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千年血脈的回響

握著那張與自家玉牌完全一致的拓片,林晚的手微微顫抖。李館長在一旁補充道:“姬老先生說,他家祖上是明代從北方遷來江州的,世代相傳家里有件傳家寶玉牌,上面刻著‘子子孫孫永寶用’,可惜民國時戰亂遺失了。他看到博物館征集文物的公告,就把剩下的幾件玉器捐了,還特意帶來拓片,希望能找到玉牌的下落。”

“姬老先生現在在哪?”林晚急切地問。

“就在辦公室等著呢,他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李館長帶著林晚往辦公室走,“說起來也巧,你剛發表論文研究商周玉器,這就冒出個同姓的捐贈者,說不定真有緣分。”

辦公室里坐著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戴著老花鏡,正捧著一本玉器圖錄看得入神。聽到腳步聲,老人抬起頭,看到林晚時愣了一下:“這位小姑娘是?”

“姬爺爺,這是江州大學考古系的林晚,她對商周玉器很有研究,剛幫我們鑒定了您捐贈的文物。”李館長介紹道。

姬老先生笑著點點頭,目光溫和:“好,好,年輕人愿意學這些就好。不像我家那小子,對老物件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嘆了口氣,“我這把年紀了,就想在閉眼之前,能再看看家里的傳家寶玉牌,哪怕是照片也好啊。”

林晚深吸一口氣,從包里取出手機,打開玉牌的照片:“姬爺爺,您看這個是不是您說的玉牌?”

老人的眼睛猛地睜大,顫抖著接過手機,手指在屏幕上反復摩挲,眼眶瞬間紅了:“是它!就是它!這云雷紋,這‘子子孫孫永寶用’的字……沒錯,就是我家遺失的那塊玉牌!”他激動得聲音都在發顫,“小姑娘,這玉牌怎么會在你那?你是從哪找到的?”

“這是我外婆傳下來的,她也是北方人,年輕時南遷到江州的。”林晚輕聲說,“我外婆姓姬,她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寶貝。”

“姓姬?南遷?”姬老先生喃喃自語,突然抓住林晚的手,“孩子,你外婆叫什么名字?老家是哪里的?”

當林晚說出外婆的名字和籍貫時,姬老先生突然老淚縱橫:“是她!是我堂姑!我小時候聽我爹說過,戰亂時堂姑帶著玉牌逃難,后來就失去聯系了,沒想到……沒想到玉牌傳到了你手里!”

這突如其來的認親讓林晚和李館長都驚呆了。原來姬老先生和林晚的外婆竟是堂兄妹,這失散近百年的親人,竟因為一塊玉牌和一場文物捐贈意外重逢。

姬老先生拉著林晚的手,絮絮叨叨地講起家族往事。他們的祖上是商周時期中原地區的一個姬姓貴族分支,因為戰亂南遷,世代以玉器收藏和修復為生。那塊玉牌是家族的信物,承載著祖先遷徙的歷史記憶。民國戰亂時,家族失散,玉牌也跟著林晚的外婆流落到江州,從此與主家失去聯系。

“我爹臨終前還念叨,一定要找到玉牌和堂姑的后人,說這是家族的根。”姬老先生抹了把眼淚,“現在找到了,我終于能告慰列祖列宗了!”

林晚看著老人激動的樣子,心里也百感交集。她一直覺得玉牌只是母親留下的遺物,卻沒想到它背后藏著這么厚重的家族歷史,更沒想到自己能以這種方式找到失散的親人。玉佩在胸前微微發熱,仿佛在為這場跨越百年的重逢而悸動。

接下來的幾天,林晚帶著父親去拜訪了姬老先生。兩位老人聊起往事,總有說不完的話。姬老先生得知林晚在研究商周考古,還特意把家里珍藏的家族族譜和玉器圖譜拿給她看:“這些都給你,你是家族里唯一還在研究老祖宗東西的孩子,比我們這些老頭子強。”

