年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競賽深圳賽區(qū)二等獎
回望這十幾年對女兒的養(yǎng)育歷程,談不上有什么經(jīng)驗,感覺像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像獵鷹一樣不停地翻飛盤旋,執(zhí)著地尋求適合女兒成長的方向和道路,過程雖坎坷曲折,耐人回味,但說來卻非常簡單:幫助取舍,陪伴成長,綜合發(fā)展。
辨明現(xiàn)實與夢想,選擇合適的方向。為孩子選擇適合的人生,我們做了不少的功課。平時我們細心觀察、收集信息、憑據(jù)判斷,我們也經(jīng)常與女兒講事實、擺道理,形成共同的愿景和動力。女兒打小喜歡跳舞、唱歌和繪畫,大人遇見孩子總愛問,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女兒總會說:當明星。在我看來那只是幼童稚語。孩子上小學時,不肯參加校外輔導,可在三年級時,自己卻報名參加校舞蹈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女兒常回家嚷嚷,說老師讓她轉告家長,她的先天條件好,應該去上藝校或舞蹈學校。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學醫(yī)的,長期在部隊工作,藝術修養(yǎng)極為普通,觀念上,我們堅持一個人必須要有基礎文化修養(yǎng),至少完成高中學業(yè),不主張孩子過早地從事這些偏文藝的行業(yè),也覺得女兒有良好的學習能力,不能小小年紀就放棄文化學習,她可以將舞蹈和其他藝術學習作為課余愛好來發(fā)展。女兒多次要求,我們?nèi)晕赐馄溥x擇,等女兒長大一些,她也對我們的決定表示認同。在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之余,女兒盡可能利用周末的時間練習舞蹈和小提琴,直到高考。她既保持學習成績的優(yōu)秀,同時各項藝術訓練也得到均衡發(fā)展。更感意外的是,這些素質(zhì)訓練的結果,在北大的自主招生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圓了女兒的北大夢想。
呵護身心成長,培養(yǎng)陽光心態(tài)。女兒十歲前,由于工作需要,我和孩子爸爸大部分時間兩地分居,基本是單方照顧孩子,但無論是我還是孩子爸爸,都堅持全心陪伴女兒,讓她的童年在幸福的親情和細膩的呵護下快樂成長,使她從小就養(yǎng)成與父母有良好的溝通與相互的理解。我們常常教育孩子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引導其樹立遠大理想,我們常常教育孩子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引導其樹立遠大理想,激發(fā)孩子向夢想奮進。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共同進退,編織著美麗的夢想……
激發(fā) 夢想
夢想讓人對前方、對未來充滿期待,期待明天的天空更加明亮,期望明天的陽光更加燦爛,人生也會因夢想的啟發(fā)而改變軌跡。孩子八歲的時候,隨爸爸回老家,重逢了分別三年的小伙伴,相聚是短暫而快樂的,分別時兩個伙伴不肯離開,大人用勵志語哄孩子:“想一起玩,不難,只要好好學習,將來你們一起考上北大,就可以一起在北京讀書,一起上天安門玩。”其實,我們并不敢奢望孩子當真能上北大,畢竟在我們的概念中,北大是那樣的神圣而不是常人所及。但從那時起,女兒知道了北大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是讀書孩子夢想的殿堂,并產(chǎn)生了要上北大念書的“大大的”夢想,這個“大大的”夢想激發(fā)了她源源不斷的學習熱情,支持她度過了無數(shù)的艱難險阻。
幾年過去,在為孩子選擇初中學校時,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上北大”并未停止于爸爸媽媽的勵志,已經(jīng)成為她清晰的目標。小學畢業(yè)準備上初中時,為了測試孩子的能力,拓寬孩子的視野,我們聯(lián)系招收非地段生的學校,替孩子報名參加測試,學校一放假,接二連三的筆試、面試便開始了,孩子沒有參加過校外的考試,作為家長實在心中沒底,我們怯怯地等待著成績的公布,三天后,我們接到其中一所學校要求簽約的通知,孩子居然考入了英語超常班,同一天,另一所省重點中學也公布了測試成績,在600多名參加測試的學生中,女兒以第十四名的成績?nèi)雵T跊Q定最終要去讀哪所學校那天,家中來了幾位客人,有個當老師的朋友,聊起孩子選校的事,談了一些看法,孩子在一旁聽著,若有所思。客人走后,女兒埋怨我們選錯了學校,傷心地哭了好久,我們家長認為兩個學校各有所長,差別不大,女兒卻說,如果差別大呢,我沒讀上好的中學,就有可能考不上北大。此語一出,我們在震驚之余,更受鼓舞,因為北大能如此清晰地在女兒的心中生根,盡管感覺似于初生牛犢不怕虎,但這夢想一定會為孩子今后的學習注入無限的動力。接下來的六年,我們和女兒開始了共同圓夢北大的征程。
