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可惜了
- 三國之挾太后以令天子
- 挽風與云
- 2550字
- 2025-08-25 02:30:41
被董卓一語道破,何太后的臉頰瞬間飛起一抹紅霞。
她避開董卓那灼熱的目光,嗔怪地啐了一口:
“你這奸賊,你現在是不是很得意?”
手握系統的董卓,自然知道這女人純屬口是心非。
70%的支持度,已經說明了一切。
雖還未到死心塌地的地步,但感情的基礎已經牢不可破。
把一個對自己恨之入骨的女人,一步步培養成愛自己愛到愿意為自己生孩子。
這種成就感,比攻城略地還要來得暢快!
董卓微微一笑,大步上前,一把將何太后摟入懷中。
“你...你別碰我!”
何太后的嘴上,象征性地掙扎了一下。
但身子卻軟得像一灘水。
不但沒有推開,反而主動迎上了董卓那堅實的胸膛。
一雙玉臂,更是不由自主地環住了他的脖子,將螓首深深地埋了進去。
董卓感受著懷中的溫香軟玉,在她耳邊溫和地說道:
“瑩兒,你把他生下來。”
“他,就是我董家的嫡長子!”
“而你,就是我董卓的正妻,董家主母!”
聽到這句話,何太后嬌軀一顫。
嫡長子...正妻...主母...
她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意動之色。
母憑子貴這個道理,作為過來人的她,最是清楚。
如今的她,雖貴為太后,卻不過是董卓圈養在深宮中的金絲雀。
手上無半分實權。
然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品嘗過權力滋味的她,又怎甘心就此沉寂?
若是...若是能誕下董卓的子嗣,成為他唯一的繼承人的母親...
那她失去的一切,豈不是都能重新拿回來?!
甚至,得到的更多!
見到董卓性情大變,不復往日的暴虐。
而換上了一副溫情脈脈的模樣。
何太后心中的快意愈發濃烈。
這可是天賜良機!
她定要趁此機會,狠狠地拿捏這個先前對自己百般無禮的奸惡之賊!
讓他也嘗嘗任人擺布的滋味!
于是,她臉上的神情愈發清冷疏離,鳳眸中帶著刻意營造的鄙夷:
“哦?”
“就你想哀家給你生子?”
“你把哀家當什么人了?”
“呼之則來揮之即去,想要就要?”
作為穿越者的董良,自然清楚女人在懷孕初期,體內激素水平會發生劇烈變化。
情緒不穩定,偶爾無理取鬧也是情理之中。
更何況,這不過是何太后在試探自己的底線,一種變相的撒嬌。
他不僅不惱,反而聲音更加輕柔,幾乎是在哄著她:
“瑩兒,別鬧。你想怎樣,為夫全都答應你,好不好?”
這聲肉麻的“為夫”,讓何太后臉頰上的暈紅之色更深。
她感覺自己的防線都快要被攻破了。
她強作鎮定,端起太后的架子,問道:
“當真?哀家想怎樣都行?”
董卓毫不猶豫,如同小雞啄米般連連點頭。
何太后看著他那副模樣,嘴角終于抑制不住地揚起一抹得意的弧度。
但很快又收斂下去:“那你求我。”
“求你,求求你,我的好瑩兒,給為夫生個孩兒吧。”
董卓的態度,要多誠懇有多誠懇。
何太后心中甜滋滋的,嘴上卻故作不屑:
“毫無誠意!你得跪下,跪著求哀家。”
話音剛落。
“撲通”一聲。
董卓那魁梧的身軀,竟不帶猶豫地下跪了。
這一跪,卻讓何太后愣住了。
她看著跪在自己面前,仰頭望著自己的董卓。
心中的那份......,如同被點燃的野草,瘋狂地滋長起來。
她緩緩抬起一截白皙細膩的長腿。
小jio輕放在了董卓的肩頭上。
她陰陽怪氣道:
“相國大人,哀家方才走路時,沾了些灰塵。”
“借你的錦袍擦擦,你不介意吧?”
然而,董卓非但沒有體現出半分屈辱。
眼中反而閃過一抹笑意。
這莫不是在獎勵他?
