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歸途

哈佛校園的銀杏葉又一次染上金黃,林晴抱著三歲的小昕,站在他們最初相識的中學門口。校舍已經翻新,但那棵老槐樹依然挺立,樹下三三兩兩的學生讓他們仿佛看見當年的自己。

“媽媽,這就是你和爸爸第一次見面的地方嗎?”小昕睜著大眼睛好奇地問。

林晴溫柔地理了理女兒的劉海:“是啊,就在那個教室窗口的位置。”她指著二樓的一間教室,“爸爸當時就坐在媽媽旁邊。”

傅延哲停好車走來,自然地接過女兒:“在講我們的陳年往事呢?”

小昕興奮地轉向父親:“爸爸,你第一次見媽媽的時候,她漂亮嗎?”

傅延哲與林晴相視一笑,眼神中有歷經歲月沉淀的溫柔:“媽媽一直都是最特別的。”他沒有用“漂亮”這個簡單的詞,而是選擇了更準確的描述。

這時,校門走出一個熟悉的身影——當年的班主任李老師,如今已是白發蒼蒼的退休老人。她瞇著眼睛辨認片刻,突然驚喜地叫道:“林晴?傅延哲?真的是你們!”

重逢的喜悅洋溢在秋日的陽光里。李老師拉著他們的手,不停地感嘆時光飛逝:“你們可是我們學校的傳奇啊!現在的學生都知道你們的故事。”

她被邀請回校參加百年校慶活動,在禮堂里對著新一代學子講述追夢的故事。臺下,小昕乖巧地坐在傅延哲腿上,似懂非懂地聽著父母的青春。

“最重要的不是成功本身,”林晴望著臺下稚嫩的面孔,“而是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成為了什么樣的人。”

傅延哲補充道:“還有,永遠記得為什么出發。”

演講結束后,一個羞澀的女孩跑來遞給林晴一封信:“謝謝您讓我知道,女孩也可以成為科學家。我以后也要學醫!”

回酒店的路上,小昕已經趴在傅延哲肩上睡著了。林晴輕輕撫摸著女兒汗濕的額發,忽然說:“也許我們該考慮回國一段時間。”

傅延哲有些驚訝:“怎么突然有這個想法?”

“不是突然,”林晴望向車窗外飛逝的街景,“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向外走,是時候回來做些什么了。”她停頓一下,“而且我希望小昕能更好地了解她的根。”

這個決定在家族里引起了不小反響。傅教授夫婦自然喜出望外,林晴父母卻擔心他們太過勞累。但最讓人意外的是小昕的反應——當被告知要在中國長住時,她開心地問:“那我可以天天和爺爺奶奶玩了嗎?”

接下來的半年,他們開始了精心的過渡安排。林晴將哈佛的工作轉為兼職,傅延哲則將研究中心交接給得力助手。最不舍的是他們在波士頓的家,尤其是那個一起打理多年的花園。

“植物會想我們的。”打包行李時,林晴撫摸著親手栽種的玫瑰叢感慨道。

傅延哲從身后環住她:“重要的是我們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而且...”他輕笑,“BJ的院子里,可以種新的玫瑰。”

回國后的安置比預期順利。清華大學為傅延哲提供了講席教授職位,協和醫學院則邀請林晴主持一個新成立的國際醫療合作中心。他們在學校附近找了個帶院子的老四合院,滿足了小昕“要有一個可以種花的院子”的愿望。

安頓下來的第一個周末,傅延哲神秘地說要帶林晴去一個地方。車停在一條熟悉的胡同前,他引著她走進一個翻新的院落——那里矗立著一棵高大的海棠樹,正值花季,滿樹粉白落英繽紛。

“這是...”林晴驚訝地睜大眼睛。

“我買下了這里,”傅延哲輕聲說,“我們高中時每次放學都會經過這個院子,你說過最喜歡看這棵海棠樹開花。”

林晴的記憶突然回到那個春天的午后,她確實曾經指著這個院子說過:“要是每天都能看到這么美的海棠花該多好”。

“你怎么會記得...”她的話哽在喉嚨里。

傅延哲微笑:“關于你的事,我都記得。”

這個驚喜成為他們新生活的美好開端。每當海棠花開時,林晴都會特別安排時間在院子里喝茶看書,而傅延哲總會準時加入她,就像守著一個不變的約定。

工作中,他們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林晴發現國內的醫療體系與國外有很大不同,許多理想的方案需要調整才能落地。傅延哲則要適應不同的學術環境和思維方式。

但這些挑戰反而激起了他們的斗志。林晴開始著手建立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醫療合作平臺,傅延哲則專注于研究中國醫療體系的經濟學特征。他們常常在工作結束后,在書房里交流到深夜,小昕則在一旁的地毯上玩積木。

一個雨夜,林晴在處理一份合作文件時遇到了難題。傅延哲泡了杯茶放在她手邊:“先休息一下,有時候答案會在放松時出現。”

