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李時珍慧眼辨茯苓

幼年的李時珍經常跟隨父親和哥哥去附近山上采集草藥,幫助父親抄寫藥方,自幼就獲得了許多藥草知識,并深切體會到人們對醫生和醫藥知識的迫切需要。

在父親的教導下,李時珍14歲那年考取了秀才。但李時珍并不熱心功名,相反,他特別喜歡醫藥學,常常背著父親攻讀醫藥書。

為了考察入藥的植物,李時珍決定親自外出采訪藥草。他與師弟龐憲同行,到處尋訪名醫。

有一天,他們騎著驢,跑進一條山道,見兩旁山谷里生滿了松樹,一個個身如鱗甲,葉似豬鬃,都是生長了幾十年幾百年的高大老松。他們邊走邊看,一會兒,李時珍開口說:“龐憲,你瞧,這里的松樹同剛才見到的不一樣,都長得干巴齜裂的。”

龐憲抬頭,見前面樹林里,果然有幾棵松樹,葉子都已枯黃凋落,便隨口答道:“怕都是病松吧!”

李時珍搖搖頭,說:“這不是平常的病松,那樹根下面的土為什么都是泡的,我猜那里面有茯苓,我們過去挖起來看看。”

李時珍跟著師弟走進松林,圍著樹走了兩圈,看了看土色,選定了一塊地方,指給龐憲看。龐憲就用鋤頭使勁地挖,果然挖出一顆有番薯大的褐皮茯苓來。

龐憲高興地說道:“書上說,多年松脂化為茯苓,就是這個吧!”

李時珍看到松林里很多松樹都已凋敗,便指著這些松樹對龐憲說:“這里的茯苓都是人種的,你瞧這一片全是。這里一定有種茯苓的人家。”

李時珍趕到鎮上一打聽,果然茯苓是人們種植的。

李時珍用畢生的精力,走遍了大江南北,親嘗百草,遍訪名醫,最終撰寫出了醫學巨著《本草綱目》,成為明朝杰出的醫學家。

心得·啟迪

善于觀察和思考是智慧的源泉,更是實現理想的重要途徑。如果我們要挖掘自己的智慧,創造屬于自己的勞動成果,就必須要學會觀察和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泽普县| 岳普湖县| 明溪县| 丽水市| 岗巴县| 清新县| 新平| 隆安县| 高邮市| 红原县| 依安县| 醴陵市| 永嘉县| 靖州| 忻城县| 庐江县| 舞钢市| 晋城| 鄂温| 汤原县| 澄江县| 辽阳县| 建德市| 米林县| 高雄县| 拉萨市| 康保县| 东宁县| 东港市| 南阳市| 洱源县| 保山市| 乐至县| 淳安县| 玉龙| 嵩明县| 靖安县| 进贤县| 隆回县|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