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未時,北獵場冷杉林。
雪停,風未止,針葉上的冰晶簌簌墜落,像一場無聲的碎玉雨。
歐陽信與雪清河并肩而立,腳邊橫著七具黑衣刺客的尸體——幽冥三帝已死其二,唯余鬼帝重傷遁走。
兩人衣襟皆染血,卻誰都沒先開口。
雪清河以劍挑開一名刺客面罩,露出額間星羅暗紋。
“星羅皇室影子衛。”
他聲音低冷,指尖冰魂力涌出,瞬間凍結刺客喉骨,逼出最后一句話:
“落星坡……亥時……鬼帝大人……”
刺客氣絕。
歐陽信蹲下,指腹掠過尸體袖口,扯下一枚暗金紐扣。
紐扣內藏微型傳音符,正閃著幽紫微光。
少年以龍焰焚去外殼,符紙展開,只有一行字:
【亥時·落星坡·血祭太子】
雪清河眸色一沉:“亥時,霧最濃,是刺殺與嫁禍的絕佳時機?!?
歐陽信攤開獵場地形圖,指尖在冷杉皮上劃出三道線:
“星羅余孽分三股:
一路鬼帝親率死士,正面襲殺;
一路潛藏獵場西側,截殺援軍;
一路混入返程儀仗,趁亂引爆‘千星血祭陣’?!?
雪清河補刀:“血祭陣需以皇族血脈為引,他們真正目標是我,也是你?!?
少年抬眼,豎瞳火光一閃:“那便讓他們自己走進祭陣?!?
計劃迅速敲定:
1由雪清河替身(聽雪樓死士“影一”)假扮太子,引鬼帝入局;
2歐陽信率星影三百埋伏落星坡,以逆血符為網;
3千仞雪本人則戴冰火面具,化身“月影”,潛入鬼帝側翼,反制血祭陣。
未時三刻,兩人故意放出“太子重傷、需即刻返程”的假訊。
不到一炷香,冷杉林外便傳來沙沙腳步——星羅暗樁果然咬鉤。
歐陽信以龍焰凝字,在雪地上寫下一行:
【亥時落星坡,太子獨行,殺之可得北疆兵符】
字痕被風吹得凌亂,卻足夠讓暗樁看見。
雪清河抬手,冰魂力將字痕凍結,保持半刻后會自行崩碎,不留證據。
放線之際,三名漏網刺客自樹頂撲下。
歐陽信半步未退,袖中滑出一柄寸許冰刃,反手一挑——
第一名刺客咽喉濺血,落地成冰雕。
第二名刺客擲出毒霧彈,雪清河劍未出鞘,劍鞘輕點地面,一圈冰環擴散,毒霧凝成冰粒簌簌墜落。
第三名刺客魂環亮起,第五魂技“幽影分身”剛成,歐陽信已欺身近前,龍焰化掌,一掌震碎分身,扣住本體頸骨,低聲道:
“回去告訴鬼帝,亥時落星坡,不見不散?!?
刺客被龍焰灼得魂力潰散,連滾帶爬遁入雪林。
申時,兩人離開冷杉林。
雪清河忽然止步,從腰間解下那枚被火龍灼裂的半塊玉佩,遞到少年面前。
“若今夜之后,我還活著,欠你三萬金之外,再加一個條件?!?
歐陽信挑眉:“什么條件?”
雪清河抬手,指尖在冰火面具邊緣輕撫,聲音低得只有風能聽見:
“帶我,看一次真正的日出?!?
少年愣了一瞬,隨即大笑,掌心龍焰騰起,將玉佩裂痕補成一條細小的火紋。
“成交?!?
雪落,腳印并行,一路向獵場深處延伸。
更大的殺局,已在雪夜中緩緩收網。
亥時·落星坡
霧自山腰涌起,月色被吞得只剩一圈慘白。
坡頂,替身“影一”披著太子銀甲,背對寒潭,單膝跪雪,長弓拉滿——箭尖卻指向虛空。
坡下,鬼帝披黑金大氅,臉覆半裂鬼面,僅剩的左眼跳動著幽綠魂焰。
他身后,三十名星羅死士呈雁形,魂環之光在霧里若隱若現,像一排饑餓的狼眼。
“殿下,箭下留人!”
鬼帝聲音嘶啞,卻帶著勝券在握的笑。
回應他的,是弓弦驟響——
“影一”松手,銀箭破空,卻在半途炸成一蓬冰火雙焰,照亮了整片霧幕。
埋伏,啟動。
歐陽信立于坡側枯樹之巔,指尖逆血符母符燃成赤金火環。
火環落地的瞬間,三百枚子符自雪下同時亮起,冰藍紋路爬滿星羅死士腳踝。
血液逆流,魂力凝滯。
慘叫未出口,龍焰已至。
泣血焚天龍第五瓣全開,龍形火浪順著逆血紋路席卷,三十名死士在火光里化作飛灰。
鬼帝怒吼,第七魂技“幽冥百斬”強行催動,黑刃風暴撕開火墻。
卻撞上一道冰凰劍影——
雪清河戴著冰火面具,化身“月影”,天音劍卷起極寒劍域,將黑刃一一凍結。
冰火交匯,霧氣蒸騰,鬼帝視野瞬盲。
歐陽信豎瞳亮起,燭幽鏡殘影再現——
三秒后,鬼帝左肩舊傷崩裂,黑血濺雪。
少年提前半步,冰痕劍貼著殘影軌跡刺出,一劍封喉。
鬼帝踉蹌,鬼面碎落,露出一張被火灼毀的猙獰臉。
他死死抓住少年劍刃,喉嚨里擠出最后的嘶啞:
“星羅……不會……放過……”
歐陽信俯身,龍焰順著劍身灌入,將他最后一絲魂力焚盡。
雪清河收劍,指尖一點,冰棺凝結,鬼帝被永遠定格在驚懼的表情里。
霧散,月出。
坡頂血陣未啟先破,星羅余孽盡滅。
雪清河摘下面具,臉色蒼白,卻笑意如初。
“三萬金,再加一次日出——我記下了?!?
歐陽信抬手,龍焰化作火羽,輕輕貼上她心口,封住方才戰斗震裂的舊傷。
“日出之前,先收利息?!?
火羽化光,兩人掌心同時浮現一道交纏的冰火印記——
共鳴之契,成。
子夜過去,落星坡重歸寂靜。
雪清河負手立于坡頂,俯瞰被火光映紅的雪原。
歐陽信立于她半步之后,龍影在雪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
“下一步?”雪清河問。
“下一步,”少年聲音低而穩,“帶你看日出,然后——”
他抬手,龍焰凝成一枚赤金棋子,落在雪清河掌心。
“——執子入局,星羅,武魂殿,一個都跑不了?!?
雪落無聲,晨光卻已在東方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