林晴揉揉太陽穴:“我只是擔心這個決策會不會影響患者的利益。”

傅延哲看著她緊鎖的眉頭,忽然說:“知道我最欣賞你什么嗎?不是你的成就,而是你始終如一的初心。這么多年,你第一個考慮的永遠是患者的福祉。”

這句話像一盞燈,照亮了林晴心中的迷霧。她重新審視方案,做出了一個大膽但符合醫療倫理的決定。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雖然當時不被所有人理解,但最終獲得了最好的結果。合作伙伴為她的專業精神和道德勇氣所折服,給予了更多信任和支持。

與此同時,小昕也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她上了本地的幼兒園,學會了流利的中文,交到了新朋友。每天放學,她都會嘰嘰喳喳地分享當天的見聞,成了家里最歡快的音符。

最讓林晴欣慰的是,小昕與祖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傅教授常常帶著孫女在校園里散步,給她講植物和星星的故事;林父則教小昕書法和下棋,傳承著文化的精髓。

一個周末,三代人一起在院子里喝茶。小昕突然問:“爺爺,你希望我長大做什么呀?”

傅教授慈愛地摸著孫女的頭:“爺爺只希望你做讓自己快樂的事,同時對世界有用的事。”

這句話讓林晴心生感動。她想起自己的父親從未給她任何壓力,只是默默支持她的每個選擇。如今,同樣的理念正在傳遞給下一代。

隨著時間推移,林晴和傅延哲在國內的工作逐漸展開。他們發起的“光明計劃”連接了國內外醫療資源,幫助了眾多罕見病患者;研究的醫療經濟模型被政府部門采納,為政策制定提供了參考。

然而,最大的挑戰來自一個意外的地方——小昕開始問關于她與其他孩子不同之處的問題。

“為什么小明的爸爸媽媽總是住在一起,而你們有時候要分開工作?”一天晚飯后,她歪著頭問。

林晴和傅延哲對視一眼,意識到需要給女兒一個她能理解的解釋。

傅延哲將小昕抱到膝上:“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方式。有的家庭像一塊完整的蛋糕,有的像拼圖——不同但都很完整。我們家就像拼圖,每個人有自己的形狀,但拼在一起就很完美。”

小昕思考了一會兒,突然笑道:“我喜歡拼圖!特別是那種有挑戰性的!”

這個天真而深刻的回應讓兩人松了口氣。孩子往往比成人更能接受多樣性,只要給予恰當的解釋和足夠的愛。

秋天,林晴受邀回母校參加一個重要論壇。站在講臺上,她看著臺下熟悉又陌生的場景,心中涌起一種奇妙的歸屬感。

演講中,她分享了這些年在國際與國內工作的經驗與思考:“有時候,遠行是為了更好的回歸。我在世界各地的經歷,最終都成為我服務這片土地的資源和視角。”

論壇結束后,一位年輕學生跑來問她:“林教授,您有過迷茫的時候嗎?如何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林晴微笑:“重要的是不要期待有一個‘完全正確’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有得有失,關鍵是明白自己最看重什么,并為選擇負責。”

回程車上,傅延哲輕聲說:“你今天的分享很好,特別是關于選擇的那部分。”

林晴靠在他肩上:“因為那是我們一路走來的體會啊。”

車窗外,BJ的秋意正濃。林晴想起多年來的旅程——從這里的青澀少年,到世界的廣闊舞臺,再回到這片土地貢獻所學。像一個圓,終點又回到了起點,但已不是原來的自己。

回到家,小昕已經睡了,桌上留著她畫的畫——三個手牽手的人站在海棠樹下,上方是用拼音寫著的“wo de jia”(我的家)。

林晴輕輕拿起畫,眼中泛起溫柔的淚光。傅延哲從身后抱住她:“看,這就是我們最重要的成就。”

是啊,無論走了多遠,歸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抵達。而家的定義,從來不是固定的形式,而是心靈的歸屬與連接。

夜深了,四合院里安靜下來。海棠樹的影子在月光下搖曳,仿佛在訴說著那些年來與去的秘密。

林晴知道,前方還有很長的路,但有了彼此的陪伴與支持,每個明天都值得期待。因為歸途不是終點,而是新旅程的開始——在那里,所有的經歷都成為滋養,所有的愛都得到延續。

而這一切,正是他們用一生書寫的,關于愛與成長的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云阳县| 通榆县| 连南| 浙江省| 上饶市| 苏州市| 安化县| 甘肃省| 德江县| 海口市| 淮安市| 澳门| 石城县| 高淳县| 沐川县| 重庆市| 湘潭市| 茌平县| 宜黄县| 策勒县| 古蔺县| 西乌珠穆沁旗| 建水县| 信阳市| 平阳县| 盘锦市| 内江市| 襄汾县| 大埔县| 行唐县| 宁德市| 马龙县| 迭部县| 安岳县| 开化县| 扶绥县| 渝中区| 洪湖市| 平果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