族譜里詳細記載了家族遷徙的路線,從商周時期的中原到明代的江南,再到近代的江州,每一代的遷徙原因、定居地點都記得清清楚楚。而玉器圖譜上,則畫著數十件家族收藏的玉器,其中不少紋飾都與林晚在考古遺址發現的器物完全一致。

“你看這張圖,”姬老先生指著其中一幅,“這是家族傳下來的‘遷徙玉冊’,據說記載了祖先南遷時的重要事件,可惜早就遺失了。但圖譜上標注,玉冊的材質和紋飾,與你那塊玉牌完全相同。”

林晚的心跳突然加速——玉冊?記載遷徙事件?這會不會和她正在發掘的商周遺址有關?她想起遺址出土的甲骨片和玉琮,一個大膽的猜想在腦海中形成:或許她的祖先,就是當年從中原遷徙到南方,并在這個遺址生活過的族群!

她把這個猜想告訴了張教授。張教授看著族譜和圖譜,激動地說:“這太有可能了!族譜記載的遷徙時間,正好與遺址的年代吻合;玉牌和遺址玉器的同源性,更是直接證據!林晚,這可能是考古史上罕見的‘實物-文獻-家族記憶’三重印證,意義重大!”

考古隊決定以這個發現為線索,對遺址進行更深入的挖掘。林晚作為關鍵線索的提供者,參與了核心區域的發掘工作。她帶著姬老先生提供的圖譜,在探方里仔細比對每一件出土器物,玉佩的能力讓她對玉器的感應更加敏銳。

半個月后,在遺址的祭祀區,林晚的手鏟碰到了一個堅硬的物體。當她小心翼翼地清理掉周圍的泥土時,一組由七塊玉板組成的“玉冊”漸漸露出全貌——玉板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符號,邊緣的云雷紋與林晚的玉牌、姬家族譜圖譜上的紋飾完全一致!

“是玉冊!我們找到玉冊了!”林晚的聲音帶著哭腔,淚水模糊了視線。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三千年前的祖先,正小心翼翼地將家族的歷史刻在玉板上,埋入黃土,期待著后人的發現。

玉冊的發現震驚了考古界。經過專家解讀,上面的符號果然是商周時期的文字,記載了一個姬姓族群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原因、路線和定居后的生活——他們因為戰亂離開故土,帶著玉器和技術南下,最終在江州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這個遺址和家族的血脈。

林晚站在遺址旁,看著考古隊員們小心翼翼地搬運玉冊,心里充滿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從蜘蛛巷那個抱著舊硯臺奔跑的女孩,到如今站在祖先生活過的土地上,親手發掘家族歷史的考古系學生,她的人生早已被這塊玉牌和背后的血脈緊緊牽引。

姬老先生拄著拐杖來到遺址,看著玉冊的復制品,老淚縱橫:“老祖宗,我們找到回家的路了……”

林晚走過去,握住老人的手。陽光下,兩人胸前的玉佩(姬老先生也有一塊家族傳承的玉佩)都散發著溫潤的光澤,仿佛在進行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張教授拍了拍林晚的肩膀:“林晚,你不僅找到了自己的家族歷史,更為商周時期的族群遷徙研究提供了關鍵證據。這就是考古的意義——讓歷史被記住,讓血脈有回響。”

林晚點點頭,目光望向遠方的田野。她知道,這場關于玉牌和家族的探尋還沒有結束,考古的道路還有很長。但她不再迷茫,因為她找到了自己的根,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胸前的玉佩溫暖依舊,像是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承諾:子子孫孫,永寶用之。而她,將帶著這份承諾,繼續在守護歷史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第十七章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海南省| 九龙坡区| 临澧县| 大关县| 沙湾县| 陈巴尔虎旗| 苍梧县| 衡东县| 麻栗坡县| 关岭| 庐江县| 清新县| 昭通市| 宜城市| 六安市| 彩票| 龙门县| 兴海县| 资阳市| 南漳县| 南郑县| 通渭县| 红桥区| 南川市| 雅安市| 囊谦县| 读书| 通榆县| 东宁县| 海安县| 乌审旗| 长海县| 中江县| 中山市| 九江市| 阜南县| 荃湾区| 兰溪市| 资兴市|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