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融入與質疑

隊伍走了約莫兩個小時,來到一處隱蔽在山坳里的村莊。村子不大,大部分房屋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顯然也受過戰火波及。村口有哨兵站崗,看到李連長一行人,立刻放行。

這是八路軍某部的一個臨時駐地。說是駐地,其實就是借住村民的空房,條件簡陋得不能再簡陋。

李連長把陳銘交給了文書,一個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年輕人,名叫王浩。“王文書,先安排他住下,給他找身合適的衣服,問問情況。”

王浩打量著陳銘,同樣對他的穿著感到好奇。他找了一套相對干凈的灰色軍裝遞給陳銘:“先換上吧,你這身衣服太扎眼了。”

陳銘接過軍裝,衣服上有淡淡的汗味和硝煙味,但他穿上身,卻莫名地感到一種踏實。換好衣服后,王浩把他帶到一間空置的柴房,里面只有一張鋪著稻草的木板床。

“你先在這兒歇歇,我去給你弄點吃的。”王浩說完就走了。

陳銘坐在床沿,看著窗外。夕陽西下,給這個飽經滄桑的村莊鍍上了一層暖色,但遠處隱約傳來的槍炮聲,提醒著他這里并非世外桃源。

他開始梳理自己的處境:現在是1938年,豫東,剛經歷過徐州會戰。他所在的部隊,從軍裝和番號(剛才隱約聽到士兵提到“八路軍115師獨立團”)來看,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這讓他稍微松了口氣,八路軍的紀律和作風,他在歷史資料里看過太多,相對而言,他可能更容易被接納。

但問題是,他一個來自八十多年后的人,怎么解釋自己的來歷?怎么在這里生存下去?

很快,王浩端著一碗黑乎乎的東西回來了,里面是雜糧面做的糊糊,還有幾根野菜。“條件艱苦,先墊墊肚子吧。”

陳銘確實餓壞了,接過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雖然味道寡淡,甚至有點澀,但他吃得很香。

“你叫陳銘是吧?”王浩在他對面坐下,“聽李連長說,你是南京來的學生?”

“嗯。”陳銘含糊地應著,“我……我家在南京,打仗的時候跟家人失散了,一路逃難,不知道怎么就暈倒在那兒了。”他只能編一個相對合理的理由,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來的。

王浩點點頭,臉上露出同情的神色:“唉,這年頭,流離失所的人太多了。南京……唉。”他嘆了口氣,沒再多問,只是說,“既然到了這兒,就先安心住下吧。我們這兒雖然苦,但都是打鬼子的好漢,不會虧待你。”

接下來的幾天,陳銘努力適應著這里的生活。每天天不亮,士兵們就起來出操、訓練,雖然武器簡陋,彈藥匱乏,但每個人的臉上都透著一股昂揚的斗志。他看到士兵們擦拭著老舊的步槍,有的槍身都磨得發亮;看到炊事員用一口破鍋煮著能照見人影的稀粥;看到傷員們咬著牙忍受著沒有麻藥的清創……

這一切,都比歷史書上的文字更具沖擊力,讓他對“艱苦卓絕”四個字有了更深的體會。

他主動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幫炊事員挑水、砍柴,幫王文書抄寫文件(他的鋼筆字讓王浩很驚訝,這個年代大多用毛筆或鉛筆),幫衛生員照顧傷員。

他的勤快和懂事,讓一些士兵對他的態度緩和了不少,但質疑聲依然存在。尤其是趙班長,總覺得這個“來歷不明”的年輕人有點不對勁。

“王文書,你說這陳銘,細皮嫩肉的,不像個逃難的學生啊。”一次訓練間隙,趙班長湊到王浩身邊嘀咕,“你看他那手,一點繭子都沒有,哪像吃過苦的?而且他說話有時候怪怪的,什么‘效率’‘優化’,聽著就別扭。”

王浩皺了皺眉:“趙班長,我看他不像壞人,干活挺實在的。可能真是城里來的學生,沒吃過太多苦吧。”

“防人之心不可無啊。”趙班長搖搖頭,“現在鬼子的奸細無孔不入,咱們可不能大意。”

這些話,恰好被路過的陳銘聽到了。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也能理解他們的警惕。在這個年代,信任是奢侈品,尤其是對他這樣一個“異類”。

他知道,要想真正被接納,光靠勤快是不夠的,他必須證明自己的價值,證明自己和他們一樣,是真心想打鬼子的。

機會很快就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丽江市| 德清县| 余姚市| 海伦市| 贡山| 汉川市| 双辽市| 泾源县| 无为县| SHOW| 济南市| 石景山区| 娄底市| 栾川县| 广安市| 电白县| 得荣县| 枣阳市| 四会市| 岑巩县| 讷河市| 南靖县| 双鸭山市| 武宁县| 遵义市| 沂源县| 武乡县| 桦南县| 济宁市| 仙游县| 上蔡县| 墨江| 上饶县| 宁晋县| 开远市| 金秀| 太仆寺旗| 永吉县| 灵武市|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