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敲打著實驗室的玻璃窗,程微盯著電腦屏幕上跳動的聲波圖,那些鋸齒狀的線條像是某種神秘語言的密碼。周敘白的導師——滿頭白發的陳教授推了推眼鏡,指著其中一個峰值。
“這個頻率,21456赫茲,遠超人類正常聽覺范圍。“陳教授的聲音在安靜的實驗室里顯得格外清晰,“但有趣的是...“他調出另一組數據,“程小姐車禍前的腦部掃描顯示,她的顳葉聽覺皮層對這個特定頻率有反應。“
程微感到一陣寒意爬上脊背。她看向站在一旁的周敘白,他緊抿著嘴唇,目光鎖定在屏幕上。
“這意味著什么?“程微問道,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上敲擊著《沉思曲》的節奏。
陳教授和周敘白交換了一個眼神。周敘白拿起平板電腦,快速打字:「意味著你的大腦結構特殊,能感知常人聽不見的聲波。這也是為什么那場車禍針對你」
“林修遠提到的'音樂通感者'...“程微喃喃自語,突然想起什么,“你父親也是?“
周敘白的下頜線條繃緊了。他緩慢地點頭,又補充打字:「母親的研究表明,這類人大腦中的聽覺和情感中樞有異常連接。音樂對他們不僅是聲音,而是...」
“全身的體驗。“程微輕聲接上,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失聰后她對音樂的感受反而更加立體——那不是通過耳朵,而是通過每一寸皮膚,每一根神經。
陳教授清了清喉嚨:“更關鍵的是,這段錄音中的高頻脈沖不是隨機產生的。“他放大聲波圖的一個片段,“看這個模式,每隔37秒重復一次,精確到毫秒。這是人工合成的聲波武器。“
實驗室陷入沉默,只有設備運轉的嗡嗡聲。程微看著周敘白——雨水已經干了,但他的睫毛還是濕漉漉的,眼下有深重的陰影。她想觸碰他的手,又怕打擾他專注的思緒。
“三天后的音樂會...“程微突然意識到,“他們想在柏林愛樂的演出上做什么?“
周敘白的手指在平板上停頓了一瞬,然后快速打字:「大規模測試。數百名觀眾,全球直播」
程微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她想起邀請函上那個小小的夜鶯標志——不是贊助商,而是標記。
陳教授面色凝重:“我們需要更多證據。這段錄音可以作為聲學分析的基礎,但要指控一個組織,需要直接關聯到程小姐車禍和周醫生父親死亡的證據。“
周敘白突然站起身,走到窗前。雨已經小了,城市的燈光在濕漉漉的玻璃上暈染開來。他的背影顯得異常孤獨,肩膀線條緊繃。
程微走到他身邊,輕聲問:“你想到了什么?“
周敘白沒有立即回答。他的手指在窗玻璃上輕輕敲擊,節奏復雜而憂傷。程微認出那是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的片段——關于記憶的曲子。
“父親...的日記。“周敘白突然開口,聲音嘶啞但清晰。他像是被自己的聲音嚇了一跳,喉結滾動了一下,又嘗試道:“閣樓...有...“
程微的心跳加速——這是周敘白第一次用連貫的短語與她交流。不是打字,不是單字,而是試圖組成句子。她小心地回應:“你想說,你父親的日記在閣樓上?“
周敘白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釋然,像是跨過了某道無形的障礙。
陳教授走過來:“如果日記中提到任何關于特殊頻率或聲波實驗的內容,都將是有力的佐證。“
周敘白拿起外套,看向程微,用眼神詢問她是否同行。程微毫不猶豫地點頭——無論去哪里,她都不想再讓他獨自面對。
陳教授遞給他們一把車鑰匙:“我的舊車在后門。小心,如果林修遠知道你們掌握了錄音...“
“我們會注意的。“程微接過鑰匙,突然想到什么,“教授,您一個人在這里安全嗎?“
老人笑了笑,從抽屜里取出一把老式左輪手槍:“我經歷過文革,孩子。知道怎么保護自己和自己的研究。“
周敘白的眉毛幾乎挑到發際線。程微忍住笑,拉著他的袖子往外走:“我們天亮前回來。“
陳教授的舊大眾像是從上個世紀穿越來的,內飾散發著皮革和煙草的混合氣味。程微坐在駕駛座,調整后視鏡時發現周敘白正看著她,目光中有種新的溫度。
“怎么了?“她問。
周敘白搖頭,嘴角微微上揚。他拿出手機打字:「你開車的樣子很專注。像彈鋼琴時一樣」
程微感到臉頰發熱,趕緊發動車子。雨后的街道反射著霓虹燈光,像是流動的星河。導航顯示到周敘白母親的房子需要四十分鐘。
車開上高架后,周敘白突然又開口:“程微...“
這是他第二次叫她的名字。程微的手指緊握方向盤,等待下文。
“謝...謝。“周敘白艱難但堅定地說完這個詞。
程微瞥了他一眼,發現他的耳朵通紅。她輕聲道:“不用謝。我們是搭檔,記得嗎?“
周敘白點頭,放松地靠進座椅。車內陷入舒適的沉默,只有引擎的嗡嗡聲和偶爾的轉向燈滴答聲。
周敘白母親的房子在城郊的一個安靜社區,兩層小樓被高大的橡樹環繞。程微停下車,注意到所有窗戶都是黑的。
