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做人應該品行高潔
- 展現人格(影響你一生的成功勵志書)
- 邢春茹 王曉茵編著
- 2722字
- 2015-04-02 16:27:01
沃特加和迪爾是克里克印第安聯盟的兩個勇敢的年輕人,他們在狂歡節的舞會上碰面了,并且又同時在追求舞會上出現的一個未婚少女,于是,他們之間產生了沖突,一場殘酷的決斗不可避免地在他們之間發生了,最后沃特加殺死了迪爾。按照他所在部落的法律條文的規定,沃特加殺死迪爾觸犯了法律,被定為謀殺罪,將在8月初的某個日子里執行槍決。在服刑期間,這個遭到非議的人和其他的犯人一樣,被假釋過,這是當地部落的一種法律習俗。假釋無需任何契約和擔保,但要發誓在行刑的那天信守諾言,接受懲罰。
沃特加雖然為了愛情殺死了自己的情敵,但是他決不會用違背諾言的方式來逃避法律的制裁。假釋期間,他與那個女孩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就是為了她,他才在決斗中殺死了迪爾。隨著死刑日期的臨近,沃特加已為寡妻安排好了未來的生活,并做好了死的準備。
但是,他并沒有在行刑那天被執行槍決,因為他受聘于一支著名的印第安棒球隊,他要去參加許多天前早已安排好的比賽,于是為了能夠完成他的棒球比賽任務,他的刑期推遲到了10月的最后一天,那一天是比賽結束的日子。行刑那天,沃特加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準時來到刑場接受懲罰,這一情形被一個通訊社的記者記錄了下來:“沃特加按時來到死刑的執行場,人們正在那里等候。這個犯人的雙手被綁在身后,眼睛上蒙著黑色的綢帶,站在指定的位置上。接著,一個優秀的槍手舉起了手中的來復槍,伴隨著一聲槍響,沃特加應聲倒地,他的諾言終于實現了。”
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馬薩諸塞保守黨人迪克·約翰被捕后,由于他對司法官作了個人承諾,所以他允許每天正常地工作。而當到了他因叛國罪被行刑的那天,他獨自穿過通往斯普林菲爾德的樹林來到了行刑的地點。在這個緊要關頭,一個馬薩諸塞州的議會的議員趕到了這里,他們已經將事情的真相調查清楚了,當場宣布約翰遜無罪。
一個古迦太基戰俘被敵國釋放了,因為對方要求他向羅馬講和。但他見到羅馬的執政者卻建議他不要講和。“可是,雷古盧斯,你沒有想過你的處境嗎?”“我答應回去,而且我必須遵守諾言,但是你一定要拒絕講和。”
像他們這樣的人還到哪里去找呢?他們為了履行自己的承諾,甚至不吝惜自己的寶貴的生命。
一個人如果具備了優秀的品質和高貴的人格,那么他的一生中就擁有了最珍貴的東西。這種東西超越了財富的價值,比天才更偉大,比榮譽更持久。愛默生曾經說:“在一個國家里,人口數量的多少,城市規模的大小,物產是否豐富,都不能作為這個國家文明的標志。而這個國家的素養道德與品質才是一個國家文明的真正標志。”在投石黨戰爭期間,蒙田并沒有在莊園城堡的大門修建防御措施,因為他相信,他正直的名聲比一個團的騎兵更具防御能力。
在國會上,惠靈頓曾說:“諸位,剛剛離世的羅伯特·皮爾爵士具有崇高和令人尊敬的品格,我們應當向他學習。我從未見過哪一個人具有他那樣正直與公正的品質。”難道偉大人物的高貴品質不是一個國家的巨大財富嗎?夏多布里昂只與華盛頓有一面之緣,但是華盛頓的個人魅力卻影響了他的一生。杰斐遜這樣評價華盛頓:“在他的身上能夠看到整個國家的信任。”至于亞伯拉罕·林肯的人品更是為世人所稱道,連他的政治對手斯蒂芬·道格拉斯都承認,甚至圍繞在林肯周圍的整個氣氛,都是最令人感到安全和舒適的。
財富和名譽不能替代優秀的個性和品格,個性和品格比什么都重要。任何事物的背后都有個性和品格的因素存在,布道、戲劇、圖畫、詩歌概不例外。缺少了人的個性和品格,所有的東西都毫無價值。愛默生曾經說:“我想,所有聽過查塔姆閣下演講的人都能夠感覺到,他表現出來的一種更為偉大的東西遠比他演講的內容更有價值,更具深遠的意義。”
