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帆連四海,利澤八方
【場景一:羅馬船的“感謝信”】
章和八十九年,春分。
泉州港迎來了一艘嶄新的蒸汽船。船身印著羅馬鷹徽,鍋爐上的安全閥閃著銀光,甲板上的羅馬工匠正用大夏產的游標卡尺測量鉚釘——這是盧修斯回去后,按“船舶安全標準”造的第一艘船,特意來大夏“謝師”。
“陛下,您看這焊縫!”盧修斯拉著林宸的手,指著船身的“魚鱗焊”,“按手冊上的法子,燒了三遍,試航時鍋爐壓力穩得很!這船能裝兩千石貨,比從前的帆船快四倍,再過三個月,就能跑通‘羅馬—泉州’航線了!”
林宸摸著發燙的甲板,想起青銅盤上剛解鎖的“全球貿易航線圖”,上面用紅線標著“羅馬—波斯—泉州”的新航線,解鎖條件正是“羅馬按標準造出跨洋船”。他笑著遞過一份《萬國商盟公約》:“航線通了,規矩得跟上。這上面寫著‘關稅互減’‘貨物抽檢’,咱們按這個來,誰也別欺負誰。”
盧修斯接過公約,看見上面蓋著三十七個國家的印章,包括波斯、呂宋、東非的部落聯盟。他忽然明白,大夏給的不只是造船技術,是讓羅馬真正接入全球貿易的“船票”——只有按規矩航行,才能走得遠、賺得穩。
【場景二:非洲鐵礦的“分利賬”】
同一時間,非洲的剛果河畔,阿羅正和部落酋長們圍著沙盤算賬。沙盤上,一邊是鐵礦,一邊是鐵軌,中間擺著青銅盤解鎖的“合作開采章程”,上面寫著“部落出地出人,大夏出技術出設備,利潤三七分(部落七,大夏三)”。
“憑什么你們拿三成?”酋長卡隆拍著長矛,“這礦是我們的!”
阿羅沒動氣,指著沙盤上的“冶煉坊”模型:“您看,這爐子能把鐵礦煉成鋼,鋼能造火車、造槍炮,比賣礦石貴十倍。但這爐子得用波斯的焦煤、大夏的圖紙,缺一樣都煉不成。”他掏出計算器(青銅盤解鎖的“簡易計算工具”),按得噼啪響,“按三成利,你們部落每年能分五千兩白銀,夠買三百石新稻種,讓族人冬天不用挨餓——這賬,劃算不?”
卡隆的兒子湊過來看計算器,他在呂宋學堂讀過書,認得上面的數字。算著算著,他拉了拉父親的衣角:“爹,阿羅先生沒騙咱們,這比被殖民者搶強多了——他們只給布,不給稻種。”
酋長們沉默了。遠處,大夏的工匠正和部落青年一起挖井,井口架著“手搖抽水機”(按“基礎機械圖譜”造的),清澈的井水汩汩流出,孩子們正圍著喝水。卡隆放下長矛,在章程上按下手印:“就按你說的辦。但我要讓兒子去格物總院學煉鋼,將來咱們自己造爐子。”
阿羅笑著點頭——這正是林宸教他的“利澤之道”:不是搶,是教;不是獨吞,是分利。只有讓當地人覺得“跟著大夏有奔頭”,這鐵礦才守得住,這鐵軌才能鋪得穩。
【場景三:工坊里的“老故事”】
章和九十年,冬。
張弛躺在病榻上,王啟新正給他念“石油機車的最新報表”:“疏勒到波斯灣的油車,每月能跑十趟,運過去的鋼刀、絲綢,換回的香料、象牙,比去年多賺兩成!”
張弛咳了兩聲,讓他把第一臺蒸汽機的圖紙拿來。圖紙邊緣都磨破了,上面還有當年算錯的公式,用朱筆改得密密麻麻。
“知道這臺機子為啥總炸嗎?”張弛指著圖紙上的“鍋爐壁厚”,“當年沒計算器,全靠算盤打,算錯了半分,壓力一超就炸。后來我和陛下蹲在鐵匠鋪,燒了十七爐鋼,才試出最合適的厚度。”
王啟新摸著圖紙上的焦痕,忽然明白:現在的油車跑得再快,也踩著當年的試錯腳印。他想起張首輔總說的“格物三怕”:怕懶(不肯試)、怕狂(不肯改)、怕貪(不肯分),原來都是從這些老故事里熬出來的。
“先生,”王啟新握緊拳頭,“您放心,那臺新鉆井機,我們燒了三十爐鋼,試了十二種安全閥,保證比波斯的穩!”
張弛笑了,眼里的光像爐子里的火星:“好小子……記住,技術是死的,人是活的。接入全球貿易,不光是船能到、軌能通,得讓每個地方的人都覺得,這貿易跟他們有關系,能讓日子變好——這才是真的‘通’了。”
【場景四:御書房的“新航線”】
章和九十一年,春。
林宸對著“全球貿易航線圖”,上面的紅線又多了幾條:羅馬的葡萄酒順著新航線運來泉州,非洲的鐵礦煉成鋼后,順著鐵路運到波斯造機車,呂宋的紅糖則裝著蒸汽船,賣到了東羅馬的貴族莊園。
“張弛要是看到這個,準得說‘當年沒白炸那十七爐鋼’。”林宸輕聲說,李忠剛告訴他,張弛昨夜在工坊里溘然長逝,手里還攥著那臺舊蒸汽機的螺栓。
他拿起筆,在圖上的“非洲剛果河”旁畫了個圈,旁邊寫著“建格物學堂”——這是張弛生前念叨的最后一件事,讓非洲的孩子也能學煉鋼、學算學,將來自己掌管理鐵礦。
窗外,算學館的學生們正在放風箏,風箏上畫著蒸汽船和火車,飛得比大雁還高。林宸望著那些年輕的身影,忽然想起六十年前,他和張弛也是這樣,對著一張模糊的地圖,幻想著鐵軌鋪到天邊的樣子。
現在,幻想成了現實。而這現實的根基,從來不是青銅盤上的圖紙,是一代又一代人相信“日子能更好”的念想,是愿意為這念想燒三十爐鋼、試十二種安全閥的執著。
只有讓每個角落的人都能從貿易中獲利,都能借著技術的光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這全球貿易的網,才算真的織成了。林宸放下筆,覺得張弛仿佛就在身邊,正笑著說:“老林,你看,這路真的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