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訂單增多
- 開局大專,年入百萬
- 執筆墨
- 3429字
- 2025-08-23 14:57:06
你看照片里他們用家具的樣子,這比賺多少錢都值。咱們做產品,不只是為了生意,能幫到有需要的人,才是更有意義的事。而且這次合作也讓咱們的可拆卸家具多了個‘應急場景’的應用,以后遇到類似需求,咱們也有經驗了?!?
公益訂單的事傳開后,不少海外用戶在社交平臺為他們點贊,還有人說“因為這件事,特意去買了你們的家具”。意外的是,當地一家做應急物資供應的公司也主動找上門,想長期采購可拆卸家具,用于地震、洪水等災后安置。這一下,不僅打開了“應急場景”的新市場,還讓品牌口碑提升了不少。
轉眼到了年底,可拆卸家具的銷量已經占到總營收的22%,環保板材的使用也讓公司獲得了當地的“綠色企業”認證。團隊開會討論明年計劃時,有人提議把應急場景的家具單獨做成一個系列,比如加個“防水涂層”,適合潮濕的災后環境。他覺得這個想法可行,當場就把“應急家具系列研發”列為了明年的重點項目。
慶功宴上,有個跟著他從創業初期就留下來的老員工感慨:“還記得咱們最早在小工作室打包發貨,現在都能做公益、拿認證了,真沒想到能走這么遠?!彼e起酒杯,看著滿屋子的人:“不是我厲害,是咱們大家愿意一起琢磨用戶需求,愿意在細節上死磕,哪怕是不賺錢的公益訂單也愿意做。以后咱們還得保持這份初心——不管做什么產品,先想用戶需要什么,再想怎么把事做好。”
新年剛過,他就帶著設計團隊調研應急場景的特殊需求——走訪應急救援機構,了解災后安置點的環境特點,比如地面可能不平、容易積水、需要快速組裝。最后確定在應急家具系列里加三個核心設計:一是底部加可調節支腳,適應不平地面;二是表面做防水涂層,應對潮濕環境;三是簡化拼接步驟,確保志愿者5分鐘就能裝完一件。
3月,應急家具系列首批樣品生產出來,他特意聯系了之前的公益組織,讓他們送到最近的一個災后安置點試用。反饋很快傳回來:可調節支腳解決了地面不平的問題,防水涂層也經得起潮濕環境考驗,志愿者們都說“比之前用的家具好裝多了”。
看著反饋報告,他沒急著大規模生產,而是讓團隊再優化一個細節——在家具側面加個“應急物資收納格”,可以放手電筒、創可貼等小物件。他說:“災后安置點空間有限,家具能多一個功能,就能幫用戶省點地方。”這個小改動雖然增加了一點成本,但試用后大受好評,不少救援人員說“這個收納格太實用了”。
到了年中,應急家具系列正式上線,除了公益組織和應急物資公司的訂單,還有不少戶外露營愛好者下單——因為家具輕便易拆裝,很適合露營場景。運營團隊趁機做了“露營家具套裝”的組合推薦,沒想到上線后銷量遠超預期,甚至帶動了常規可拆卸家具的露營場景銷量。
他看著后臺數據,笑著跟團隊說:“你看,有時候多考慮一個場景,就能打開新的市場。咱們做產品不能局限在一個用途里,多想想用戶還能在哪用,說不定就有新驚喜?!?
下半年,他又把注意力放回了用戶服務上。發現不少海外用戶在購買家具后,會在社交平臺分享“家具改造”的內容,比如給書架刷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在衣柜上貼裝飾貼紙。他立刻讓運營團隊發起“家具改造大賽”,鼓勵用戶分享改造作品,優勝者能獲得新家具的折扣券。
活動上線后,收到了上千份參賽作品——有人把可拆卸書桌改成了寵物圍欄,有人給衣柜加了分層隔板變成了展示柜。他看著這些創意,立刻讓設計團隊從中挑選實用的改造方案,優化到產品里,比如在書桌側面預留“寵物圍欄連接件”,方便用戶后期改造。
轉眼又到了年底,公司的營收再創新高,應急家具系列和露營場景的銷量加起來占了總營收的15%。團隊聚餐時,有人問他明年的目標是什么,他想了想:“明年想把‘家具改造’的思路再延伸下,比如推出‘模塊化配件包’,用戶買了基礎款家具,想加層板、換拉手,直接買配件就能改,不用再重新買新家具。還是老規矩,慢慢來,把用戶的每一個小需求都放在心上,就不會走偏。”
那天晚上,他站在辦公室里,看著窗外的夜景,又想起了大專畢業時的自己——迷茫又焦慮,不知道未來在哪。而現在,他不僅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還帶著一群人一起做有意義的事。對他來說,所謂的“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把每一個用戶的需求當成目標,把每一個細節做到極致,一步一步,穩穩地往前走。這條路還很長,他還有很多想法想實現,還有很多用戶的需求想滿足,只要這份初心還在,就永遠有向前的動力。