只見他搖搖頭,一臉享受道:
“不介意,不介意,太后請隨意,這是臣的榮幸。”
董卓甚至主動提起自己華貴的相國袍擺。
...
那粗糙的大手,動作卻輕柔得不可思議。
擦拭干凈后,他又捧在掌心,不輕不重地按了起來。
“唔...”
何太后的喉嚨里發出一聲舒爽的顫音。
整個人都酥了半邊。
但她嘴上卻依舊不饒人,嘲弄道:
“看不出來嘛,堂堂相國大人,竟挺會伺候人?”
董卓知道她話里有話,故作謙卑道:
“太后過譽了。”
“是臣之前太過魯莽,沖撞了太后。”
“還請太后,容臣將功補過。”
何太后唇角一勾,那股傲嬌的勁頭又上來了。
“好啊,那得看你的表現~”
“嘿嘿...”董卓發出一聲意味不明的笑聲。
就在何太后驚愕的目光中......
!!!
何太后渾身劇顫,如遭電擊!
她整個人都僵住了,大腦一片空白。
想踹開這個登徒子,想罵他無恥、下作!
可卻軟得像一灘爛泥。
提不起半分力氣。
反而從心底涌起一陣難以言喻的顫栗。
......
數日后,
河東,安邑城。
城門大開,張遼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入城內,正式接管了這座河東郡的治所。
自那日黃河北岸一戰,張遼斬將奪旗,逆轉乾坤。
白波軍的士氣便一泄千里,被迫退守至河東北部的白波谷中,再不敢南下。
然而,勝利的喜悅并未持續太久。
由于參軍曹操一把火燒掉了幾乎全部的軍資輜重,大軍斷了補給。
已無力乘勝追擊,將賊寇一舉殲滅。
他們只好一面掃蕩河東南部諸縣,一面就地籌措糧草。
戰后,監軍董璜更是借題發揮。
對于曹操臨危不亂,為大軍爭取到翻盤機會的功勞,他只字不提。
反而將焚燒軍資一事,添油加醋地在軍中大肆宣揚。
一時間,部分不明就里的將士怨聲載道,將怒火遷至曹操身上。
他們想不通,為何自己明明打了勝仗,到頭來卻要餓著肚子。
......
是夜,一處酒樓。
曹操以慶功為名,單獨設宴,只請了張遼一人。
此戰之中,曹操的功勞有多大,張遼心中一清二楚。
對于這位智計百出的同僚,他心中也存著幾分惺惺相惜,自然欣然赴約。
宴席上,酒過三巡。
曹操端起酒杯,滿面紅光地贊道:
“文遠,此戰若非你斬將奪旗,力挽狂瀾,我等今日,怕是已成冢中枯骨了!”
張遼微微一笑,同樣舉杯回敬:
“孟德過謙了。”
“若非你當機立斷,為我爭取了那寶貴的時間,我又豈有機會直搗中軍?”
“這些時日,更是多虧了你的計策,我軍才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數座縣城。”
“以此形成圍困之勢,最終逼得白波賊提前放棄安邑這座堅城。”
“否則,強攻之下,我軍不知要折損多少袍澤。”
聽到這番話,曹操的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一抹傲然之色。
他呷了一口酒,心中自有一番計較。
論沖鋒陷陣,于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他的確不如張遼。
但論智計謀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這張遼便遠不如他了。
殺百人,可為一將。
屠百萬人,方為雄中之雄!
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一念及此,曹操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感慨道:
“說到底,還是文遠信任于我,放手讓我施為。”
“將帥和睦,配合默契,方是此戰制勝的關鍵!”
張遼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這一仗,他作為主將,卻親身犯險,的確冒了天大的風險。
當時,但凡曹操沒有守住中軍大陣,又或者張繡沒有及時馳援。
那結局都將是必敗無疑。
好在,相國眼光獨到。
為他挑選的副手和援軍,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想到那位遠在洛陽的董相國,張遼的目光重新落在曹操身上。
他心中卻沒來由地輕嘆了一聲。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