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吵架
- 請你先來,張先生
- 七月凡四月然
- 2426字
- 2025-08-27 03:34:36
春雪的桌上攤著好幾張打印紙,都是她從網上找的商場招商案例,邊角被指尖摩挲得發皺。電腦屏幕上開著空白的PPT,頁面里只零散貼了幾張她拍的小城街道照片——早上她試著畫商場樓層規劃,畫到第三層就卡了殼,鉛筆稿上涂涂畫畫全是修改的痕跡,最后只能對著屏幕發呆。
走廊里傳來劉樺急促的腳步聲時,她剛想站起來叫住他,話還沒到嘴邊,就見劉樺徑直沖進了張較冬的辦公室,連門都沒來得及關嚴。她握著鼠標的手頓在半空,心里像被什么東西揪了一下,隱約有種“沒趕上救命稻草”的慌。
下一秒,激烈的爭吵聲就撞在了門板上,清晰地飄進耳朵里。張較冬的聲音帶著壓抑的火氣:“劉樺,你知道這個項目多重要嗎?你的人呢?留著一個什么都不懂的人,這叫敷衍我!”
春雪的指尖猛地攥緊了桌上的資料紙,紙邊硌得指節發白。她知道“什么都不懂的人”說的是自己,一上午對著電腦的慌亂、找資料時的茫然,此刻全變成了刺,扎得她鼻尖發酸——她不是沒努力,只是那些“招商廣告”“樓層規劃”,對她來說實在太陌生了。
劉樺的聲音緊接著傳出來,帶著點無奈的反駁:“我這不是把方案做好了給你看?我是專業的,還能出問題?”
“你是一個人!”張較冬的聲音更沉了,“我要的是一個團隊的配合,是公司集思廣益的方案,不是你一個人的廣告秀!項目落地要對接、要調整,總不能每次都等你回來救火吧?”
春雪悄悄走到辦公室門口,指尖碰了碰冰涼的門板,又縮了回來。地上不知什么時候掉了張她畫的樓層草稿,鉛筆勾勒的商鋪位置歪歪扭扭,旁邊還標注了“老商戶可能喜歡臨街”的小字——那是她早上蹲在老市場問了大爺們記下來的,現在看卻像個笑話。
爭吵聲突然停了。沒一會兒,辦公室的門被拉開,劉樺走出來時臉色有點沉,抬頭就撞見站在門口的春雪。他愣了一下,目光落在她腳邊的草稿紙上,又移到她攥得發白的手指上,語氣軟了點:“你在這兒多久了?”
春雪彎腰撿起草稿紙,捏在手里揉成了小團,聲音有點悶:“沒、沒多久。我找了些資料,畫了點樓層的想法,可能……沒什么用?!?
劉樺伸手把她手里的紙團接過來,慢慢展開,看著上面的小字,嘴角扯了扯:“怎么沒用?比我想的還細——老商戶的偏好,這才是咱們小城項目該抓的。”他拍了拍春雪的肩膀,“別聽張較冬瞎嚷嚷,他就是急著要結果,我跟他說清楚了”
春雪抬頭看他,眼眶有點紅,卻還是輕輕點了點頭。
幾天后
春雪正低頭整理前幾天攢的招商資料,紙頁上還留著她用紅筆標的“老商戶愛臨街”“大屏廣告要顯本地特色”,指尖剛劃過“七層規劃”的空白處,就聽見辦公室門口傳來劉樺的聲音。她抬頭時,恰好看見劉樺拎著公文包,身后跟著四個人走進來,臉上是熟悉的、讓人安心的笑容。
“先給大家介紹下,這是我的助理春雪,”劉樺把公文包往桌上一放,伸手拍了拍春雪的肩膀,語氣自然,“我平時常在外,你們有需要對接的事,找她就行。”
春雪站起身,手指還輕輕捏著資料頁的邊角,有點拘謹地朝幾人彎了彎眼。沒等她多說,劉樺已經轉向她,指著身后的人一一介紹:“這兩位女生是孫路、方慧,專業做設計的,以后海報、樓層規劃圖都靠她們;這兩位是紀峰和林何,負責宣傳,線上線下的推廣方案他們來盯?!?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春雪還有點發愣的臉上,語氣放得更軟:“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以后不用再硬扛那些你沒接觸過的活兒了。你就幫我整理整理需求、跟大家對接下進度,不會再讓你為難了?!?
春雪這才反應過來,攥著資料的手悄悄松了松——前幾天對著空白PPT發呆的慌、被張較冬問“什么時候出方案”的窘,還有找資料時的茫然,好像一下子都被這句話吹散了。她看著孫路手里夾的設計草稿、紀峰筆記本上記的宣傳思路,再看向劉樺眼里的“別擔心”,輕輕點了點頭,這次的笑容比剛才真切多了:“好,以后請大家多指教?!?
春雪接過紀峰遞來的方案時,指尖還帶著點沒緩過來的輕顫——不過兩天時間,厚厚的文件夾里不僅夾著打印整齊的三版方案,封皮上還貼著彩色便簽,標注著“方案A側重老商戶引流”“方案B突出年輕客群”“方案C平衡性價比”,條理得讓她想起自己之前對著空白PPT發呆的模樣,心里瞬間松了口氣。
她翻開第一頁,三階段的規劃被拆解得細致又落地:第一階段的招商廣告里,線上不僅列了本地生活號、短視頻賬號,還特意標注了“優先投放老商戶??吹纳鐓^群”;線下則附了老街道海報點位圖,旁邊用紅筆寫著“和糖畫張大爺、書店李姐提前溝通,借他們的熟面孔站臺”——這些都是她之前蹲在老市場記在本子上的細節,沒想到團隊居然注意到了。更讓她驚訝的是七層商場規劃圖,孫路和方慧用手繪風格標了每層業態:一層留了臨街的“老字號專區”,三層加了“親子互動區”,甚至七層角落還畫了個小陽臺,標注“可做本地手作體驗”,完全沒像張較冬最初說的“直接按京市商場來”,反而透著小城獨有的暖。
第二階段的開業宣傳更具體,紀峰在方案里寫了“開業前三天請本地戲班子搭臺”“發老商戶聯名優惠券”,林何還附了份“社區網格員對接清單”,說能幫忙把開業消息傳到每個小區;第三階段的后續招商則標了“每月更新大屏廣告主題”“預留20%廣告位給新興本地商戶”,連“旺季加推臨時廣告位”的預案都想好了。
劉樺這時湊過來,拍了拍她的肩膀:“看看,專業的人干活就是快吧?你之前記的那些老商戶偏好,我都跟他們說了,都融進去了?!?
春雪抬頭,正好看見張較冬走進來,隨手拿起方案翻到七層規劃頁。他指尖在“老字號專區”上頓了頓,沒像之前那樣皺著眉,反而轉頭問紀峰:“這個專區的租金方案做了嗎?老商戶可能對價格敏感。”
紀峰立刻遞上補充頁:“做了兩版,一版是優惠租期,一版是聯營分成,您看哪種更合適。”
張較冬點點頭,繼續往下翻,翻到開業宣傳頁時,嘴角幾不可察地勾了勾:“戲班子這個點子不錯,比單純上大屏接地氣。”
春雪看著他們討論方案的樣子,再低頭看手里方案上的細節,心里忽然有點暖——原來“專業”不是冷冰冰的流程,是能把她那些細碎的觀察、小城的煙火氣,都揉進嚴謹的規劃里。她悄悄把自己之前畫的歪扭樓層草稿夾進方案冊里,想著:以后說不定,自己也能學著做這樣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