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fēng)寨的炊煙重新升起時,陳硯秋正坐在藥廬的門檻上,看著石磊給新栽的當(dāng)歸澆水。那株七葉蓮已亭亭如蓋,葉片上的露珠在陽光下流轉(zhuǎn),像極了當(dāng)年周明眼里的光。
忽有馬蹄聲自山路而來,濺起的泥水打濕了青石板。林墨翻身下馬,錦袍上沾著血污,臉色比紙還白:“前輩,出事了!“
他懷里抱著個奄奄一息的孩子,衣衫被劃得稀爛,皮膚上布滿細(xì)密的血痕。“是...是蠱毒,比蝕心蠱更烈。山下三個村子的人都中了招,死了十幾個了。“林墨的聲音發(fā)顫,“宗主查出來,是當(dāng)年那長老的余黨搞的鬼,他們...他們要讓整個云霧山陪葬!“
陳硯秋的指尖剛觸到孩子的皮膚,就覺一股腥氣順著經(jīng)脈往上沖,忙運起靈力壓制。這蠱毒霸道異常,竟能吞噬生靈的生氣,與黑風(fēng)寨老寨主身上的氣息隱隱相似。
“他們在哪?“陳硯秋沉聲問。
“黑風(fēng)寨后山的溶洞。“林墨從懷里掏出張地圖,“他們抓了周明,說要用他的血祭蠱...“
話沒說完,石磊已扛起藥箱:“先生,我跟您去!“
陳硯秋望著云霧山深處,那里的晨霧不知何時變成了灰黑色,像化不開的濃愁。他摸了摸七葉蓮的葉片,低聲道:“看好藥廬。“
趕到黑風(fēng)寨時,后山已被黑氣籠罩。溶洞外的石壁上,掛滿了掙扎的人影,都是被抓來的村民,王二柱的媳婦也在其中,懷里的嬰兒哭得聲嘶力竭。周明被綁在祭臺中央,胸口插著根銅管,鮮血順著管子流進(jìn)下方的鼎里,鼎中翻滾的黑水泛著腥臭。
“陳硯秋,你果然來了!“一個蒙面人站在祭臺上,手里舉著個青銅鈴鐺,“當(dāng)年你毀了我的蝕心蠱,今日我就讓你親眼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力量!“
鈴鐺一響,鼎里的黑水突然沸騰,村民們身上的血痕開始滲血,慘叫聲此起彼伏。李寡婦的兒子柱子倒在地上,身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干癟下去,眼里還留著對桂花糕的向往。
“住手!“陳硯秋指尖靈力暴漲,藥箱里的銀針化作銀雨,直刺蒙面人。可銀針剛靠近黑氣,就瞬間腐蝕成粉末。
“沒用的!“蒙面人狂笑,“這是用黑風(fēng)寨百年來的冤魂煉的蠱,你們這些偽君子,都該去死!“
周明突然抬起頭,胸口的銅管被他硬生生拔了出來,鮮血噴涌:“他說的...不全是假的。“他望著那些干癟的村民,淚水混著血水流下來,“黑風(fēng)寨當(dāng)年確實用蠱害人,老寨主救我,是想讓我?guī)退牧夹M術(shù)...我欠了他們的,也欠了被他們害死的人...“
陳硯秋的心猛地一沉。他想起少女父親的玉佩,想起老婆婆的眼淚,原來善惡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就像這云霧山,既有溫暖的藥香,也藏著刺骨的寒意。
“所以你就該看著他們?yōu)E殺無辜?“陳硯秋的聲音帶著痛惜,“你忘了藥圃里的七葉蓮嗎?它替人受過,不是為了讓你沉溺于愧疚,是為了讓你明白,錯了就要改。“
周明一怔,眼里閃過一絲清明。他猛地撞向祭臺,鼎里的黑水翻涌著潑了出來,濺在石壁上,那些被黑氣纏繞的村民竟露出解脫的神色。
“快!用你的血!“陳硯秋喊道,“你的血里有七葉蓮的靈氣,能中和蠱毒!“
周明咬碎舌尖,一口精血噴在黑水上。詭異的一幕發(fā)生了,黑水竟開始冒泡,化作無數(shù)只白蝶,繞著村民們飛舞。被蝶翅拂過的地方,血痕漸漸消退,柱子慢慢睜開眼,虛弱地喊了聲:“陳先生...“
蒙面人見狀,舉著鈴鐺就往周明頭上砸。石磊不知何時沖了上來,用身體擋住了這一擊,鈴鐺砸在他背上,發(fā)出沉悶的響聲。“我爹說...修仙者要護(hù)著百姓...“他咳出一口血,眼里卻閃著光,“先生教我的,沒忘...“
陳硯秋終于動了。他沒再用靈力,只是一步步走向蒙面人,每走一步,腳下就生出一片藥草。七葉蓮的香氣彌漫開來,與白蝶一起,織成一張綠色的網(wǎng),將黑氣困在中央。
“你以為殺了我們,就能報仇嗎?“陳硯秋的聲音平靜如水,“老寨主當(dāng)年救你,是因為他心里還有善;周明愧疚,是因為他不想再錯。可你呢?你只記得恨,忘了自己也曾是被蠱毒所害的人。“
蒙面人愣住了,面具下的臉開始顫抖。他緩緩摘下面具,竟是當(dāng)年給周明下蝕心蠱的長老,只是此刻形容枯槁,眼里只剩瘋狂。“我沒錯!是他們逼我的!“他嘶吼著,將鈴鐺往地上一摔。
鈴鐺碎裂的瞬間,黑氣突然暴走,直撲向離得最近的嬰兒——王二柱媳婦懷里的娃娃。周明縱身擋在前面,黑氣穿透他的胸膛,留下個血洞。
“明兒!“陳硯秋沖過去抱住他,卻見周明笑了,指著七葉蓮的方向,“先生...花...開了...“
黑氣散去時,陽光終于照進(jìn)溶洞。村民們互相攙扶著走出洞外,王二柱抱著得救的妻兒,跪在地上泣不成聲。長老癱坐在地,看著周明的尸體,突然捂住臉,發(fā)出野獸般的哀嚎。
陳硯秋把周明葬在黑風(fēng)寨后山,就在老寨主的墳旁。墓碑上沒刻名字,只畫了株七葉蓮。石磊的傷好了后,留在了黑風(fēng)寨,跟著周明的徒弟們學(xué)解蠱之術(shù),說要讓這里再也沒有因蠱毒而死的人。
回到藥廬時,已是深秋。檐角的銅鈴上結(jié)了層薄霜,藥圃里的草藥卻長得格外茂盛。陳硯秋蹲在七葉蓮前,看著新抽的嫩芽,忽然明白,所謂善惡,不過是在苦難面前的選擇。有人選擇沉淪,有人選擇救贖,有人選擇用一生去守護(hù)那點微光。
李寡婦帶著柱子來送棉衣,柱子手里捧著塊桂花糕,放在石桌上:“先生,給周大哥留的。“
陳硯秋笑了笑,摸了摸柱子的頭。遠(yuǎn)處傳來孩子們的笑聲,是鎮(zhèn)上的娃娃們來采草藥,準(zhǔn)備給冬天生病的人做藥枕。
夜風(fēng)拂過,銅鈴叮當(dāng)作響,像是在說,這人間縱有苦難,卻總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就像這藥香,繞著山,也繞著人心,歲歲年年,從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