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魁首之爭·經史
- 宰相嫡女她手撕白蓮,腳踩渣男
- 千劫棠
- 1011字
- 2025-04-27 01:20:57
蘇棠矜竟單手扯落累贅的織金外裳,雪白中衣被汗水浸透,鼓點化作暴雨砸在每個人心頭。
鼓點愈發急促如雨,王毓沁一鼓作氣,三支連珠箭竟次第穿透百步外隨風晃動的柳葉——這招“三星逐月”她苦練三月都未成,此刻卻在鼓聲催逼下迸出驚人準頭。
仿佛有火星濺入血脈,王毓沁猛夾馬腹。黃驃馬突然人立而起,王毓沁反手抽出三支響箭。
這是她偷學父親的絕技“追魂箭”,要在馬背起伏的瞬間連發。
第一箭穿透飄落的箭靶,第二箭追著前箭劈成兩半,第三箭“當”地撞飛張景倫射偏的流矢,半空中炸出一團火星。
張景倫的笑容僵在臉上,他的寶馬突然受驚揚起前蹄,差點把他甩下馬背。
等塵埃落定時,少女甩開被汗水黏在頸間的發辮,染血的束腕指向沙塵未落的箭靶,在風中獵獵作響:
“張公子可知,真正的騎射不是雜耍,是要用血喂出來的本事。”
蘇棠矜扔開鼓槌放聲大笑,汗濕的碎發貼在臉頰,笑容比正午的太陽還要耀眼。
連觀戰的一公子哥們都拍案叫絕:“好!這才是將門虎女!”
……
紫辰殿旁的文華閣里香煙裊裊,十二扇翡翠屏風上刻滿前朝圣賢的文章。
第三場經史比試剛開始,主考官便拋出難題:
“若是北疆突遭百年不遇的暴雪,該如何救災?”
禮部尚書嫡子李錚搶先出列,袖子里藏著的《對策寶典》硌得手腕生疼:
“按照《禮典》記載,災年應當減免賦稅,再效仿前朝昭明太子當年搭建暖棚的法子。”
說罷偷眼覷向英華長公主,見她垂眸撥弄茶蓋,忙又補了句:“還要參照《農政全書》給百姓分發炭火。”
沈翊不慌不忙行禮,聲音清朗如玉石相擊:
“學生有三條對策。”
“第一,依照《河渠志》記載的永通渠案例,讓工部帶著量雪尺去各州勘察災情;”
“第二,參考《邊塞策》里'以雪換糧'的辦法,用官鹽跟牧民交換凍肉儲備;”
“第三,要防止貪官污吏克扣賑災炭,可以往炭塊里摻朱砂標記,方便追查來源。”
工部侍郎聽到這里,激動得在記分冊上畫了三個紅圈。
第二題關于治理南疆瘟疫,李錚“唰”地展開金邊折扇:
“《圣祖訓》說過'修德禳災',應建造九丈高的祭天臺……”
話沒說完就被沈翊打斷:
“學生認為應當采用《百越風土記》里的艾草熏蒸法,再按《海運圖志》記載的暹羅驅瘟木打造船筏。”
“去年家父督辦滇南河道,用這個方法讓勞工病死數減少了七成。”
最后決勝題考《帝王策》里的“民為水”理論。
李錚額頭冒汗,把《禮經》和《酷吏傳》的內容攪成一鍋粥。
沈翊卻向宮人要來銅壺滴漏:
“請以漏壺計時——前半刻先帝治理蝗災的案例,后半刻分析前朝鹽稅改革,最后對照當今戶部賬冊與南疆田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