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科學家們都聚集在飛船指揮中心。他們用外部攝像頭拍攝外部區(qū)域,并都顯示在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只見該星球上,鉛灰色天空似乎彌漫著無盡的塵埃,猶如厚重的屏障嚴實地阻擋著陽光的穿透。只有在云層邊緣,可見到一絲微弱的、病態(tài)的黃光,空氣中充斥著壓抑與絕望。
科學家們商量會后,決定派出四架無人機,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進行搜索。稍做準備后,四架無人機依次從飛船底部的艙門緩緩駛出后慢慢升起,像幾只獵鷹一般朝著遠方飛去。它的鏡頭不斷掃描著這片未知的土地。幾個小時后,四架無人機傳回了第一批數(shù)據(jù)和圖像。屏幕上也顯示,幾百公里以內(nèi)都是荒野和荒山,沒有明顯的植被,也沒有大型動物的蹤跡,只有孤獨的風吼聲。
彼得羅夫教授看著屏幕,說道:“這個星球真是荒涼,沒有一絲生機,連鬼都不會來。瞧瞧那些山脈被風化侵蝕像什么樣子,破碎不堪,都是些裂開的巖石和嶙峋的山峰。”
吳教授接著也說道:“是的,特別荒涼。空氣壓抑、地表荒蕪,而且塵土漫天。”
這時,副船長里奇博士又喃喃道:“這顆星球確實是荒涼,搜索估計也不會有什么收獲。”
張毅飛正專注地盯著數(shù)據(jù),不經(jīng)意回道:“現(xiàn)在還不好說,雖然這的環(huán)境比較惡劣,但生命的奇跡是難以預料的。有時候,她們會你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xiàn)。”
里奇博士斜了張毅飛一眼,轉(zhuǎn)頭又看向屏幕。
坐在一旁的生物學家克里斯蒂娜·馬丁博士,也嘆氣道:“這片土地是如此得荒涼,真像是個被遺棄的世界。沒有植被,沒有水,更沒看到任何動物,只有那獨自呼嘯的風聲。”
張毅飛又微笑著,接口說道:“不一定這顆星球有著什么隱藏的秘密。無人機搜索的區(qū)域更廣闊一些,也許能探測到一些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的東西。”
天文學家曲教授說道:“是呀,我們應(yīng)該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馬丁博士微笑著說道:“如果真的能找到生命的跡象,這將是件多么令人興奮的事情。我們將成為首批,發(fā)現(xiàn)外星生命的科學家了!”
張毅飛認真地回道:“是啊。如果真能發(fā)現(xiàn)生命的跡象,這將是人類的一大步!”
幾個人正聊著之時,只聽見,朝南飛行的無人機發(fā)出異常信號的警報。張毅飛趕緊湊到前面,緊緊盯著屏幕。他發(fā)現(xiàn),這些異常信號似乎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而非隨機錯亂的。其余科學家也屏住呼吸,緊盯著屏幕,推測這是些什么信號。
“是否有人知道這是什么信號?”張毅飛大聲問道。只見大家都搖頭表示,不清楚。
張毅飛隨即說道:“定位信號源,派勘探機器人B-1近距離查看。”
威廉姆斯博士立即答道:“是,船長。信號源位于西南方向100公里的山脈處。”
張毅飛答道:“好,立即派勘探機器人B-1近距離查看。”
說完,勘探機器人B-1再次出發(fā),這次它的目標是西南方向100公里處。一個多小時后,它到達信號源附近,那四周都是高聳入云的山脈。勘探機器人B-1立即開啟雷達搜索,并沿著山脈的邊緣慢慢行駛,同時傳感器不斷掃描著四周環(huán)境。走了大概十幾分鐘,勘探機器人B-1突然停了下來。它的傳感器捕捉到了一段異常的電磁波信號,與地球的電磁場信號完全不同。經(jīng)過勘探機器人B-1進一步分析,確定了異常信號的來源——山脈深處的一個地下洞穴。
“進去里面看看。”張毅飛命令勘探機器人B-1道。
勘探機器人B-1機械地回復道:“是,船長。”
勘探機器人B-1沿著山路緩緩前行。來到洞穴的入口處后,往里面張望了會便進入洞穴,洞穴內(nèi)部伸手不見五指,仿佛進入了一只巨大怪獸的肚子里。勘探機器人B-1打開燈光,照亮前方的道路,傳感器也不斷掃描著洞穴的內(nèi)部。隨著深入,洞穴內(nèi)部的道路逐漸寬敞,但溫度也慢慢升高。勘探機器人B-1繼續(xù)往前走,不久,一個開闊的地下空間出現(xiàn)在它面前。一個直徑約半米的晶球狀物體就在空間的中央,并有淡淡的藍光散射出來。異常信號就來源于它。
“報告船長,發(fā)現(xiàn)一個釋放某種能量的晶球物體。”勘探機器人B-1機械地說道。
張毅飛緊緊盯著大屏,一陣狐疑后,口中喃喃道:“這個能量晶球物體怎會在這,難道這個星球曾存在過生命?”
