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重生華沙
- 小悔的故事
- 藍靈子dxy
- 2954字
- 2025-08-26 18:30:00
小拙第一次踏入這個行業時,帶他的前輩拍拍他的肩膀說:“在這里,真實最不值錢。”
那是三年前的夏天,錄音棚里的空調嘶嘶作響,小拙抹去額頭的汗珠,對著麥克風練習了整整一下午。
他的說唱不快,但每個字都咬得清晰,每段節奏都踩得精準,經紀人李總推門進來時,小拙正唱到高潮部分。
“停停停,”李總不耐煩地揮手,“你這唱的是什么玩意?現在誰還聽這種老掉牙的東西?”
小拙關掉伴奏,錄音棚突然安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我覺得內容更重要...”
“內容?”李總嗤笑一聲,“數據才是王道。你看現在排行榜上前十的歌,哪首不是噼里啪啦一頓快嘴?哪首不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鮮肉唱的?觀眾就吃這套!”
那天晚上,小拙回到租來的十平米小屋,窗外霓虹閃爍,映照著他墻上貼的說唱傳奇人物的海報。
他打開手機,看到李總發來的消息:“下周有個選秀,我給你報了名。記住,怎么炫酷怎么來,越快越好。”
選秀現場人山人海,鎂光燈刺得小拙睜不開眼。后臺擠滿了妝容精致的選手,他們互相打量著,眼神里既有輕蔑也有不安。一個小有名氣的網紅正在補妝,五個助理圍著他轉。
“喲,生面孔啊?”網紅瞥見小拙簡單的T恤牛仔褲,“沒帶造型師?”
小拙搖搖頭,還沒來得及回答,工作人員就叫到了他的名字。
舞臺上,評委低頭玩著手機,頭也不抬地問:“你要表演什么?”
小拙深吸一口氣,伴奏響起,是他自己寫的歌。才唱了四句,一個評委按了鈴。
“太慢了,沒亮點。下一個。”
小拙愣在臺上,聚光燈烤得他臉頰發燙。臺下傳來稀稀拉拉的嗤笑。那一刻,他感覺自己像個小丑。
回到公司,李總把一疊合同摔在桌上。
“小拙啊小拙,我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現在有個方案,你聽聽。”李總湊近了些,聲音壓低,“我們給你打造個‘叛逆天才’人設,歌曲我們找人寫,你只管唱快點,打扮得另類點。數據不用擔心,我們有渠道。”
小拙盯著合同上密密麻麻的條款,沉默了。
“想想你媽,還在老家盼著你出息呢。”李總使出了殺手锏。
小拙的手指微微顫抖。他想起母親在紡織廠工作的身影,想起她省吃儉用給他買的第一套錄音設備。
最終,他在合同上簽下了名字。
一夜之間,“CAP”橫空出世。
公司給小拙設計了全新冠名:黑色眼妝、鉚釘服飾、永遠半瞇著的眼睛顯得桀驁不馴。他們宣稱他是“不撒謊的詐騙師”,歌詞里充滿攻擊性和隱喻。小拙不明白這個稱號的意義,宣傳總監笑笑說:“越讓人琢磨不透越好。”
最初的歌曲完全由團隊制作,小拙只需要像機器一樣快速念詞。令他驚訝的是,這種毫無內涵的音樂竟然真的火了。評論區充斥著“小哥哥好帥”、“rap好快好厲害”的留言。
李總得意洋洋地展示著數據:“看吧,我就說觀眾就愛這口。”
小拙看著那些假得可笑的流量數字,心里泛起一陣惡心。
但他不得不承認,金錢和名譽開始涌入他的生活。他給母親換了新房子,還清了她所有債務。每次回家,鄰居們都羨慕地對他母親說:“你兒子真有出息!”
然而夜深人靜時,小拙總會摘下美瞳,卸掉濃妝,看著鏡子里那個陌生的自己。他開始失眠,靠著安眠藥才能勉強入睡。有時候他會在半夜突然坐起,腦海里回蕩著自己最初的夢想。
一年后的某個音樂節,小拙作為壓軸嘉賓出場。臺下粉絲舉著燈牌,尖叫著他的藝名。唱到中途,他突然忘詞了,那些他從未真正理解過的歌詞像沙子一樣從指間溜走。
音樂還在繼續,小拙站在臺上,張著嘴卻發不出聲音。
臺下開始騷動,有人噓聲,有人鼓勵。就在那一刻,小拙透過刺眼的燈光,看到了第一排一個熟悉的面孔,是他的中學音樂老師陳老師,那個最早發現他天賦的人。
陳老師沒有噓聲,也沒有鼓勵,只是靜靜地看著他,眼神里有種深深的失望。
小拙突然對著麥克風說:“對不起,這不是我。”
全場嘩然。伴奏還在放,小拙卻繼續說:“我一直都在欺騙你們,也在欺騙自己。這些歌不是我寫的,這形象也不是真實的我。真正的說唱不應該是這樣的...”
