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蘇武北海牧羊
- 美德故事
- 蕭楓主編
- 855字
- 2015-04-16 22:34:55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派遣蘇武率領一百多人,帶了許多財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準備返回自己的國家時,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并被要求背叛漢朝,臣服單于。
最初,單于派人向蘇武游說,許以豐厚的俸祿和高官,蘇武嚴辭拒絕了。匈奴見勸說沒有用,就決定用酷刑。當時正值嚴冬,天上下著鵝毛大雪。單于命人把蘇武關入一個露天的大地窖,斷絕食品和水,希望這樣可以改變蘇武的信念。時間一天天過去,蘇武在地窖里受盡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餓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襖。過了好幾天,單于見瀕臨死亡的蘇武仍然沒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蘇武放了出來。
單于非常敬重蘇武的氣節,但又不想讓他返回自己的國家,于是決定把蘇武流放到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去牧羊。臨行前,單于召見蘇武說:“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讓你去放羊,什么時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讓你回到中原去。”
蘇武被流放到了人跡罕至的貝加爾湖邊。在這里,唯一與蘇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漢朝的旌節和一小群羊。蘇武每天拿著這根旌節放羊,心想總有一天能夠回到自己的國家。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旌節上面的裝飾都掉光了,蘇武的頭發和胡須也都變白了,單于仍然沒有放他回國的意思。
蘇武在貝加爾湖,牧羊達十九年之久。十幾年來,當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單于已去世了,就是在蘇武的國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兒子又繼任皇位。這時候,新單于執行與漢朝和好的政策,漢朝的皇帝漢昭帝立即派使臣去接蘇武回國。
但匈奴卻說蘇武已經去世,漢朝使者經過多方查訪,終于得知蘇武依然健在,于是揚言說,漢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腳上系著帛書,帛書中清楚地寫著蘇武在北方的沼澤之中。單于聽到這個消息,只好把蘇武等人送還漢朝。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蘇武終于回到了長安。
心得·啟迪
慷慨赴義易,忍辱負重難。我們無從身同感受北海的風寒,只是憑著傳載了千年的記憶去追索那個驕傲而又不屈的年代,為祖先們的執著流下感動的淚水。蘇武的這種精神,這種愛國情懷正是中華民族得以延續的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