迪斯累利認為:“我們很少注意事物的內在本質,而對事物的外表卻過分關注。”而塞繆爾·約翰遜則明智地認為,對于一個去任何地方旅行的人來說,見到美麗的景點和城鎮是次要的,而見到杰出的人物才是更重要的。艾塞克斯勛爵對年輕的路特蘭德伯爵說:“走100公里路去與一個智者交心,比走5里路去看一處美麗的風景更有意義。”馬丁·路德說:“一個國家的財富在于公民的素養、所受的教育、開明的程度和正直的品格,而不在于國民收入之多少、軍隊之強大、城市建設之華麗。”
科伯恩在他的著作《弗朗西斯·荷納的紀念碑》中寫道:“很少有人提起荷納的事跡,更不要說用來教育那些思想健康的年輕人了,但是這些事跡具有巨大的價值。他38歲時就在民眾中很有威望了,人們都信任他、愛戴他、崇拜他,而當他英年早逝時,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為之感到惋惜。”
“帕里蒙特為什么能夠贏得人們的尊敬呢?是靠頭銜嗎?不,他只是一個愛丁堡商人的兒子。是借助財富嗎?不,他和他的親戚朋友都是普通的市民。是職務的關系嗎?不,職位他曾有過一個,但是他只工作了幾年,業績平平,工資也不高。是因為他的才能嗎?他并不具備卓越的才能而且也沒有優異的天賦。他在處理每一件事情時都認真而謹慎,并盡量做得正確。是因為他有超群的口才嗎?不,他的言語平靜而具有獨到的說服力,但是他從來不說令人震驚或誘惑的話。是優雅的舉止嗎?不,他不過是一個真正的好人而已。”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他如此與眾不同呢?是明理、勤奮、美好的品行以及一顆仁慈的心,這些品格是一個思想健康的人應該具備的。正是這些讓他與眾不同,并且這種品格不是他人賜予的,而是靠自己日積月累,從原來平常的品質中發掘出來的。在眾人之中,有許多人有杰出的能力和辯才,但是在個人品行方面,以正確的方式運用這些能力方面,他無人能及。荷納的一生擔負著一種神圣的天然使命,那就是要表明:當競爭和嫉妒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時,謙恭溫和的力量與教養和善良的心靈相結合,而不依賴于其他任何事物的幫助時,這些力量可以重現什么樣的境界,贏得什么樣的東西。”“某些人已經被上帝打上了信用的烙印、信用的符號,無論他身處何方,人們都會尊敬他。當你見到他時,你對他的信任感會從心底油然而生,因為?信守承諾?這幾個大字在他的臉上清晰可辨。與另一個人的誓言相比,我們更信賴那個給你信任感的人。”薩克雷說。
這種值得信賴的品質會使一個人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同時也是民主制度的基礎和保證。如果說在專制的俄國,亞歷山大一世本人就象征著俄國憲法,那么在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度里,我們的制度應該建立在國民基本道德的完善上。老約翰·布朗曾經說:“在建立和繁榮一個國家上,千百個沒有品格的人還不如一個善良、強壯、健康的人有價值。”
斯坦牧師曾經說:“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值得我們信賴,那么無論他的年齡長幼、身份尊卑,我們都可以充分地信任他。在別人倒下時,他依然堅定地站立著。他是一個誠實無畏的勸諫者,他是一個肯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客,他更是一個誠實可信的朋友。這樣人的高貴品質是亙古不變、萬世流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