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路書,不是數據
廣東韶關,凌晨4點03分。
維修區臨時帳篷外,夜霧裹著山間草木腐爛與機油混合的氣息,緩緩爬過斯巴魯翼豹N組賽車的銀黑涂裝。
李沉蹲在車頭前,指尖從砂石地上捻起一小撮紅土。他輕輕揉搓,像在讀一封沒有字的信。土粒粗,微潮,不粘指,卻有一絲滑膩感。
“還沒下雨,但快了。”他低聲說,聲音像被山風磨過。
他將塵土輕輕彈落,起身,拉上連帽衫的拉鏈,帽兜遮住半張臉。左手無意識地在褲縫上擦了擦,仿佛還沾著那撮塵埃。
帳篷里,一盞頭燈綁在扳手箱上,光束斜照在副駕座位上的文件夾。李星野跪在座椅上,手指劃過A4紙頁,嘴唇無聲念動:
“SS1,K8+500,左R4,收油,點剎一次,重心前移……R3切點提前0.3秒,可借路邊紅土坡,但僅限干燥路面。”
他抬頭看駕駛座。
李沉閉眼靠在座椅上,右手搭在方向盤10點位置,食指微微顫動——那是2006年韶關站左手彎翻車后留下的老傷,低溫時會自己抽搐。
“舅?”李星野輕聲問,“你還記得陳叔當年在這段是怎么念的嗎?”
李沉沒睜眼,只說:“他不說‘重心前移’,他說‘車頭沉下去,像牛犁田’。”
李星野一怔。
“還有,”李沉睜開眼,目光落在路書上,“他不說‘R4’,他說明白話——‘大左彎,收油,莫貼山,崖邊砂松’。”
李星野低頭看自己整理的路書——全是術語:“入彎速度85km/h”“橫向G力1.2”“切點半徑28米”……
他突然意識到:陳國華的手寫筆記里,沒有一個專業術語。全是粵北土話與比喻:
“K5那彎像老阿婆挑水,晃但穩”
“K12反光,不是水泥,是雨后青苔,胎溫騙人”
“SS3之后,路邊白石三塊,是2008年老周翻車地,眼睛繞開”
“SS6左手彎,閉眼也得踩,因為我在你右邊”
“我……是不是寫得太‘準’了?”李星野聲音發緊。
李沉搖頭:“準沒錯。但韶關的路,不聽算法,聽風聲。車會抖,你會慌,聲音會變。到時候,你念的不是數據,是——他還能不能信你。”
李星野沒再說話。他翻開路書,在每一頁邊緣,開始用紅筆補寫一句“人話”:
原文:“左R4彎道半徑約32米,建議入彎速度85km/h”
紅筆:“這里車頭會點頭,別慌,它在咬地”
5點整,車隊集合。
FIA安全官準時抵達,頭燈掃過防滾架、滅火系統、六點式安全帶。李沉親自演示安全帶鎖扣三次,動作標準得像教科書。
“你比十年前還緊張。”安全官說。
“十年前,我信車。”李沉說,“現在,我信不了自己。”
沒人接話。
十年了。2006年,陳國華在SS6左手彎翻車,滾落山溝。李沉是副駕,活下來,但左手神經受損,再沒摸過方向盤。從車手,變成領航員。
如今,他坐回駕駛座,不是因為想贏,而是因為陳國華臨終前那通電話:“……星野要跑韶關,你得在車上。別讓他變成我。”
5點30分,稱重。
1236公斤,N組合規。
技師小聲說:“輕了6公斤,要不要加鉛塊?”
