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三個贊的溫度

晨霧還沒散盡,李凱就被手機“叮咚”的提示音吵醒。

他揉著眼睛摸過手機,屏幕上跳出一條平臺通知——“你的視頻有新互動”。

心臟莫名跳快了兩拍,他點開通知,手指還帶著剛睡醒的僵硬。

視頻播放量停在127,點贊數那欄明晃晃地寫著“3”,評論區里躺著一條陌生留言,ID是“山里人”:

“這屋頂修補法,和我爺爺的一樣。”

李凱猛地坐起身,左手的藍頭巾滑到手腕,露出還沒完全愈合的刺藤傷口。

他把手機舉到眼前,逐字逐句讀那條評論,連標點符號都沒放過。

評論下面沒有更多回復,ID“山里人”的頭像就是一片模糊的山林,簡介欄空空的,像村口那片沒種莊稼的荒坡。

“居然真有人看。”他小聲嘀咕,指尖在屏幕上反復摩挲那條評論,連帶著昨天剪輯到后半夜的疲憊都散了。

他想起昨天發布視頻時的忐忑,怕畫面太粗糙沒人看,怕配文太直白沒味道,現在看來,那些擔心都是多余的——

有人能從鏡頭里認出爺爺的修補法,就像認出自己爺爺的老手藝,這比多少個贊都讓他踏實。

嗯,有人可能看的是攝影技巧,有人可能看的是風光,有人看的呢,可能是真實的生活,或者說他曾經經歷過或者夢想過的生活。

終于,拍視頻出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

他趿著拖鞋跑到院子里,爺爺正蹲在石磨旁翻曬玉米,金黃的玉米粒在晨光里閃著細碎的光。

李凱舉著手機湊過去,聲音里帶著藏不住的雀躍:“爺爺,您看!有人說您修補屋頂的法子,和他爺爺的一樣!”

爺爺抬頭掃了眼手機屏幕,老花鏡滑到鼻尖,他伸手推了推,又低下頭繼續翻玉米:“很正常,以前山里人補屋頂,都這么弄。”

語氣淡淡的,可李凱分明看見,爺爺翻玉米的手頓了一下,嘴角悄悄往上翹了翹。

李凱感覺到爺的內心可能是有點歡喜的,不過老年人吧,情緒不容易外露。

“這可不是正常事兒!”李凱蹲在爺爺身邊,把手機屏幕湊得更近,“您看,他還特意留了評論!

說明他看懂了,不是隨便劃過去的!”他指著ID“山里人”的頭像,“說不定他也是山里長大的,看了視頻想起自己爺爺了呢!

這樣的話,我們拍出的東西也許跟勾起了他的回憶,說的時髦一點,我們這也算是有情緒價值嗎?”

爺爺終于停下手里的活,接過手機,瞇著眼睛看了半天,才慢悠悠地說:

“看懂就好。以前你太爺爺教我補屋頂時就說,手藝這東西,不用喊得人盡皆知,只要有人認,就不算白傳。”

他把手機還給李凱,又拿起木耙翻玉米,“你昨天拍的那些,沒白拍,至少有人明白了。”

得到爺爺的認可,李凱心里更暖了。他坐在玉米堆旁,反復刷新視頻頁面,期待能再跳出一條評論,哪怕只是一個“好看”的表情。

可直到太陽升到半山腰,播放量只漲了十幾個,點贊數還是停在3,另外兩個贊沒有留下任何評論,像風吹過玉米地,只留下一陣響,沒留下痕跡。

唉,怎么辦?算了吧,以后會好的。

他沒覺得失落,反而盯著鏡頭里爺爺修補屋頂的片段出神。昨天剪輯時,他還覺得這段鏡頭太普通,只有爺爺的背影和晃動的竹篾條,沒什么看點。

現在想起“山里人”的評論,他突然明白,正是這些普通的細節,才藏著最打動人的東西——不是精心設計的畫面,是爺爺扶著椽子的手,是竹篾條劃過屋頂的“沙沙”聲,是那些代代相傳、沒寫進書本的老法子。

視頻網站上,攝影高手和剪輯高手多如牛毛,如果他鉆進這個牛角尖,沒有任何出頭的希望,就別說成為男版的李子柒了,王子柒都不可能!

