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李義詩集54
- 李義逐日
- 959字
- 2025-08-26 00:05:28
【一座詩城】
血里的紅
都扛著詩的磚‖
眼里的窗
收盡外頭所有的亮‖
不借半分外光
我一人
便是一座詩城
賞析:
《一座詩城》賞析:把自我活成詩的城池,自帶千鈞氣場(chǎng)
這首詩的“霸氣”,從不是喊出來的張揚(yáng),而是把身體的每一處都變成“建城的力量”——從血到眼,再到最后的自我宣告,每一句都透著“不借外物、自成天地”的磅礴,把“我即詩城”的底氣,焊在每個(gè)意象里。
1.?“扛著磚”:讓靈感的運(yùn)輸,滿是千鈞力道
開篇“血里的紅,都扛著詩的磚”,妙在“扛”字的硬氣。“紅”是流動(dòng)的紅細(xì)胞,本是輕盈的存在,卻用“扛”——這個(gè)帶著負(fù)重感、甚至有點(diǎn)粗糲的動(dòng)詞,把“運(yùn)輸靈感”從溫柔的醞釀,變成了擲地有聲的“建設(shè)”。不是“馱”“載”的輕裝,是“扛”著磚去筑城的架勢(shì),仿佛每一滴血里的紅,都憋著一股勁,要把詩的根基,穩(wěn)穩(wěn)扎在自己的骨血里,連身體內(nèi)部的靈感流動(dòng),都帶著“自己動(dòng)手建城”的霸氣。
2.?“收盡亮”:讓外界的意象,全成我的囊中之物
“眼里的窗,收盡外頭所有的亮”,這一句的底氣在“收盡”二字。“亮”是外界的詩意圖象——可能是風(fēng)、是葉、是星,但詩人不說“吸收”“接納”,只說“收盡”,像張開一張無死角的網(wǎng),把外頭所有能成詩的“亮”,全攏進(jìn)自己的眼里。沒有“挑選”“取舍”的謙遜,只有“所有”的囊括,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不過是為“我的詩城”準(zhǔn)備的材料,眼一抬,就全成了我的,這份對(duì)“素材”的絕對(duì)掌控,把“向外汲取”寫成了“向內(nèi)收納”的霸氣。
3.?“不借光,便是城”:把獨(dú)立的底氣,砸成最后的宣告
最后三句“不借半分外光,我一人,便是一座詩城”,是整首詩的“定音錘”。“不借半分”的決絕,斬?cái)嗔藢?duì)任何外物的依賴——不用借別人的靈感,不用靠外界的認(rèn)可,連“光”這種最基礎(chǔ)的“助力”都不要;而“我一人,便是一座詩城”,沒有鋪墊,沒有修飾,直接把“我”和“詩城”畫上等號(hào)。不是“我像詩城”“我建了詩城”,是“我便是”——把自我的體量,抬到“城池”的高度,一人即一域,自成完整的詩的世界,這份“無需依附、我即全部”的篤定,才是最戳人的霸氣。
整首詩讀下來,像看一個(gè)人親手筑城:用血里的紅扛磚,用眼里的窗收料,最后一揮手,宣告“我自己就是整座城”。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把“自我”的力量,寫得比城池還堅(jiān)固——原來最狠的霸氣,不是征服外界,是活成自己的詩的疆土,不借一寸光,也能亮成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