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下共主,大唐為何越打越富?
- 短視頻通古代,歷朝歷代集體破防
- 降魔除妖
- 2106字
- 2025-08-18 00:02:00
【“朕為天可汗,朕要與你們一起,共保四海太平!”】
【天可汗,不僅僅是一個尊號,更是天下共尊的萬邦之主。】
【各國君主即位必須由天可汗下詔冊封,各國軍隊必須接受天可汗的統一征調。】
【還可以對破壞和平的成員國發動制裁戰爭。】
【必要時,天可汗還可以征調各國軍隊,平定四方。】
【可以說,唐太宗創造的不僅是“天可汗”的尊號,更是世界人類歷史上首個跨文明跨國家治理的模板。】
……
經過天幕的講解,嬴政、劉邦、劉徹等人對于“天可汗”這個名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
“什么天可汗,說是天下共主也不為過吧!”
漢初位面。
劉邦拍了拍臉頰,后世這位唐太宗,強大的未免太過分了點。
先前天幕說此人僅用了三十年,便完成了大漢四代君王才做完的事,他還有點不服氣,覺得是天幕過于夸張了……
可經過天幕這么一番講解,劉邦反而覺得,對方做不到反而顯得有些奇怪。
“嘿嘿,天下共主啊……”
“做皇帝做到這份上,還真是讓人羨慕。”
“這才是天生的帝王,這么一對比,乃公真像是個僥幸撿到江山的小混混了。”
哪怕面對項羽,劉邦都沒服過。
他怕項羽,但是不服項羽。
然而對于這位后世的天可汗,劉邦卻是打心眼里佩服。
“浩浩歷史長河中,到處是閃爍著的明星,出現幾個怪物般的帝王倒也不足為奇。”張良淡淡道。
劉邦嘆道:“真希望后世能少些這種怪物,不然豈不是顯得乃公太沒用了。”
在場眾人神情也有些緊張。
后世竟然出現這般帝王,其麾下定然能臣強將無數,如此一來,自己豈不是會被搶了名頭。
蕭何豈能看不出大家的擔心,呵呵笑道: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然能望得更遠,天可汗雖有大才,卻也需要站在陛下的肩膀上,不是嗎?”
“在理!在理!”
“丞相說的太對了!”
一番巧妙化解,使得未央宮中氣氛再度輕松下來。
……
【為什么說李世民一人僅用了三十年,就做到了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四代人百余年才能做到的事呢?】
【這么說吧,在唐朝建立之初,經歷隋末大亂后,人口僅僅兩百多萬戶,一千余萬人,只有隋朝極盛時的四分之一,相當于漢武帝時期的三分之一。】
【然而唐太宗卻沒有和漢朝那樣,休養生息幾十年,積蓄國力再圖進取。】
【而是依仗著麾下一群猛將良將,將幾十萬百戰精兵,迅速投入到對外開疆拓土中。】
……
“這如何可能呢?”
“朕征匈奴四十載,耗盡文景兩代積貯,徙關東貧民七十萬實邊,才換得漠南無王庭。”
“如果天幕所言不假,這李世民接手的是隋末爛攤子,人口不及漢初半數,憑什么邊打邊生聚?”
“荒謬!”
“實在荒謬!”
漢武帝位面。
逐漸走向晚年的漢武帝頗為質疑的望向天幕。
天幕雖是疑似仙家手段。
可如今的他,非見識短淺,偏信偏聽的少年天子,而是獨攬朝綱數十年,見過世間諸多爾虞我詐的鐵血帝王!
對于天幕中的內容,他有著自己的判斷,絕非偏信偏聽的蠢貨。
“當家才知道油米珍貴,靠打仗發財,簡直聞所未聞。”
侍立的霍光垂首不敢接話,卻聽皇帝突然冷笑,笑聲里帶著金殿銅柱般的沉郁。
“而且用胡人當官,還五品以上百余人……”
“回想當年,朕用一個金日磾,滿朝儒生聒噪了三年。”
“他倒好,居然敢讓胡人掌管軍隊,也不怕這些胡人起兵作亂。”
“當年朕讓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塞,不過是想讓他立些戰功,結果竟成了降將,漢人尚且如何,更何況胡人?”
“朕倒不是覺得不可能。”
“只是覺得,后世這位天可汗,未免有些太過自信了。”
“難道他真能自信到無懼任何部下叛亂?”
年邁的劉徹自言自語說著,看起來頗為孤獨。
此時的劉徹,跟另一個時空的少年劉徹倒是有著不同的看法。
……
【漢武帝依賴“罷黜百家”的思想統一與持續的軍事投入,雖拓土千里卻耗竭民力。】
【而李世民兼具軍事統帥的雄才與政治家的審慎,既能做到以雷霆之勢擊滅突厥,又以包容之策化解民族矛盾,使“胡漢一家”從理念變為現實。】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會說李世民是漢武帝和霍去病二人的結合體。】
【與漢武帝“連年征伐、全民動員”的模式不同,李世民的對外戰爭呈現“精準打擊、速戰速決”的特點。】
【面對突厥、吐谷渾等對手,他依托李靖、李勣等名將的軍事才能,往往以突襲戰瓦解敵方核心力量。】
【——如貞觀四年擊滅東突厥,僅用三個月便俘虜頡利可汗,避免陷入長期拉鋸。這種“以少勝多、以快制勝”的打法,使戰爭成本大幅降低。】
【同時李世民還深諳“戰勝者即受益者”的道理,將對外戰爭的勝利轉化為發展資源。】
【擊敗突厥后,不僅接收其部眾與牲畜,更打通了北方絲綢之路,使西域商隊重新涌入長安,帶動關稅收入與手工業繁榮。】
【征服高昌后,設立安西都護府,將西域的葡萄、苜蓿等作物引入中原,豐富了農業物種。】
【同時,他將投降的部族編入府兵體系,讓突厥、薛延陀等族的青壯年成為邊疆防務力量,既節省了內地征兵的財政支出,又利用其游牧技能鞏固了邊防,形成“以夷制夷”的低成本防務模式。】
【二十年內,大唐先后完成了對漠北青海和西域的征服令國家版圖擴張一倍有余。】
【極盛時唐朝地圖橫跨123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如今華夏加印度、加中亞五國的總和。】
【當時在絲綢之路上每座烽燧上,都刻著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
……
哐當。
案上那盞剛被扶起的青銅燈突然墜地,燈芯在滿地燈油中掙扎了幾下,終究滅了。
“原來,竟是這般回事……”
漢武帝位面。
漢武大帝劉徹站在驟然暗下來的殿中,背影竟有些佝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