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堂里的防火墻
- 沙漏十年銀行科技職員的小沉浮
- 作家DIn5qR
- 3366字
- 2025-08-22 15:53:36
伴隨著新員工入職為期一個月的基本技能培訓,基本的點鈔、反詐騙等等網點初始技能培訓結束,“新鮮血液”并未立刻按照意向崗位投入到相應部門當中,而是像種子一樣,被撒向了遍布總部所在市區的各個支行網點,進行為期半年的基層輪崗實習。
我被分到了位于老城區的星火支行。這里不像總部大樓那般冰冷威嚴,反而帶著幾分市井的煙火氣。門口貼著紅火的理財海報,玻璃門上貼著反詐提示,里面傳來叫號機的電子女聲、客戶不算安靜的交談聲、還有柜員偶爾提高音量的詢問聲。空氣里混合著打印墨粉、消毒水和一點點老年人常用的風油精味道。
我的實習崗位是大堂經理助理——顧名思義,就是哪里需要往哪搬的“救火隊員”,兼學習如何成為支行門面的“第一道防線”。帶我的師傅是支行資深大堂經理,趙姐。趙姐四十出頭,身材微胖,嗓門洪亮,臉上總是掛著職業性的、略帶疲憊的微笑,一雙眼睛卻像探照燈一樣,能迅速掃描出客戶的大致需求和潛在問題。她仿佛天生就是為了大堂而生,處理各種突發狀況游刃有余。
“小陳啊,大堂這地方,學問大著呢!”趙姐第一天就給我灌輸了她的“大堂哲學”,“咱這兒,是銀行的臉面,也是篩子。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老年人來辦業務,手腳慢,得多點耐心,幫忙填填單子;年輕人來開卡轉賬,效率要高,指引要清晰;遇到一看就火急火燎、說不清要辦啥業務的,得多問幾句,說不定就能攔住一個被騙的。”
她特別強調了當前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反詐!總行、分行天天培訓,案例看得人頭皮發麻。現在騙子花樣太多了,冒充公檢法、投資理財……咱們大堂就是第一道防火墻!發現苗頭不對,寧可多問十句,不可放過一個可疑!記住,保護客戶的錢袋子,有時候比拉來存款還重要!”
接下來的日子,我就像塊海綿,吸收著大堂里的一切。我學會了使用叫號機、回單打印機;熟悉了各種單據的填寫規范;記住了支行大部分常規業務的辦理流程和所需證件;也能磕磕絆絆地回答一些客戶的基本咨詢了。每天站立、行走、引導、解釋,下班時往往腿腳酸軟,嗓子冒煙。
但更累的是精神。必須時刻保持警覺,留意大廳里每一個客戶的細微表情和言語片段。趙姐時不時會考我:“小陳,你看那邊那個一直打電話、神色慌張的小伙子,像干嘛的?”“那位阿姨攥著存折來回踱步快十分鐘了,去問問需不需要幫助?”
反詐的弦,始終緊繃著。總行下發的學習材料里,各種詐騙案例觸目驚心。我們甚至進行了幾次情景模擬演練,如何禮貌詢問、如何識別漏洞、如何穩住客戶、如何及時上報。這些訓練,像反復敲進腦子的代碼,形成了一種本能的警惕。
這天下午,支行客戶不多,略顯清閑。一位看起來五十歲左右、穿著得體、面容和善的阿姨走了進來,她手里拿著一個新智能手機,略顯生疏地操作著,臉上帶著一種興奮又期待的表情。“您好,請問需要辦理什么業務?”我微笑著上前詢問。
“哎呀,小伙子你好,”阿姨抬起頭,笑容熱情,“我想辦張銀行卡,再開通一下手機銀行,要大額轉賬的那種!”
“好的,沒問題。請您先這邊取號,我帶您去填一下申請表。”我熟練地引導。
在指導她填寫申請表的間隙,阿姨的話匣子打開了,語氣里滿是抑制不住的興奮:“小伙子,你們銀行轉賬方便的吧?額度夠大吧?我最近找了個好項目,可得抓緊時間投進去!”
我心里“咯噔”一下,但表面不動聲色,一邊幫她檢查表格填寫是否規范,一邊順著她的話問:“是什么好項目啊阿姨?看您這么高興。”
“哎呦,可不得了!”阿姨一下子來了精神,放下筆,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機,湊近我,神秘兮兮地壓低聲音:“是期貨投資!內部消息,穩賺不賠的!比你們銀行理財快多了!你看你看,就是這個,老師剛讓我下載的,說馬上就要開始一波行情了!”
她手指滑動屏幕,興奮地向我展示一個界面花哨、圖標粗糙的應用程序。名字聽起來就透著一股山寨氣息,什么“環球國際期貨交易平臺”。點開里面,是夸張的盈利彈窗、閃爍的K線圖(看起來像是模擬的)。
我渾身的警報瞬間拉響!這太典型了!這就是無數次反詐培訓里強調的——“虛假投資平臺”詐騙!利用高收益誘惑,引導下載虛假程序,初期給點甜頭,最后卷款跑路!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聲音保持平穩溫和:“阿姨,這個程序我以前沒聽說過呢。您是在哪里了解到這個投資項目的?”
