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番外篇星河引航

  • 水瓶星軌
  • 宋藝昕
  • 3586字
  • 2025-08-21 01:47:11

程星盯著空白的畫布,筆尖懸在距離畫面幾厘米的地方,遲遲無法落下。三個月了,自從《誕生星云》之后,她再沒有完成過一幅完整的作品。無數草稿被揉成團扔進垃圾桶,畫架上換了又換的空白畫布像在無聲地嘲笑她。

小星在嬰兒床里咿咿呀呀地玩著搖鈴,清脆的聲音在工作室里回蕩。程星放下筆,走到女兒身邊蹲下。六個月大的小星已經能穩穩地坐著,看到媽媽靠近,立刻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咧開只有兩顆下牙的嘴巴笑起來。

“媽媽畫不出來了,寶貝。“程星輕聲說,手指輕輕撫過女兒柔軟的臉頰,“好像所有的顏色都逃走了。“

小星當然聽不懂,只是抓住媽媽的手指往嘴里塞。程星任由她啃咬,目光落在墻上的日歷上——距離出版社約定的交稿日期只剩兩周了,而她連草圖都沒確定。

門鈴突然響起,程星抱起小星去開門。門外站著她的大學導師林教授和兩位藝術圈的老朋友,蘇夢手里還拎著一個大蛋糕。

“驚喜!“蘇夢歡呼道,“林教授從法國回來了,我們特地來拜訪大藝術家!“

程星僵在門口,喉嚨發緊。她還沒準備好見任何人,尤其是尊敬的導師和藝術同行。現在的她算什么“大藝術家“?連一幅簡單的插畫都完成不了的失敗者?

“怎么,不請我們進去?“林教授溫和地問,銀白的短發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程星勉強側身讓客人們進門。小星好奇地盯著陌生人,突然咯咯笑起來,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這就是小星星吧?“林教授慈愛地摸摸嬰兒的小臉,“長得真像你,尤其是這雙眼睛。“

蘇夢已經熟門熟路地泡好茶,切好蛋糕。程星機械地坐在沙發上,懷里抱著女兒,聽著朋友們談論最近的展覽和藝術趨勢。每一個話題都像針一樣扎在她心上——那本該是她的世界,現在卻如此遙遠。

“程星,“林教授突然轉向她,“我下周在美術館有個小型講座,關于當代藝術中的母性表達。你能來當嘉賓嗎?分享一下你的'星際媽媽'系列創作經驗。“

程星的指尖發冷:“我...我最近沒什么新作品。“

“那就談舊作。“林教授不以為意,“那系列很棒,尤其是《誕生星云》,把生育體驗提升到了宇宙高度。“

程星低頭看著小星,女兒正專注地啃著自己的腳趾。她突然想起《誕生星云》創作那晚的沖動——那種不顧一切要把感受傾瀉在畫布上的迫切感。現在那種感覺去哪了?

“我考慮考慮。“她最終說道。

送走客人后,程星發現蘇夢“不小心“落下一本展覽畫冊。翻開一看,是林教授策劃的“母性與藝術“特展,扉頁上赫然印著《誕生星云》的縮小版。程星的手指輕輕撫過印刷品,那種久違的創作悸動似乎隱約在血管中跳動。