保安迅速上臺將他帶離,經紀公司的人臉色鐵青。
第二天,娛樂圈炸開了鍋。“CAP人設崩塌”、“假天才現形”的標題鋪天蓋地。合作品牌紛紛解約,公司提出天價違約金賠償。小拙把自己關在家里,不敢看手機,不敢上網。
母親打來電話,沒有責怪,只是輕聲問:“小拙,你還好嗎?”
“媽,我搞砸了一切。”小拙的聲音嘶啞。
“孩子,記得你第一次學唱歌嗎?你說音樂讓你感到自由。這些年來,媽媽從沒見你真正自由過。”
掛了電話,小拙坐在黑暗中,思考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他做出了決定。
小拙沒有逃避違約金,他與公司協商了分期償還的方案。同時,他開始在一個小直播平臺上開賬號,用真名,素顏出鏡,唱自己寫的歌。最初的觀眾只有幾十人,有時還會有黑粉進來辱罵。
但他不在乎。他唱生活的艱辛,唱自我的迷失與尋找,唱真實的情感與掙扎。速度不快,但每個字都發自內心。
“My bae不是唱得快就棒,你又騙不了同行。”他在新歌中這樣唱道,直面過去的自己。
令人意外的是,漸漸地,他的真誠吸引了一批忠實聽眾。人們在他的音樂中找到了共鳴,那種不完美但真實的感覺。
一天晚上,小拙正在直播唱一首新歌《重生華沙》,評論區突然涌入大量觀眾。他后來才知道,是一位知名樂評人偶然發現他的直播,被他的真實所打動,發文推薦了他。
“傷害就像刮痧,重生的華沙。”小拙唱著,眼神堅定。
三年后,小拙終于還清了最后一筆違約金。同一天,他收到一封郵件,邀請他參加一檔強調真實創作的音樂節目。
節目現場,主持人問:“你如何看待當今音樂圈追求流量的現象?”
小拙笑了笑,說:“數據會消失,人設會崩塌,只有真實的作品能夠留下來。就像但丁說的,不經挫折就無法成長。我的每一步挫折,都讓我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表演環節,小拙站在麥克風前,沒有夸張的妝容和服飾,只有簡單的白衣牛仔褲。伴奏響起,他唱起了那首《重生華沙》:
“太多同一塑料工廠,出廠隨便搞搞包裝...時代游戲導致皮膚變質,逐漸失去個性...還沒走就想要跑步,打滿便宜的胭脂后,對鏡頭擺個idol pose...”
他的flow不快,但字字鏗鏘,每個詞都凝聚著真實的力量。唱到高潮處,臺下觀眾自發地打起節拍,一些曾經質疑過他的評委也不禁點頭認可。
表演結束,掌聲雷動。小拙微微鞠躬,抬頭時瞥見臺下第一排坐著一位年輕人,眼中閃著光,就像多年前那個純粹熱愛音樂的自己。
節目播出后,小拙的《重生華沙》沖上排行榜榜首,這次是真實的數據,真實的反饋。有樂評寫道:“在這個包裝過度的時代,小拙的真誠如同一把利劍,刺破了虛假的泡沫。”
小拙沒有沉浸于再次的成功,他用版稅收入在老家開了個音樂工作室,專門幫助那些有夢想但沒條件的年輕人。他總是對學徒們說:“不要追求唱得多快,打扮得多炫酷。真實的故事和情感,才是最打動人心的。”
一天晚上,小拙結束工作室的工作,步行回家。經過一家音響店時,他聽到里面正在播放他的《重生華沙》,店門口站著幾個年輕人,跟著節奏點頭。
“這歌真帶勁!小拙是從泥潭里爬出來的,這才是真正的說唱精神。”一個年輕人說。
小拙壓低帽檐,微微一笑,繼續向前走去。霓虹燈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但這一次,影子與他的步伐完全一致,再也沒有割裂感。
夜空中有星星閃爍,明天應該是個好天氣。小拙想起歌詞中的那句話:“我的因果如芒在背讓你感到后怕,傷害就像刮痧,重生的華沙。”
他終于明白,所有挫折都是成長的養分,所有真實經受的磨難,最終都會成為生命中最堅硬的骨骼。
街角傳來一陣音樂聲,小拙輕輕跟著哼唱起來,沒有加快節奏,沒有刻意炫技,只是從容地、真實地,唱著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