“我也是通過其他人推薦的這個老師,特別厲害!好多人都跟著他賺了錢呢!”阿姨言之鑿鑿,眼神里充滿了信任和憧憬,“老師說機會難得,讓我趕緊辦卡開通手機銀行,先把錢轉進去開戶。”
“其他人推薦的老師?”我心里又是一沉,要素齊全了。“阿姨,這種期貨投資風險非常非常高,而且您說的這個平臺,好像不是正規的持牌機構。我們銀行也經常提醒客戶,要警惕這類所謂‘穩賺不賠’的高收益投資,很多都是詐騙。”
我的語氣盡量委婉,但阿姨的臉色瞬間就變了,笑容消失,帶上了一絲不悅和警惕:“哎,小伙子,你不懂!這怎么能是詐騙呢?你們銀行就是怕我們把錢轉走是吧?理財收益那么低……”
她的聲音提高了些,引來了旁邊幾位客戶的側目。趙姐也注意到了這邊的異常,不動聲色地靠近了一些,給我一個支持的眼神。
我知道,硬碰硬只會激起她的逆反心理。我想起了培訓時教的“共情+引導”策略。
“阿姨,您別誤會,我們絕對不是不讓您投資。”我放緩語速,語氣更加誠懇,“錢是您的,當然由您自己做主。只是現在詐騙確實很多,手段也高明。我們天天接觸各種案例,真是看得心驚肉跳,很多受害人一開始都和您一樣,覺得機會難得,結果血本無歸,有的甚至傾家蕩產……”
我觀察到阿姨的眼神閃爍了一下,似乎有一絲疑慮劃過。我趁熱打鐵:“阿姨,您看這樣行不行?您先別急著操作。關于您說的老師,我建議您可以用搜索一下‘虛假投資平臺詐騙’,看看網上有沒有其他人分享過類似經歷?核實清楚了,確保萬無一失,再操作也不遲,對吧?畢竟投進去的都是您的辛苦錢。”
我沒有直接否定她,而是給她提供了核實的方法和渠道,把判斷權交還給她自己。同時,我悄悄示意趙姐。趙姐心領神會,立刻拿著幾份分行印制的《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手冊》走了過來。
“大姐,您好。小陳說得對,現在騙子可狡猾了,專門盯著咱們想理財增值的人。”趙姐笑容可掬,自然地把宣傳冊遞到阿姨手里,“您看看這上面的案例,跟您遇到的情況像不像?多看看沒壞處。投資是大事,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咱可不能讓騙子鉆了空子。”
阿姨看著我們倆,又低頭看了看宣傳冊上醒目的警示案例和圖片,臉上的興奮和篤定漸漸被猶豫和疑惑取代。“可是……老師說今天下午是最后機會了……”她喃喃自語,似乎還在掙扎。
“阿姨,”我輕聲說,“真正的好投資機會,不會逼著您這么著急轉賬的。安全永遠比收益更重要。”
最終,阿姨沒有立刻辦理轉賬業務。她拿著宣傳冊,若有所思地坐在等候區的椅子上,開始用手機搜索著什么。我和趙姐交換了一個眼神,稍微松了口氣。但我們知道,這只是暫時穩住,她是否真的能醒悟,還未可知。
過了一會兒,阿姨站起身,沒有再來找我們,默默地離開了支行。她走的時候,眉頭緊鎖,不停地看著手機。
趙姐拍拍我的肩膀:“干得不錯,小陳。警惕性高,話也說得到位。這種被洗腦的客戶,能當場勸住是最好的,但很多時候,我們盡了提醒的義務,最終決定權還在他們自己手里。咱們這大堂‘防火墻’,能擋一道是一道。”
那天傍晚下班,走出支行,晚風吹在臉上,帶著一絲涼意。我的心里有種復雜的情緒在涌動。沒有攔截詐騙成功后的狂喜,反而有一種沉甸甸的無力感。我阻止了這一次,但那個阿姨可能還會陷入下一個騙局。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這樣的“阿姨”和“老師”?
但同時,也有一種微小的、清晰的成就感。那些枯燥的反詐培訓、那些被我認為是“形式主義”的制度學習,在關鍵時刻,真的能派上用場,甚至可能保護了一個家庭的血汗錢。我所做的,不再是虛無縹緲的代碼,而是真真切切地,在與現實世界的陰暗面進行著一場小小的、無聲的較量。
科技的力量或許在于改變世界,而在這銀行基層的一線,另一種力量同樣重要——那就是守護。用規則、用耐心、用敏銳,守護著這道關乎錢袋子和信任的防線。
回到我在支行附近租的房子,我收到林薇發來的短信:“聽說你今天在大堂成功防止了一起詐騙事件?可以啊,9527,沒給咱們科技部丟臉!”
我笑了笑,回復道:“防火墻的第一道規則,永遠是‘警惕’。”
窗外,城市華燈初上。我知道,明天的支行,依然會充滿各種各樣的故事和挑戰。而我這塊“科技磚”,正在這片最接地氣的土壤里,經歷著意想不到的淬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