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屋,林云逍迫不及待地關上門,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盤膝坐于床榻之上。
他沒有立刻開始修煉新得的“潤物訣”,而是先依照《九霄引雷訣》的行功路線,運轉了三個大周天。直到丹田內的雷靈氣變得充盈而活躍,心神也徹底沉靜下來,他才開始小心翼翼地嘗試那篇殘缺的法門。
“潤物訣”的核心在于“意”而非“力”。它不需要刻意去引導或沖擊,而是要求修煉者將自身意念模擬成春雨過后,大地之下那股被雷霆激發出的、微弱卻無處不在的“生發之氣”,以一種極其柔和、緩慢的頻率向外散發,與天地間游離的雷靈之氣產生一種奇妙的“共鳴”與“吸引”。
這與《九霄引雷訣》主動、霸道地攫取靈氣的方式截然不同,甚至可說是背道而馳。
起初,林云逍極不習慣。意念散而不聚,頻率難以把握,往往刻意去模仿,反而顯得僵硬,根本無法引起絲毫共鳴。好幾次他都差點下意識地轉回熟悉的《九霄引雷訣》路線。
但他心性中那份耐心與堅韌再次發揮了作用。他并不氣餒,反復回憶玉簡中那狂放又充滿智慧的文字,體會其中“細而無聲”、“潛移默化”的真意。
他不再強求“模仿”,而是放松心神,將自己想象成雨后一株渴望生長的幼苗,根系自然而然地向著濕潤肥沃的土壤延伸,去汲取那其中蘊含的、被雷霆賦予的獨特生機。
漸漸地,他進入了一種玄而又玄的狀態。呼吸變得綿長而細微,周身毛孔仿佛也隨之舒張開來。意念不再刻意引導,而是如同水波般,以他為中心,極其緩慢地、輕柔地向外蕩漾開去。
一夜無話。
當清晨的鐘聲再次響起時,林云逍才從這種深沉的定境中緩緩醒來。
他第一時間內視己身。
丹田內的靈氣似乎并沒有明顯增長,運轉速度也依舊如常。然而,他敏銳地察覺到,靈氣的色澤似乎變得更加純凈透亮了幾分,原本因快速提升而略顯虛浮的根基,也仿佛被某種力量悄然夯實了一絲。最奇妙的是,經脈之中,似乎殘留著一種極其微弱的、酥酥麻麻的舒適感,如同被最溫柔的春雨浸潤過一般。
這種變化極其細微,若非他心神專注,幾乎難以察覺。
“果然有效!”林云逍心中喜悅。這“潤物訣”雖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修為暴漲,但這種潛移默化、夯實根基的效果,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而且,修煉過程毫無痛苦,只需在日常打坐時并行運轉即可,幾乎不額外耗費時間精力。
從此,他修煉時便多了一項功課。白日里,他依舊去傳功堂聽講,去劍坪練習凝雷指等基礎術法,晚上則回到小屋,同時運轉《九霄引雷訣》與“潤物訣”。一主一次,一猛一柔,竟是相輔相成。
數日下來,效果逐漸顯現。他施展凝雷指時,指尖凝聚的電光越發凝練穩定,顏色也愈發純粹湛藍,威力穩步提升。與人對練時,對自身靈力的掌控也明顯精細了許多。
這一日劍坪切磋,他的對手是一名練氣三層的弟子。兩人以凝雷指過了十數招,林云逍雖因修為差距落在下風,卻守得極為沉穩,靈力運轉圓融,幾次險些擊中對方破綻,引得那弟子不敢再小覷,全力應對方才取勝。
“林師弟,你這進步速度,真是令人驚訝?!鼻写杞Y束后,那弟子由衷贊道,“靈力竟如此精純凝實,不像剛突破練氣二層不久的樣子。”
林云逍謙遜一笑,心中卻知這多是“潤物訣”的功勞。
然而,他這番穩步而扎實的進步,落在某些人眼中,卻愈發顯得刺眼與可疑。
孫皓與趙虎幾人站在劍坪邊緣,冷眼看著林云逍與人交談。
“皓哥,你看這小子。”趙虎壓低聲音,語氣酸澀又帶著不甘,“這才幾天?他的凝雷指都快趕上我了!若沒點貓膩,誰信?”
孫皓瞇著眼睛,手中折扇輕輕敲打掌心:“確實古怪。就算他天賦再好,這靈力的精進速度,尤其是那份遠超同階的凝練程度,絕非單靠苦修就能達到。雷音洞他去過一次,貢獻點也已耗盡……那點好處,不足以支撐他如此快的穩固境界甚至繼續精進?!?
“定是那柄劍!”趙虎語氣肯定,“定是那劍有什么古怪,能助他修煉!”
孫皓沉吟片刻,緩緩道:“光猜無用。需得想個法子,探一探他的底細……最好,能逼得他動用那柄劍?!?
他眼中閃過一絲冷光,湊近趙虎耳邊,低聲吩咐了幾句。
趙虎先是皺眉,隨即臉上露出狠厲又興奮的笑容,連連點頭:“妙!皓哥此計甚妙!我這就去安排!”
孫皓看著趙虎離去的背影,又望向遠處正準備離開劍坪的林云逍,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林師弟啊林師弟,懷璧其罪。你若真是個只會走運的廢物倒也罷了,偏偏還要顯出些不凡來……那就別怪師兄們,給你好好上一課了。”
林云逍對此毫無察覺。他正沉浸在修煉有成的微末喜悅中,向著傳功堂走去,準備今日學習一門新的基礎步法。
藏經閣的意外收獲,如同在他腳下悄然鋪就的一條隱秘小徑,雖不顯眼,卻正穩健地引領他走向更堅實的基礎。然而,他并不知道,前方的道路上,早已有人挖好了陷阱,只待他一步踏入。
風雨欲來的壓抑,已悄然彌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