李沉搖頭:“韶關的路,多一克都是累贅。”
他走回帳篷,從包里取出陳國華的舊路書——泛黃的活頁本,邊角卷曲,紙頁被紅筆、藍筆、鉛筆反復涂抹,像一張被時間揉皺的地圖。
他翻到SS6頁。
“SS6:左手彎,盲區,K12+300,閉眼也得踩。”
下面一行小字,是李沉寫的:“因為我在你右邊。”
那是2006年他念給陳國華的最后指令。
車翻前0.8秒,陳國華還回頭看了他一眼——像在確認:你還在。
6點整,輪胎選擇。
“中性胎。”李星野說,“氣象預報說上午晴。”
李沉沒說話。他走出帳篷,蹲在車頭前,又捻起一撮土。這次,是胎印邊的碎石與橡膠混合物。他放在鼻尖輕嗅——有焦味,是昨天試車組留下的。
“不是天氣說了算。”他站起身,“是路說了算。”
他指向遠處山脊:“你看那云,貼山走,濕氣壓著。露水重,紅土吸水,三小時后,抓地力掉三成。”
“可我們是第一組出發,”李星野堅持,“能跑完干燥路面。”
“你信數據。”李沉看著他,“我信指尖的感覺。”
他攤開手,掌心還留著一點紅土。
“這土,能騙人。但手指不會。”
李星野沉默。他知道,舅的手指,曾是CRC最準的“傳感器”——能從方向盤反沖感判斷胎壓差0.2bar,能從懸掛異響預判軸承磨損。可現在,那只手在抖。
6點30分,發車前最后檢查。
李星野坐在副駕,戴上頭盔,檢查對講系統。
“頻道正常,音量70%。”
李沉點頭,發動引擎。
轟鳴聲撕破晨霧,驚起林鳥。
維修區長揮手,示意放行。
李星野深吸一口氣,翻開路書第一頁:
“SS1,K0+000,起步直道,全油門,別看后視鏡。”
他念出聲。
車如離弦之箭,沖入黑暗。
K2+100,第一個左彎前。
“K2+100,左R3,收油,點剎一次,重心前移!”李星野報點清晰。
車頭點頭,胎響如刀劃布。
“切點提前0.3秒,走內線!”
李沉沒動。方向盤紋絲不動,車速未減。
“切點提前!”李星野提高音量。
“不提前。”李沉聲音低沉,“路邊砂松。”
話音未落,前方彎心處,一團黑影突然滾出——是昨夜翻車的試賽車殘骸,被山洪沖到彎道內側。
李沉猛打方向,車身橫移,右輪碾過路肩,碎石飛濺。
車,擦著殘骸滑過。
“……”李星野喉嚨發緊。
“你寫的路書里,有‘殘骸’嗎?”李沉問。
“沒有。”
“路書不是地圖,是記憶。”李沉說,“而記憶,會死人。”
K5+200,老阿婆挑水彎。
“K5+200,R2連續彎,入彎速度78km/h,保持節奏!”
李星野緊盯GPS與路書,聲音平穩。
可車身開始輕微擺動,像踩在濕石板上。
“胎響不對。”李沉突然說。
“胎溫正常,壓力正常。”李星野看儀表。
“胎溫騙人。”李沉踩下剎車,降檔,“青苔反光。”
前方路面,看似干燥,實則覆著一層薄青苔——昨夜露水凝結,清晨反光如水泥。
“換低速擋,走外線,壓干土。”
車如蛇行,貼著山體邊緣通過。
“你怎么知道?”李星野問。
“陳叔教的。”李沉說,“他說,韶關的路,不看,要聽,要聞,要摸。”
K8+500,大左彎。
“K8+500,左R4,收油,點剎一次,重心前移,可借紅土坡!”
李星野照本宣科。
李沉沒動。車頭繼續下沉。
“舅!紅土坡可用!”
“不用。”李沉聲音冷,“紅土濕了,像豬油。”
他猛踩剎車,方向盤左打,車身甩尾,左輪幾乎貼崖。
“走內線,壓干土!”
車如刀切豆腐,滑入彎心。
“……”李星野看著后視鏡,紅土坡在車尾揚起一片紅霧——若剛才借坡,早已側滑翻車。
他低頭看路書。
紅筆寫著:“這里車頭會點頭,別慌,它在咬地。”
可現在他知道——咬地的,不是車,是人。
SS1結束,計時點。
車停穩。
李星野摘下頭盔,手在抖。
“我們……超了1.2秒。”
李沉沒說話。他解開安全帶,走下車。
蹲在車頭前,又捻起一撮土。
紅,濕,滑。
他輕輕彈落。
“這只是開始。”他說,“真正的路,不在紙上,在塵埃里。”
他抬頭看遠處山脊。云,已壓到半山腰。
雨,快來了。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茍在初圣魔門當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夜無疆
那一天太陽落下再也沒有升起…………………
青山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山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