科學家們迅速展開討論,決定派遣一支小分隊前往信號源實地考察。大家商量后,船長張毅飛和懂地質(zhì)的里奇博士一起去,而工程師杰克·埃文斯博士作為陪同參加。另外,派兩名武裝機器人負責安全。
副船長里奇博士開始有些猶豫,并問道:“是否我必須去?”
“您懂地質(zhì),最好一起去。而且,這是‘探索者號’第一次外出探索任務(wù),希望大家團結(jié)合作,早日圓滿完成任務(wù)。”彼得羅夫教授一臉嚴肅,說道。
里奇博士沉默了片刻,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三名科學家穿上宇航服,乘坐探測車出發(fā)了。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他們終于到達了信號源所在的區(qū)域。幾個人緩慢的沿著山路步行,來到了洞穴的入口處。只見,被歲月侵蝕得疙疙瘩瘩的洞口由巖石半掩著,顯得陰森而神秘。而周圍的空氣中充塞著一股奇怪的氣息,像是某種腐朽的氣味,又似乎是某種未知生物的呼吸。一名武裝機器人先進洞穴,張毅飛及其他科學家們緊隨其后,并都打開頭盔上的探照燈。一束束光柱穿透黑暗,照亮了前方蜿蜒的通道,洞穴內(nèi)部狹窄而曲折。信號源就隱藏在洞穴深處,科學家們謹慎小心地挪步向前,另一名武裝機器人走在最后以保護他們。
“真是奇怪,這里的信號怎么會這么強!”張毅飛一邊調(diào)試著探測儀器,一邊說道。他的儀器已捕獲到了洞穴深處傳來的信號。雖然這些信號的電磁波看起來有些復雜,但不是隨機的,似乎蘊含著某種規(guī)律。
突然,一陣狂風從洞穴深處呼嘯而來,讓人不自覺地打了個寒顫。“這真是奇怪,洞穴里怎么會有這么大的風?”工程師埃文斯驚訝地說道。
“注意,危險!”副船長里奇博士猶豫了片刻,大喊一聲。一塊大巖石被狂風卷起,從洞頂?shù)袈湎聛恚痹蚁驈堃泔w。雖然張毅飛反應(yīng)迅速,但還是被砸到了左臂,疼得他倒在地上,宇航服也發(fā)出警報聲。
工程師埃文斯趕緊跑過去問道:“怎么樣,傷得嚴重嗎?”并小心翼翼地將張毅飛攙扶到一旁,進行查看。幸運的是,巖石只是砸傷了他的左臂,并沒有其它嚴重的傷害,但宇航服被損壞。
副船長里奇博士也走過來,問道:“傷得嚴重嗎?”
張毅飛喘息地說道:“還好。謝謝您,里奇博士!不是您及時提醒,我可能傷得更重。”
里奇博士平和地回道:“沒什么,不必這么客氣!”
“這風來的真是奇怪。是洞穴內(nèi)部有氣壓變化,還是洞穴另一頭通到地面?”工程師埃文斯狐疑了會,說道。
“不確定這風怎么來的,應(yīng)該不是自然風。”張毅飛皺著眉頭說道,而眼睛往洞穴深處望去。此時,探測儀器上的信號在狂風過后變得更加強烈,似乎是在召喚他們。
“繼續(xù)往里面走吧,我沒事。”張毅飛堅定地說道,“查看晶球體后,說不定能揭開它的秘密。”
休息了一小會后,三個人繼續(xù)往洞穴深處走去。他們發(fā)現(xiàn),洞穴內(nèi)部的通道越來越寬敞。走了十幾分鐘后,看到晶球物體就在不遠處的一塊石板上,勘探機器人B-1站在旁邊等著。幾個人觀察了一會晶球物體,并用帶過去的設(shè)備進行了檢測,確定不是什么危險物體。所以決定把它帶回飛船進行研究。
幾個人費了不少力氣,終于把晶球物體搬到了探測車,把它運回了飛船上,隨后進行了消除輻射處理。飛船上的科學家們立刻被召集起來,著手于晶球物體的研究。經(jīng)過短暫研究,他們確定,這個晶球物體蘊藏著某種能量,但能量源還不清楚。
“難道,”彼得羅夫教授狐疑了會,猜測地說道,“這是某種曾經(jīng)高度發(fā)達文明的遺留物?”
張毅飛點了點頭,“嗯”了一聲。他已意識到,這個發(fā)現(xiàn)可能會對人類的宇宙觀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甚至可與當年麥哲倫船隊首次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相媲美了。
經(jīng)過更深入的研究,科學家們確定,這個晶球物體內(nèi)存儲了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詳細描述了這個星球曾經(jīng)的文明。它曾是一個非常繁榮的世界,人民生活富足安康,科技實力強勁和文明程度極高。然而,一場宇宙災難毀滅這個星球的所有生命及文明,星球從此也變得極度得荒涼。
“這個星球也曾出現(xiàn)過災難,”張毅飛感慨道,“宇宙探索是人類繁衍,及文明延續(xù)必須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