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春雪第一刀

  • 鳳尾銜珠
  • 蘇萌萌兔
  • 1208字
  • 2025-08-26 09:47:32

雁歸雪晴

三月十四,殘雪消融,北疆草色遙看近無。

歸雁臺下,赤鳶旗獵獵,一萬輕騎列作長蛇,靜聽風聲。

沈鳶未著王袍,仍披素甲,腰間只懸春雪刀與那枚半空虎符。

阿阮立于她馬前,春雪刀比她人高出半尺,刀尖點地,閃出一泓寒光。

今日,是北疆軍誓師南下的日子。

昨夜,帝都飛鴿急至——

南嶺藩王趙啟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十五萬,已連破三州;

東海節度使林晟亦舉旗,水師封江,漕運斷絕。

朝廷無將可遣,群臣跪請北疆王再披戰袍。

沈鳶以指腹輕撫刀脊,聲音不高,卻傳遍曠野:

“春雪刀,十年未飲南血,今日開鋒。”

歸雁臺前,三萬六千四百一十二塊新刻石磚壘成將臺。

石上無名,只以朱筆標“北疆”。

沈鳶登臺,以刀劃掌,血滴第一塊石磚。

“此戰,不為封侯,不為帝命,只為山河無烽火。”

她將血抹在阿阮眉心,又抹在春雪刀身。

刀吸人血,雪亮刃面浮現一道赤線,如春雪初融。

眾將齊聲:“北疆——”

呼聲滾過荒原,驚起成排雪雁。

北疆軍分三路:

東路霍無咎,率五千輕騎,由云嶺古道直插趙啟側背;

西路凌川,領雁南衛暗線,潛東海,焚林晟水師糧船;

中路沈鳶自將,一萬鐵騎,攜阿阮,沿官道南下,旌旗大張——

她要天下人看見:北疆刀鋒,先指叛逆,再指廟堂。

四月初一,東路軍破云嶺關。

霍無咎以火鳳膽連環焚營,火光三日不滅。

趙啟倉促撤退,棄甲三萬,遺尸塞谷。

敗軍中傳出一句話:

“北疆春雪刀,出鞘必見血。”

同日深夜,東海風高。

凌川率死士潛至水師糧港,以火油浸透草船。

三更風起,火船借潮,撞入水師主艦。

烈焰騰空,照徹江面,林晟倉促棄舟遁走。

雁南衛乘亂奪船,掛赤鳶旗,逆流而上,截斷漕河。

一夜之間,東海十五萬水師群龍無首。

中路軍日行百里,所過州縣,城門自開。

百姓夾道,獻酒獻食,呼“北疆王”之聲不絕于耳。

沈鳶卻下令:

“不得擾民,不得擅取一粟。

凡有官吏附逆者,綁赴軍前;

凡有饑寒者,開倉賑濟。”

于是,軍行之處,饑民得粥,逆吏得枷。

春雪刀尚未飲叛血,已先斬苛政。

四月十八,中路軍抵南嶺最后一關——橫云渡。

趙啟收攏殘兵五萬,憑險死守。

關前雪未化盡,春寒刺骨。

沈鳶單騎出陣,春雪刀橫于鞍,刀背映出天邊殘陽。

“趙啟,”她聲音不高,卻隨風送入關樓,“下馬受縛,可免士卒死。”

趙啟張弓搭箭,冷笑:“北疆王,可敢單騎闖關?”

沈鳶策馬,緩步向前。

一步,兩步,十步……

趙啟手中箭鏃微顫。

五十步時,沈鳶忽然俯身,春雪刀劃破雪面,挑起一蓬雪霧。

雪霧未散,刀光已至。

趙啟只覺喉間一涼,箭矢墜地。

他瞪大眼,看見自己血濺雪上,像一朵遲開的紅梅。

橫云渡守軍跪降,五萬人卸甲。

春雪刀第一滴血,落于南嶺關前,雪與血交融,竟凝成一層薄紅冰殼。

沈鳶收刀,回身高呼:

“趙啟伏誅!南嶺平!”

呼聲滾滾,驚起滿山飛鳥。

五月,南嶺雪盡,綠芽初綻。

北疆軍凱旋,歸雁臺前又添新磚——

五萬降卒,每人刻一磚,磚上無名,只刻“生”。

沈鳶立于將臺,春雪刀回鞘,刀脊赤線隱去。

阿阮牽她手,指向南方:“娘,東海還未回。”

沈鳶抬眼,望向更遠的山河:

“那就讓春雪刀,再向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霍邱县| 南华县| 稻城县| 韶关市| 行唐县| 汉阴县| 滨海县| 泌阳县| 乳源| 苏州市| 方城县| 赞皇县| 广元市| 奇台县| 巴彦县| 汉川市| 青海省| 洪洞县| 广水市| 儋州市| 于田县| 呼伦贝尔市| 宁武县| 云梦县| 台江县| 额敏县| 康定县| 郯城县| 砀山县| 台东县| 谢通门县| 武宣县| 集贤县| 陕西省| 浏阳市| 台中市| 盐山县| 万年县| 宁陕县|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