晚上俞淮回家時,發現程星罕見地沒有窩在沙發上看電視,而是站在工作室里,面前攤著那本畫冊。

“林教授今天來了?“他放下公文包,輕聲問道。

程星點點頭:“她邀請我參加一個講座。“她轉向丈夫,“是你安排的,對不對?“

俞淮沒有否認,只是走到她身邊,一起看著畫冊:“林教授上周給我打電話,問你的近況。我告訴她你正在調整期。“

“調整期。“程星苦笑,“好委婉的說法。“

俞淮輕輕摟住她的肩膀:“你需要時間,這很正常。“

程星靠在他胸前,聞到他身上熟悉的淡淡木質香氣:“我怕我再也畫不出好作品了。“

“那就畫壞的。“俞淮出人意料地說,“反正沒人規定你必須完美。“

程星抬頭看他,驚訝于這個向來追求精確的男人的回答。俞淮聳聳肩:“數據表明,大多數藝術家在生育后都有創作低谷,但最終會突破并達到新高度。“

“數據還表明什么?“程星半開玩笑地問。

“表明程星是個天才,無論有沒有孩子。“俞淮認真地說。

那天晚上,小星罕見地一覺睡到天亮。程星卻失眠了,輕手輕腳地來到女兒的房間,借著夜燈的光凝視她熟睡的小臉。嬰兒的睫毛在臉頰上投下細小的陰影,胸口均勻起伏,偶爾抽動一下小鼻子,像在做夢。

程星突然有種強烈的沖動——她要畫下這個瞬間。回到工作室,她抓起速寫本,鉛筆在紙上飛速移動。沒有思考,沒有計劃,只是純粹地記錄眼前浮現的圖像——小星的睡顏被星云環繞,周圍漂浮著各種夢境碎片,有的明亮,有的暗沉,但都被中央的嬰兒吸引著旋轉。

不知不覺,窗外天色漸亮。程星放下筆,看著完成的作品——與以往不同,這次的線條更加自由,色彩更加大膽,有種原始的生命力在畫面中躍動。

“這是什么風格呢?“她自言自語。

“程星風格。“俞淮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他走進來,手里端著熱牛奶,“畫了一整夜?“

程星點點頭,突然感到一陣疲憊襲來:“我不知道自己在畫什么...“

“很美。“俞淮凝視著畫作,“像看到了小星的夢境。“

這句簡單的評價讓程星眼眶發熱。俞淮從不虛假贊美,如果他說美,那就是真的美。

接下來的幾天,程星像是打開了某個閘門,創作欲望如洪水般涌出。她畫小星洗澡時的歡快,畫她第一次嘗檸檬時的滑稽表情,畫她在俞淮懷里入睡時的安寧...每一幅都充滿前所未有的能量和色彩。

交稿日前夜,程星終于完成了出版社的插畫系列。與以往不同,這次的作品更加溫暖,更加接地氣,卻又保留了宇宙星空的神秘感。她將其命名為“小宇宙“系列——既是女兒的昵稱,也象征著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小宇宙。

“太棒了!“出版社編輯收到作品后立刻打來電話,“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讀者會愛死這個新風格的!“

程星掛掉電話,長舒一口氣。她轉向正在哄小星睡覺的俞淮:“編輯說很喜歡。“

“我就知道。“俞淮微笑,“你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程星搖搖頭:“不,這次不一樣。以前我畫星空,是在觀察和想象;現在畫小星,是在體驗和感受。“她頓了頓,“好像...我變成了更好的藝術家,因為成了母親。“

俞淮輕輕拍著懷里昏昏欲睡的女兒:“數據可測不出這種變化。“

“說到數據...“程星突然想起什么,“你電腦借我用一下?我的死機了,我想查點資料。“

俞淮點點頭,小心地把小星放進嬰兒床,然后去書房拿來筆記本電腦:“密碼是小星的生日。“

程星打開電腦,習慣性地先點開瀏覽器。一個名為“Aqua創作習慣分析“的文件夾吸引了她的注意。Aqua是她的網名,也是俞淮對她的昵稱。好奇心驅使下,她點開了文件夾。

屏幕上出現了一系列復雜的圖表和文檔。程星瞪大眼睛,逐一點開——那是俞淮記錄的她所有的創作習慣:偏好的顏料品牌、不同季節的創作高峰期、靈感來源分類、甚至還有情緒與作品風格的關聯分析...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他們剛認識的時候。