“你母親去世后...這里一直空著?“她輕聲問。
周敘白點頭,解鎖手機電筒:「偶爾有鄰居幫忙打掃。我很少回來」
前門鎖著,周敘白從花盆底下摸出備用鑰匙。推開門,灰塵和封閉空氣的味道撲面而來。程微跟著他進去,手電筒光束掃過簡樸的家具和墻上的家庭照片——年輕的周敘白站在父母中間,三人都在微笑,但笑意未達眼底。
周敘白徑直走向樓梯,腳步輕盈得像貓。閣樓入口在走廊盡頭,需要拉下一個小梯子。程微在下面等著,聽到他在上面翻找的聲音。
突然,一聲悶響,接著是重物落地的聲音。程微的心跳驟停:“周敘白?“
沒有回應。
她迅速爬上梯子,手機電筒照向昏暗的閣樓——周敘白倒在一堆箱子中間,一個黑影正彎腰查看他的狀況。電筒光掃過去的瞬間,那人抬起頭,紅手套在光束中刺眼如血。
程微的尖叫卡在喉嚨里。她本能地后退,卻忘了自己還在梯子上,一腳踩空向后倒去。一只有力的手臂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將她拉回閣樓。周敘白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小心!“
他沒事!程微幾乎要哭出來,但眼前的危機不容她分神。紅手套男人——不是林修遠,身形更瘦小——正慢慢逼近他們。
“你們不該來這里。“男人的聲音低沉,帶著某種口音,“尤其是你,周醫生。母親的房子充滿回憶,不是嗎?“
周敘白將程微護在身后,身體緊繃如弓。閣樓空間狹小,退路只有那個梯子,而現在被紅手套男人擋住了。
“你是誰?“程微問道,聲音比她預想的穩定,“林修遠的同伙?“
男人笑了:“林修遠?那個瘋子只是工具。“他向前一步,紅手套在黑暗中劃出模糊的軌跡,“我是來警告你們的。停止調查,忘記聽到的一切。柏林愛樂的演出不要去。“
周敘白突然開口:“為什么?“聲音低沉但清晰。
男人似乎有些驚訝周敘白能說話,停頓了一下:“因為那將是新時代的開始。音樂不再只是藝術,而是...“
“武器。“程微接上,突然明白了什么,“你們想通過音樂控制人的情緒,甚至思維。“
男人沒有否認:“聰明。不愧是周明遠看中的鋼琴家。“他轉向周敘白,“你父親當年拒絕參與研究,因為他認為這是對音樂的褻瀆。多么狹隘的觀點。“
周敘白的呼吸變得粗重。程微能感受到他壓抑的憤怒,像即將爆發的火山。
“現在,“男人從口袋里取出一個小裝置,“做個選擇。放棄調查,或者...“
他按下按鈕,一陣尖銳的高頻噪音瞬間充滿閣樓。程微感到太陽穴一陣刺痛,像是有人用針直接扎進大腦。她捂住耳朵,但那聲音似乎來自體內,無法阻擋。
周敘白踉蹌了一下,但很快站穩。他猛地撲向紅手套男人,兩人撞向一堆箱子。混亂中,那個聲波裝置掉在地板上,程微抓起一本厚書砸了上去,塑料碎片四濺。
噪音停止了,但搏斗還在繼續。周敘白和紅手套男人在狹窄的空間里翻滾,撞得箱子東倒西歪。程微四下尋找武器,發現一根舊臺球桿,毫不猶豫地加入戰斗。
紅手套男人看到形勢不利,突然一個翻滾躲過周敘白的鉗制,沖向梯子。程微想阻攔,但被一堆倒下的箱子擋住了去路。男人迅速爬下梯子,腳步聲在樓下遠去。
周敘白想追,但被程微拉住:“等等!他可能不是一個人。“
兩人警惕地等了幾分鐘,確認沒有其他動靜后,周敘白才放松下來。他跪在地上,從一堆雜物中找出一個老舊的皮革日記本,封面燙金已經褪色。
“找到了?“程微問。
周敘白點頭,翻開日記本。在最后一頁,他們看到了潦草的筆跡:
「他們稱它為“音樂基因工程“。不是創造音樂,而是創造對音樂的反應——恐懼、狂喜、服從。我拒絕參與,但已經知道太多。如果我發生意外,記住:關鍵在《拉三》第三樂章的變調處。只有通感者能聽出的頻率。保護小敘和月華。——周明遠」
程微和周敘白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和決心。這不僅僅是一本日記,而是一封遺書,一個警告,一把鑰匙。
“我們得回去找陳教授。“程微說,“還有兩天半,時間不多了。“
周敘白將日記本小心地收進內袋,突然握住程微的手。他的掌心溫暖而略微粗糙,手指輕輕摩挲著她手腕內側的脈搏點。沒有文字,沒有手語,但這個觸碰本身已經傳遞了足夠多的情感。
下樓時,程微注意到客廳鋼琴上擺著一張周敘白童年的照片——小男孩坐在琴凳上,父親站在身后,兩人的表情如出一轍的嚴肅。她突然理解了周敘白對音樂的復雜情感,以及他為什么選擇沉默。
回程的車里,周敘白罕見地主動開口:“父親...教我彈《拉三》。十歲。“
程微專注地聽著,不想打斷這珍貴的言語。
“那天...他停下。“周敘白艱難地組織著句子,每個詞都像是從心底挖出來的,“說聽到了...天使唱歌。然后...“他的聲音哽住了。
程微將一只手從方向盤上移開,輕輕覆在周敘白的手背上。他翻轉手掌,與她十指相扣,力道大得幾乎疼痛,但又無比安心。
“我們會阻止他們。“程微說,“為你父親,為所有受害者。“
周敘白點頭,目光堅定地望向前方的道路。夜色漸深,但黎明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