慢慢的點開了關注列表,看了一下最近李子柒的視頻!

你自己的視頻里面卻是說話的時間并不多,只是偶爾而已,與她的奶奶說。

沒有太多的,視頻介紹,就那么一幀一幀的表現,她做的那些工藝,種的那些花花草草,也許真誠的內容也更重要吧!

“要是拍得再細點就好了。”李凱心里冒出個念頭。他想起昨天拍爺爺修補屋頂時,只拍了整體的動作,沒拍爺爺怎么選竹篾、怎么打結,更沒拍爺爺補完屋頂后,坐在房檐上抽的那袋旱煙。

那些被他忽略的細節,說不定正是“山里人”想看到的,就像看到自己爺爺補完屋頂后,坐在門檻上歇腳的模樣。

他突然有了新想法,起身往果園跑。果園里的蘋果花還沒謝,白色的花瓣沾著晨露,風一吹就落在草葉上。

他舉起相機,這次沒急著找角度,而是蹲下來,拍爺爺昨天補屋頂時用剩的竹篾條——竹篾條被削得粗細均勻,斷口處還留著爺爺手指的溫度;

又拍屋頂的破洞被修補后的樣子,新的竹篾和舊的椽子搭在一起,像老人臉上新添的皺紋,藏著歲月的痕跡。

“以后得拍得再細些。”李凱邊拍邊想,“拍爺爺選竹篾時怎么看紋路,拍他編竹筐時怎么打結,拍阿婆放羊時怎么喚山羊,拍王大爺種紅玉米時怎么松土。”

這些細碎的、沒什么“爆點”的畫面,說不定正是像“山里人”這樣的觀眾想看的——他們看的不是風景,是藏在風景里的回憶,是自己小時候的日子。

中午吃飯時,李凱還在盯著手機,那條“山里人”的評論被他翻來覆去看了不下十遍。爺爺把一碗炒青菜推到他面前:“別總看手機,菜都涼了。”

“爺爺,我想好了!”李凱放下手機,夾了一大口青菜,“以后我拍視頻,就拍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拍您怎么編竹筐,拍阿婆怎么喂羊,拍村里人的老手藝。說不定還能有人認出更多東西,留下更多評論呢!”

爺爺點點頭,往他碗里夾了塊紅薯:“拍細點好。就像種莊稼,得一顆一顆播種子,才能一穗一穗收糧食。拍視頻也一樣,得一點一點拍細節,才能讓人看得入心。”

吃完飯,李凱又刷新了一次視頻頁面,還是只有那一條評論。但他不著急了,他把手機放進兜里,拿起相機往山上走——

他要去拍爺爺巡山時的樣子,拍爺爺怎么跟古樹打招呼,拍那些藏在年輪里的故事。他相信,只要把這些細節拍出來,總會有像“山里人”這樣的觀眾,從鏡頭里認出自己的回憶,留下屬于他們的故事。

山路還是昨天的土徑,刺藤還在路邊爬,可李凱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了。

他舉著相機,腳步輕快,左手的傷口偶爾會疼,卻像在提醒他——這些帶著煙火氣的日子,這些藏著老手藝的細節,都值得被細細記錄,慢慢講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隆德县| 阳春市| 忻城县| 北宁市| 三明市| 宁国市| 安庆市| 陆川县| 庆城县| 女性| 喀喇沁旗| 遂平县| 饶平县| 吉安市| 隆回县| 东山县| 安平县| 双牌县| 万州区| 锦屏县| 贡嘎县| 花莲市| 行唐县| 固始县| 朝阳县| 图木舒克市| 美姑县| 岱山县| 托里县| 武冈市| 石柱| 喜德县| 青浦区| 富平县| 锡林浩特市| 山西省| 阳原县| 漳浦县| 樟树市|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