快樂 追夢
良好的學校教育為女兒追夢奠定了基礎,豐富多彩的興趣課外活動,又讓女兒的追夢歷程充實而快樂。
女兒有幸就讀于一所教學資源豐富、管理科學的學校,并且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盡心盡責的老師。剛上初一,小小的女兒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開始了住校的集體生活,女兒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長時間離開家,我們都怕她會不適應學校集體的生活。然而每次,女兒周末回家,我們都能從孩子的交談中感覺到老師的可親可近,學習、生活的溫馨。記得入校不久,在與女兒的一位老師進行的一次家訪談話,聊到女兒小學六年級因為喜歡跳舞而耽誤了深外選拔考試的遺憾,介紹孩子一直學習舞蹈和小提琴的經(jīng)歷。不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該學期末,學校舉辦素質(zhì)展示周活動,老師親自找到女兒,鼓勵女兒報名,還經(jīng)常詢問排練情況,孩子在被關注的目光中,干勁倍增,而最終表演的成功,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贊揚,同時也提升了自信,為孩子展開良好的新生活奠定了基礎。在女兒學習有困難時,也是老師最先了解并設法解決。初三學年伊始,女兒對物理的電學部分學起來感覺吃力,有段時間適應不了,科任老師又是剛調(diào)換的新老師,問太多又擔心老師嫌棄自己,內(nèi)心焦急不已,情緒明顯低落。關鍵時期,任課老師主動找到女兒,告訴她有什么不懂不會的盡管問老師。這樣的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經(jīng)過老師、家長、孩子三方不懈地努力,2006年中考女兒以803分的優(yōu)異成績被深圳市高級中學錄取,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難得的良好條件。
我們對女兒愛卻不溺,希望她自己能獲得面對挫折解決困難的能力,行動上,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之余,盡最大的努力,細心做好女兒情緒調(diào)節(jié)和生活上的保障,讓沖在一線的女兒感受到我們的支持與理解,全身心地投入到為夢想而努力的奮斗中。
深圳市高級中學是全市唯一指定招收藝體特長生的中學,藝體師資雄厚。在一次健美操選修課上,女兒被老師高雅健美的示范所吸引,喜歡上了藝術體操,并有幸被老師收為弟子。高一階段她每周堅持訓練3~5次,特別是假期,劉老師對她實施了每天4~5小時的一對一強化訓練,為了達到競賽體能的需要和動作成功率,女兒經(jīng)常需要重復一個動作成百上千遍。當媽媽的看著心酸,可女兒卻從不叫苦,從不言棄,每天下午和晚上又自覺投入到功課的學習中。工夫不負有心人,在2007年8月的藝術體操錦標賽中,她憑借突出的實力和穩(wěn)定的參賽狀態(tài),如愿獲得第八名,并因此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證書。
超然 圓夢
女兒擅長文科卻偏愛理科,選擇理科后出現(xiàn)了努力不進步,吃苦不落好的狀況,理科讓她的總體成績難如人愿。人們說,機會總是等待有準備的人。女兒在北大影視編導自主招生中,資格審查、筆試、面試一路過關,長期的綜合素質(zhì)訓練與養(yǎng)成在自主招生考試中得到顯現(xiàn)。
承載高強的訓練,回首難忘的艱辛與歡樂,女兒終不負眾望,拿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們卻少了期盼的激動,有的卻是難得的淡然。我們知道迎接女兒的是在北大這座文化殿堂里更辛勤的耕耘,面臨的是更大跨度的超越,等待的是更多更美好夢想的實現(xiàn)。
家長寄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