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導讀
- 霧都孤兒
- 蕭楓主編
- 1144字
- 2015-04-16 22:53:00
《霧都孤兒》,作者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生于英國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海軍小職員,10歲時,狄更斯全家被迫遷人債務人監獄,11歲就開始承擔繁重的家務。狄更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就取得了驚人的成功。1836年下半年,他25歲時擔任《本特里》雜志的主編,于1838年10月完成了小說《霧都孤兒》。狄更斯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小說家,英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并對世界文學有巨大的影響。小時候狄更斯曾經在一所私立學校接受過一段時間的教育,但是12歲時,狄更斯被送到倫敦一家鞋油場當學徒,每天工作10個小時。或許是由于這段經歷,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關注底層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狄更斯并沒有接受很多的正規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學成才。
狄更斯通過《霧都孤兒》等小說,描寫了資本主義社會窮苦兒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貧民救濟所和學校教育的黑暗。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虛偽。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第二部長篇小說。這位年僅二十五歲的小說家決心學習英國現實主義畫家威廉·荷加斯(1697——1764)的榜樣,勇敢地直面人生,真實地表現當時倫敦貧民窟的悲慘生活。他抱著一個崇高的道德意圖:抗議社會的不公,并喚起社會輿論,推行改革,使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貧民得到救助。正因為如此,狄更斯歷來被我國及前蘇聯學者界定為“英國文學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和最偉大的代表”。狄更斯的創作,想象力極為豐富,充滿詩的激情,他著意渲染自己的道德理想,處處突破自然的忠實臨摹。
《霧都孤兒》以霧都倫敦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孤兒悲慘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奧立弗在孤兒院長大,經歷學徒生涯,艱苦逃難,誤入賊窩,又被迫與狠毒的兇徒為伍,歷盡無數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幫助下,查明身世并獲得了幸福。在這本書中,奧利弗、南希、羅斯小姐都是善良的代表,他們都出生于苦難之中,在黑暗和充滿罪惡的世界中成長,但在他們的心中始終保持著一片純潔的天地,一顆善良的心,種種磨難并不能使他們墮落或徹底墮落,反而更顯示出他們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奪目的晶瑩品質。最后,正義的力量戰勝了邪惡,雖然南希最后遇難,但正是她的死所召喚出來的驚天動地的社會正義力量,正是她在冥冥中的在天之靈,注定了邪惡勢力的代表——費金團伙的滅頂之災。因此在小說中,南希的精神得到了升華,奧利弗則得到了典型意義上的善報。而惡人的代表——費金、蒙克斯、邦布爾、塞克斯無不一一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小說描寫了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邪惡的斗爭,贊揚了人們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擊了當時英國慈善機構的虛偽和治安警察的專橫。同時,作品又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充滿著人道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