最讓她震驚的是一個名為“靈感觸發條件“的子文件夾,里面詳細記錄了她每次創作突破前的環境因素、情緒狀態甚至飲食特點。最新的一條記錄是:“產后第六個月,凌晨三點,觀看小星睡眠后,創作沖動恢復。“

程星的手微微發抖。她從未想過,俞淮一直在用他的方式——數據分析師的方式——理解和支持她的創作。這些冰冷的數字和圖表背后,是他對她藝術靈魂的全然接納和守護。

“找到了嗎?“俞淮從廚房探出頭。

程星合上電腦,聲音有些哽咽:“嗯,找到了。“

她決定不告訴俞淮她看到了那些文件。那是他的秘密語言,就像她用畫筆表達愛一樣,他用數據守護著她的夢想。兩種截然不同的愛的方式,卻同樣深沉。

一周后,程星如約參加了林教授的講座。站在講臺上,她第一次公開談論生育對創作的影響。

“我曾經害怕成為母親會終結我的藝術生涯,“她對著滿場聽眾說,“但現在我明白了,它只是改變了我的視角,而不是剝奪我的才華。“

幻燈片切換到《誕生星云》,然后是新的“小宇宙“系列。觀眾中傳來贊嘆聲。程星的目光落在最后一排——俞淮抱著小星坐在那里,女兒正興奮地揮舞著小手,仿佛在給媽媽加油。

講座結束后,許多年輕女藝術家圍住程星,詢問如何平衡創作與育兒。程星誠實地分享了自己的掙扎和突破,沒有粉飾產后抑郁的痛苦,也沒有夸大復出的容易。

“關鍵在于,“她總結道,“找到你的支持系統。對我來說,那是一個愿意用數據分析育兒、深夜哄孩子讓我睡覺的丈夫,和一群不讓我躲在'媽媽'標簽后面的朋友。“

回家的路上,俞淮一手抱著睡著的小星,一手牽著程星。

“講得不錯,“他輕聲說,“雖然數據表明,你漏掉了一個關鍵因素。“

“什么因素?“程星好奇地問。

“你自己的堅韌。“俞淮看著她的眼睛,“沒有任何支持系統能起作用,如果本人不堅持戰斗的話。“

程星捏了捏他的手:“那我得感謝那個從不放棄我的數據分析師。“

路過一家畫廊時,程星突然停下腳步。櫥窗里貼著一張展覽海報:“重生——產后藝術家的回歸與突破“。

“這是...“程星轉向俞淮。

俞淮點點頭:“林教授和我策劃的。下個月開展,你的'小宇宙'系列是核心展品。“

程星的眼睛濕潤了。原來這段時間,當她沉浸在自我懷疑中時,俞淮一直在為她搭建回歸的橋梁。不是催促,不是施壓,而是用他特有的方式,安靜而堅定地支持她重拾畫筆。

“不喜歡這個驚喜?“俞淮有些忐忑地問。

程星搖搖頭,踮起腳尖吻了吻他的嘴角:“喜歡得說不出話來。“

小星在父親臂彎里動了動,發出夢囈般的呢喃。三人繼續向家的方向走去,路燈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交織在一起,像三顆相互環繞的星辰。

程星知道,前方的路或許仍有挑戰,但她不再害怕迷失。因為無論何時回頭,都會發現那個用數據記錄她一切的男人,和那個用笑容點亮她生活的小人兒,一直在那里,像燈塔一樣指引她回家的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哈巴河县| 甘泉县| 通海县| 广丰县| 临夏市| 金坛市| 和田县| 乐亭县| 当雄县| 定州市| 韶关市| 井陉县| 驻马店市| 方城县| 安龙县| 德格县| 达孜县| 盐池县| 福安市| 新宁县| 铁岭市| 双桥区| 资溪县| 洛浦县| 桐庐县| 临沧市| 华安县| 温泉县| 冷水江市| 伊川县| 敖汉旗| 华池县| 汤原县| 措美县| 桑植县| 呼伦贝尔市| 天气| 平远县| 错那县|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