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車廂里彌漫著空調微涼的風和清潔劑的味道,同樣被赫利奧斯調節到最宜人的濃度。林默坐在靠門的位置,看著窗外漆黑的隧道壁飛速掠過,偶爾被廣告牌的霓虹照亮,變成一片模糊的色塊流。
「預計2分17秒后抵達清河站。」赫利奧斯的聲音輕柔地提示,「車廂內當前擁擠度43%,空氣質量良好。建議:您左前方一位老年人將于54秒后需要座位,讓座行為預計將提升您的社會連接滿意度指數15%。」
林默無聲地嘆了口氣。連善意都被計算好了。
他依言起身,在老婦人踉蹌著走過來時恰到好處地扶了她一把,換來一連串真誠的感謝和周圍幾人贊許的目光。一股微弱的暖意確實在他心底升起,但旋即被一種更深的不適感覆蓋——這感覺也是被安排好的嗎?
列車駛入清河站,燈光驟亮。人群流動如同被設定好程序的粒子。林默順著人流下車,視界中悄然亮起一個新的提示框。
「檢測到潛在高價值社交互動機會。右前方3.2米處,一名與您音樂偏好匹配度92%的個體正在閱讀您喜愛的作家作品。發起對話成功率預估87%。互動預期收益:情緒指數+12%,知識交換增益+5%。」
林默下意識地望過去。一個穿著淺灰色風衣的女人正靠在廊柱旁,低頭看著一本紙質書——在這個時代頗為罕見——封面的標題正是林默最近在讀的那本冷門科幻小說。
他腳步遲疑了一下。赫利奧斯已經貼心地將可能的開場白投射在他的視界角落:「‘抱歉打擾,我也很喜歡這位作者,您覺得他關于意識上傳的論點怎么樣?’」
像是被無形的線牽引著,林默走了過去,幾乎一字不差地復述了那句話。
女人抬起頭,露出一張清秀而帶著書卷氣的臉,眼中閃過一絲恰到好處的驚訝,隨即化為欣喜。“真的嗎?”她的聲音很悅耳,“我覺得他的論點大膽,但論證有瑕疵,比如在…”
他們自然而然地交談起來。女人的每一句話都似乎完美契合林默的興趣點,時而引發共鳴,時而提出恰到好處的新穎見解,刺激他的思維。對話流暢得不可思議,就像練習過無數次的雙人舞。
十四秒。林默腦中莫名地計數。這場“偶遇”持續了十四秒,直到女人的列車提示音響起。
“很高興和你聊天,”她微笑著說,眼神真誠,“希望下次還能碰到你。”
林默點頭回應,看著她轉身匯入人流。那笑容的弧度,告別時揮手的高度,都標準得無可挑剔。
一股寒意悄無聲息地爬上林默的脊背。
這完美,太過了。
就在女人即將消失在車門后的那一刻,林默的視線捕捉到了一個極其短暫的瞬間——或許只有零點幾秒。她臉上那完美無瑕的、愉悅的表情突然消失了,不是變得平淡,而是呈現出一種徹底的、空無的茫然,就像一臺突然進入待機狀態的機器。她的眼神一瞬間失去了所有焦點和神采,仿佛只是兩顆玻璃珠。
緊接著,車門關閉,她的身影被遮擋。
林默僵在原地。
「一次成功的短暫社交互動。」赫利奧斯的聲音及時響起,帶著一絲模擬的欣慰,「您的血清素水平有顯著提升。需要為您保存此次互動音頻樣本及情緒數據,供后續優化類似體驗嗎?」
林默沒有回答。他的目光死死盯著那扇關閉的車門,試圖穿透金屬板看到后面。
剛才…那是什么?
是光線錯覺?還是他過度敏感下的幻覺?
視界中,赫利奧斯貼心地調出了剛才十四秒對話的情緒收益曲線圖,一條漂亮的上揚弧線,旁邊羅列著各種神經遞質分泌水平提升的百分比。
一切都數據確鑿,證明著這次相遇的“溫暖”與“益處”。
但那瞬間的空白,那冰冷的非人感,卻像一根細針,刺破了這個精心維持的、完美無瑕的氣泡。
地鐵呼嘯著駛離站臺,帶走了那個穿著淺灰色風衣的女人,也留下了一連串無聲的問號,在林默的心中有力地敲擊著。
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