年后開工,“模塊化配件包”的研發被提上了核心日程。最初團隊只規劃了基礎款配件,比如可疊加層板、替換式拉手,但他在翻用戶改造大賽作品時發現,不少用戶有更細分的需求——有人想在書桌加個“筆記本電腦散熱架”,有人希望衣柜能裝“首飾收納抽屜”,甚至有露營用戶想要“書桌變餐桌”的轉換配件。
他立刻組織會議調整方案,把配件包分成了“基礎款”和“場景款”:基礎款包含層板、拉手等通用配件,場景款則針對辦公、露營、收納等不同需求設計專屬配件。比如辦公場景加散熱架、文件收納盒,露營場景加折疊桌腿、便攜杯架。
研發過程中,有個小插曲——露營場景的折疊桌腿試產時,發現承重能力不夠,放兩瓶水就會晃動。工廠師傅說“露營用的家具不用太結實,輕便就行”,他卻不認同:“用戶哪怕露營,也可能在桌上放鍋碗瓢盆,承重不夠就是安全隱患?!彼麕е夹g團隊重新調整桌腿材質,把塑料換成輕量化合金,反復測試十幾次,直到承重能達到20公斤才滿意。
4月,模塊化配件包正式上線,用戶買基礎款家具后,能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加購配件。有個用戶發視頻分享:“一開始買了基礎款書桌,后來換了工作需要放文件,加個文件收納盒就行,不用再買新書桌,太省空間了?!边@條視頻帶動配件包首月銷量突破1200套,不少老用戶也回頭復購,說“給舊家具煥新比買新的劃算多了”。
沒過多久,海外某家居改造類綜藝節目主動聯系,想把模塊化配件包納入節目道具,還邀請他出鏡分享“家具改造思路”。他沒拒絕,但要求“鏡頭多給用戶和產品,少拍我”。節目播出后,不少觀眾被“低成本改造家具”的理念吸引,配件包銷量又漲了40%,甚至有觀眾在評論區留言“終于不用因為家具不合心意就換房子了”。
入夏后,他又從售后數據里發現了新問題——不少用戶反饋“配件安裝后容易移位”,尤其是抽屜類配件。他帶著團隊拆解了幾十套退回的配件,發現是連接件的防滑設計不夠完善,受力后容易松動。找到問題根源后,他們立刻在連接件上加了防滑膠墊,還在說明書里加了“安裝后檢查松緊度”的提示。
改進后的配件包上線后,相關投訴量降了90%。有個老用戶特意發郵件說:“之前買的首飾抽屜總移位,現在加了膠墊,再也沒出過問題,你們真的把用戶的小事放在心上?!彼堰@封郵件打印出來貼在辦公室墻上,跟團隊說:“用戶的‘小事’,就是咱們的‘大事’,只要能解決他們的麻煩,多花點時間整改都值得?!?
9月,公司接到了一筆來自海外連鎖酒店的訂單——對方想給客房家具加模塊化配件,比如在書桌加迷你吧臺配件、在衣柜加行李收納架,方便不同需求的客人使用。一開始酒店方擔心成本太高,他主動提出“先提供10間客房的試用裝,效果好再批量采購”。
試用期間,他還帶著團隊去酒店調研客人反饋——有商務客人說迷你吧臺配件能放電腦和咖啡杯,很方便;有游客說行李收納架解決了“行李放地上占地方”的問題。試用結束后,酒店方不僅決定批量采購,還推薦了其他連鎖酒店合作。
轉眼到了年底,模塊化配件包的營收占比已經達到18%,公司整體營收比去年漲了32%。團隊開會討論明年計劃時,有人提議拓展“老年人家具”賽道,比如在家具上加扶手、夜光標識。他覺得這個方向可行,當場安排人做調研——走訪養老院、咨詢老年用戶,了解他們對家具的特殊需求。
慶功宴上,有個剛加入半年的新員工問他:“您做了這么多年,從來沒覺得累嗎?”他笑著指了指滿墻的用戶反饋和產品樣品:“你看這些——用戶說‘謝謝你們的家具讓我生活更方便’,團隊做出新配件時的開心,這些都是動力。要是哪天不關注用戶需求了,才會覺得累?!?
新年伊始,他就帶著調研團隊整理出了老年人家具的需求清單:扶手要防滑、高度可調節,家具邊角要做加厚圓弧,按鈕要大且帶夜光,方便視力不好的老人操作。他們還特意邀請了幾位老人參與設計,比如扶手的握感、按鈕的位置,都按照老人的使用習慣調整。
看著正在研發的老年人家具樣品,他突然覺得很感慨——從最開始做跨境電商賺第一桶金,到現在關注租房用戶、應急場景、老年人需求,這條路走得越來越寬,不是因為賺了更多錢,而是因為能幫到更多不同群體的人。對他來說,未來還有很多需求等著發現,還有很多產品等著打磨,只要還能聽到用戶說“好用”,就會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