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玉牌背后的線索
- 撿漏賭石誕生出玉文化專家
- 作家77rDUw
- 2325字
- 2025-08-25 16:49:56
商周遺址的發掘進入了關鍵階段。自從發現那塊刻有“子子孫孫永寶用”的玉牌后,林晚的心里就像被埋下了一顆種子,總覺得這枚家族遺物和眼前的考古遺址之間,藏著某種尚未揭曉的聯系。她把玉牌的照片和紋飾拓片悄悄帶到了基地,一有空就對著遺址出土的器物反復比對。
這天清晨,林晚在清理灰坑時,發現了一件破碎的玉飾殘片。殘片只有指甲蓋大小,表面刻著幾道簡單的云雷紋,和她帶來的玉牌紋飾風格極為相似。她立刻用毛刷清理干凈,小心地放進標本袋,快步走向張教授的帳篷。
“教授,您看這個!”林晚把殘片和玉牌拓片放在一起,“這殘片的紋飾和我家傳的一塊玉牌幾乎一樣!”
張教授戴上老花鏡,仔細對比了半天,眉頭漸漸皺起:“確實很像……商周時期的玉器紋飾有地域特征,這種云雷紋變體常見于中原地區,但咱們江州屬于南方,出現這種風格的玉器很不尋常。你家傳的玉牌有確切來源嗎?”
林晚搖搖頭:“我外婆是北方人,年輕時跟著家人南遷到江州的,具體來歷她說不清楚,只說是祖上傳下來的。”
“這就有意思了。”張教授若有所思,“如果遺址出土的玉器和你家傳玉牌同源,說明三千年前這里可能和中原地區有文化交流,甚至……有移民遷徙。”他拍了拍林晚的肩膀,“這個發現很重要,你多留意遺址里的玉器殘片,有新發現立刻告訴我。”
接下來的日子,林晚像著了魔一樣,在探方里仔細搜尋任何與玉器有關的痕跡。玉佩的能力在這時派上了大用場——在它的視野里,玉石的光暈比陶器、石器更鮮明,即使是深埋在土層里的細小殘片,也能被她精準定位。半個月內,她竟然又發現了三塊玉飾殘片,拼接起來能看出是一件玉璧的邊緣部分,上面的紋飾和她的玉牌如出一轍。
這些發現讓考古隊興奮不已。張教授特意聯系了省里的玉器專家,對殘片和林晚的玉牌進行了材質檢測。結果顯示,兩者的玉料都來自XJ和田地區,且年代相差不超過百年,極有可能出自同一批原料甚至同一工匠之手。
“這絕對是突破性發現!”專家在視頻會議里激動地說,“三千年前的和田玉能從西域傳到南方,本身就證明了當時的貿易路線比我們想象的更發達。而林晚同學的家傳玉牌,很可能是這段交流史的實物見證!”
消息傳開后,連省文物局的領導都專程來到基地考察。看著林晚在探方里熟練地清理文物,領導贊許地對張教授說:“你們考古系真是挖到寶了,這小姑娘不僅運氣好,眼光和耐心更是難得!”
林晚卻沒被這些贊譽沖昏頭腦。她知道,玉牌的秘密還沒完全揭開。夜里躺在帳篷里,她會悄悄取出玉牌,握緊胸前的玉佩仔細觀察。在雙重光暈的交織下,玉牌上模糊的篆字似乎變得清晰了些,除了“子子孫孫永寶用”,邊緣還隱約能看到一個“姬”字——這是商周時期的大姓,常見于貴族器物上。
“難道祖上是貴族?”林晚忍不住猜想,但很快又搖搖頭。不管祖上是誰,對她來說,玉牌最大的價值不是身份象征,而是它承載的歷史信息。
田野實習過半時,遺址中心區發現了一座墓葬。這是一座中小型土坑墓,墓主人是位成年男性,隨葬品不多,但在墓主人的胸口位置,出土了一件完整的玉琮!玉琮上的紋飾與林晚發現的玉飾殘片完全一致,甚至在玉琮的底部,也刻著一個模糊的“姬”字!
“找到了!”林晚看著玉琮,激動得聲音都在發抖,“墓主人和玉牌的主人一定有關聯!”
張教授小心翼翼地清理掉玉琮表面的泥土,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是良渚文化風格的玉琮,但紋飾卻是中原特征,典型的文化融合產物!林晚,你家傳的玉牌很可能和這位墓主人來自同一個族群!”
為了進一步驗證猜想,專家對墓主人的骨骼進行了DNA檢測。結果顯示,墓主人的基因序列帶有明顯的北方族群特征,與林晚外婆家族的基因標記有一定的相似性。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都驚呆了——跨越三千年的時光,林晚竟然可能與這座墓葬的主人有著遙遠的血緣聯系!
“太不可思議了……”林晚撫摸著冰涼的玉琮,仿佛能感受到來自遠古的溫度。她終于明白,母親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塊玉牌,更是一條跨越千年的血脈與文化紐帶。這塊玉牌見證了祖先的遷徙與融合,而如今,她又在考古現場親手挖掘出了這段歷史的實物證據。
實習結束離開基地那天,林晚特意去了墓葬發掘的位置。黃土已經被重新填埋,只留下一個標記樁在風中矗立。她把那幾塊玉飾殘片的拓片輕輕放在標記樁旁,像是在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們找到你了,也記住你了。”她在心里默默說。
回到學校,林晚把這次考古發現寫成了一篇論文,詳細分析了玉牌、墓葬與商周文化交流的關系。論文不僅獲得了學校的學術獎學金,還被發表在專業的考古期刊上,讓她在業內又小火了一把。周老先生看到論文后,特意在聚寶齋為她擺了一桌“慶功宴”,笑著說:“我就知道你這丫頭不一般,現在都成小專家了!”
父親看著女兒的成就,心里既驕傲又心疼:“晚晚,別太累了,有空多回家歇歇。”他最近迷上了養花,把家里的陽臺打理得生機勃勃,“我給你留了盆蘭花,等你回家看。”
林晚笑著點頭,心里暖暖的。從蜘蛛巷的困境到考古現場的發掘,從母親留下的玉佩到跨越千年的玉牌,她的人生就像一條不斷延伸的河流,將過去與現在緊緊相連。
這天晚上,林晚在實驗室整理資料,忽然收到李館長的消息:“博物館新收了一批捐贈文物,其中有幾件商周玉器,你來幫忙看看?”
林晚立刻趕去博物館。在庫房里,當她看到那幾件玉器時,眼睛瞬間亮了——其中一件玉戈的紋飾,竟然和她的玉牌、遺址出土的玉琮完全一致!
“這些文物是誰捐贈的?”林晚激動地問。
“是一位姓姬的老先生,說祖上是江州的老戶,這些是家傳的物件。”李館長拿出捐贈記錄,“老先生還說,家里還有一件傳家寶玉牌,可惜早年遺失了,只留下拓片……”
林晚的心跳瞬間漏了一拍,她看著李館長手里的拓片,上面的紋飾和文字,與她的玉牌一模一樣!
原來,玉牌的故事還沒結束。屬于她的歷史探尋之路,還有更精彩的篇章在等待揭曉。
第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