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令(令)的含義、特點
(一)命令(令)的含義
命令(令)是一種行政公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對命令(令)的功能作了如下闡述:
適用于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實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
“命令”和“令”曾被作為兩種文體看待,實際上,從性質、功能和寫作方法上看,并沒有什么差別,不過是一種文體的兩個名稱而已。1987年后,合并為一個文體。目前,在公文寫作實踐中,兩種名稱仍然并存。如《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授予錢學森同志“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的命令》一文(國發〔1991〕51號)使用了“命令”的文體名稱;而1999年10月15日建設部發布第7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宣布實施《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使用的是“令”這一文體名稱。兩個名稱的使用有這樣的規律:如果標題中有主要內容這一項,一般用“命令”這一名稱;如果標題中沒有主要內容這一項,由發令機關加文種組成,一般用“令”這一名稱。
(二)命令(令)的特點
1.權威性和強制性
命令(令)是所有公文中最具權威性和強制性的下行文種。命令一經發布,受令者必須絕對服從,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更不允許抵制和違反。通常所說的“令行禁止”,通過命令這種文體,能得到最充分的體現。
受權威性和強制性特點的制約,命令(令)只能用于重大決策性事項,如發布重要的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實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以及獎勵成就突出的人員等。
2.使用權限有嚴格的限制
命令(令)雖是行政公文的主要文體,但并不是所有行政機關都有權發布命令(令)。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國家主席,國務院和國務院總理,國務院各部委及其部長、主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才有權力發布命令(令)。其他各種企事業單位、黨團組織和社會團體,均無權發布命令(令)。黨的領導機關可以和同級人民政府聯合發布命令(令),但是要以行政公文的面目出現。
二、命令(令)的分類
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對命令(令)功能的闡述,這種文體可大致分出三種基本類型。
(一)公布令
公布令是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命令。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0年第8號,一期就刊登了三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7號、第278號、第279號),分別發布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同期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令》(第1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第56號)各一則,分別發布了《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暫行辦法》、《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規定》。
公布令一般由四個方面的內容組成:發布對象、發布依據、發布決定、執行要求。公布令篇幅短小,言無虛設,四個方面的內容并不各自獨立成段,而是篇段合一。
請看例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9號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已經2000年1月10日國務院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總理朱镕基
二〇〇〇年一月三十日
其中《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是發布對象,“經2000年1月10日國務院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是發布依據,“現予發布”是發布決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是執行要求。
(二)行政令
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稱為行政令。例如國務院1984年4月13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嚴格保護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通令》就是典型的行政令。
屬于行政令的還有動員令(如1949年毛澤東、朱德聯合簽署的《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特赦令(如1959年由劉少奇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特赦令》)、戒嚴令(如1989年3月7日由李鵬簽署的《國務院關于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實行戒嚴的命令》)等。
(三)獎懲令
獎懲令就是用來獎勵和懲戒有關人員的命令,有嘉獎令和懲戒令兩種類型。
嘉獎令是獎勵的最高級別,用于獎勵貢獻突出的個人或集體。它由先進事跡、性質和意義、獎勵項目、希望和號召四部分組成。例如《國務院對勝利粉碎劫機事件的民航楊繼海機組的嘉獎令》(1982年8月12日發布),《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授予錢學森同志“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的命令》(1991年10月14日發布)。
懲戒令由錯誤事實、錯誤性質、懲戒項目三個部分組成,在實踐中很少使用,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已不再提及這種命令。
三、命令(令)的寫作格式
(一)標題
命令(令)的標題有三種構成形式:
一是由發令機關名稱、主要內容、文種構成。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發行新版人民幣的命令》。
二是由發令機關名稱或發令人身份加文種組成。如《鄭州市人民政府令》、《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三是由主要內容加文種組成。如《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這種形式應用較少。
(二)正文
公布令、嘉獎令的結構和內容,前面已有介紹。這里著重介紹行政令的寫法。行政令的正文按照公文的常規模式進行操作,由三大部分組成。
開頭部分主要寫發布命令的原因、根據、目的、意義等。作為開頭部分,原則上不宜過長,但有時因原因復雜、意義重大,也可以用較多文字表述。如《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開頭部分就占了全文的二分之一左右。
主體部分是全文的核心,主要寫命令事項,也就是要求受命者做些什么、怎么做、做到何種程度等等。這部分內容復雜,層次較多,一般都需要分條表達,以便眉目清楚。
結尾部分,主要用來寫執行要求。如由何單位負責執行,從何時起開始執行等等。這部分內容單純,篇幅短小。
四、范文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進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命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全體官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賦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使命,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有關規定,命令你們進駐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于1999年12月20日開始履行防務職責。
我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是繼香港回歸祖國后中華民族的又一盛事,標志著中國人民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擔負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防務,是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主權的重要象征,使命神圣,責任重大。你們進駐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后,要堅持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發揚優良傳統,忠實履行職責,遵紀守法,依法治軍,把部隊建設成“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威武文明之師,為維護祖國統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持澳門的穩定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澤民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