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老朱出場,忐忑的朱棣!

“貞觀盛世,古今罕見。”

永樂時期。

朱棣回想著史書上記載的大唐盛世,內心同樣充滿向往。

身旁漢王朱高煦自豪道:“太祖他老人家曾說過,太宗英姿蓋世,蕩平群雄,以武定天下!”

“就連那成吉思汗,也說過安邦定國必習唐宗兵法,他只能稱為海可汗,而太宗卻被尊稱為天可汗!”

說著,還不忘瞥了一眼身邊惶恐的朱高熾。

言外之意再明顯不過,老大多疾,不堪重用,您老人家應該選個像唐太宗一樣能馬上治國的繼承人。

朱棣看了眼朱高煦,這混賬常常自比唐太宗,其言外之意他豈能不明白?

只不過這混賬想當唐太宗,他還不想當李淵呢?

況且讓朱高煦這混賬成了太宗,那等自己百年之后怎么辦?總不能換個別的廟號吧?

一直以來朱棣都視李世民為榜樣,太宗這個廟號被他人搶走,讓他如何能夠接受?

于是乎。

朱棣一直沒有說話。

氣氛逐漸冷淡了下來。

許是察覺到氣氛有些怪,朱瞻基趕忙出面岔開話題。

“孫兒認為,有些地方仙幕說的并不是很貼切,大唐真正能夠降服突厥,靠的絕對不是什么懷柔,而是強橫的武力。”

“大唐盛世,絕不是因為萬國來朝彰顯的盛世,而是因為它強盛,所以才會有萬國來朝的盛景。”

“不過孫兒看唐史,最驚嘆的是太宗既能揮師拓土至帕米爾,又能讓長安米斗三錢,百姓安樂。”

“他讓胡人在朝為官,卻不見朝堂紛亂,反倒是四夷來朝,絲綢之路暢通無阻,此等‘打出來的盛世’,比一味守成更難得。”

朱瞻基的一番話,算是說到朱棣心坎上了。

“你太爺爺常說‘治天下,當猛則猛,當寬則寬’,李世民就是把這尺度拿捏到了極致。”

“對外能揚刀立威,對內能休養生息,連仇敵都能化為肱骨,這才是真正的帝王本事,你可要好好學著點。”

朱瞻基暗喜,忙道:“爺爺說得是,那阿史那社爾本是突厥王子,竟為大唐血戰西域,連故國都敢征伐,最后還愿為李世民殉葬,這等忠義,全是被太宗的氣魄折服!換作是孫兒,也當效仿之。”

聽著爺孫兩人的對話,朱高煦心中頗有不爽。

這小崽子,老爺子夸他幾句,他還真敢借驢上坡,也不怕閃著身子!

還效仿之……

你效仿個頭啊!

真拿自己當未來皇帝了!

這時,朱棣看著始終一言不發,似乎是陷入到沉思中的朱高熾,淡淡道:“老大,想什么呢?”

朱高熾愣了一下,而后呵呵笑道:“兒臣突然想到唐太宗在突厥處置問題上的一些趣事,一時有些失神。”

朱棣來了興趣:“說來聽聽。”

朱高熾笑著拍了拍好大兒的肩膀:“瞻基這孩子說的對,有些地方仙幕說的并不是很貼切,就拿唐太宗處置匈奴俘虜這一問題來說吧。”

“當初李靖將軍大破突厥,抓獲了大量突厥人,關于這些突厥人的處置問題,當時絕大多數的朝臣認為,應該將這些突厥人打散到全國各地,進行全面的教化。”

“后來溫彥博說應該善待這些外族人,當對他們有教無類,授以生業,劃分一處區域對之進行教化,這樣多年之后,這些突厥人盡數變成大唐子民,畏威懷德,將永無后患。”

“溫彥博的建議,在當時受到魏征的強烈反對,魏征盡舉魏晉以來,五胡亂華的種種禍事,于是建議太宗,要不將這些突厥人全都趕走,要不將這些人全殺了,否則這些人定會禍害中原……”

隨著朱高熾的講述,在場的眾人也不禁想起這段歷史。

之后的事,就像天幕所說的那樣,唐太宗采納了溫彥博的建議,將大量的突厥人安排在了北方,這也為后來的禍患埋下了伏筆。

朱高熾繼續道:“由于當時投降的突厥人實在太多了,以至于當時上朝的時候,突厥人數量都快趕得上漢人大臣了,后來涼州都督上書曾言,“安撫遠邦必先安定近邦,中原的百姓,是天下的根本,四方藩邦之人,猶如枝葉,損傷根本來使枝葉繁茂,來求得長久的平安,沒有這樣的道理。””

“最關鍵在于,這些突厥人聚集在一起,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習俗,拒絕漢化,明眼人都能看出遲早會出現問題。”

“可惜當時太宗太過自信,沒有采納對方的建議。”

“結果八九年后,突厥人偷襲唐太宗,一度致使太宗陷入危機,太宗后面就曾言,悔不用魏征言,幾致狼狽。”

“仙幕只提到太宗曾言“朕獨愛之如一”,卻沒有提及之后的事情。”

朱高熾笑道:“怕是當初曾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太宗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說出“夷狄人面獸心,強必盜寇,弱則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這種話吧。”

聽著朱高熾的話,朱棣若有所思。

“不過……”

朱棣緩緩道:“倒也不能一桿子打倒。”

“想要漢化突厥的想法是好的,只不過溫彥博此人太過理想化,提的建議過于迂腐,至于魏征,又過于極端。”

朱瞻基點了點頭。

“突厥中有還是有不少人是忠于大唐的,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事情,一些教訓,應該理性的看待。

但漢化的思路是沒有錯的。

即便是外族建立的元,也在朝著漢化的方向發展。

就比如忽必烈登基后最先干的事就是修長城,積極重用漢人官員,去討伐蒙古。

不僅如此,相傳他居然還自稱自己有劉邦血脈,自稱劉必烈。

外族尚且如此,身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漢家天子,也當多些包容。

朱瞻基又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孫兒覺得太宗最大的長處,便是能及時認錯改錯。”

“也正因如此,才會像天幕上說的那樣,成為千古帝王標桿。”

朱棣眼中閃過期許:“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往后你們也要記得,做帝王不光要能打天下,更要能容人,容己,容天下。”

“若能學得李世民三分胸襟,我大明何愁不能如貞觀一般,造就一番盛世!”

祖孫三代討論著的同時……

一個熟悉的名字,在朱棣耳邊炸響。

……

【“臣朱元璋,叩告蒼穹、日月、山川……】

【“惟臣,上承天道,下順臣民,驅除百年之患,戡定南北梟雄,于正月四日,設祭于紫金山巔,昭告天地皇祗,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

不是……

自己是不是看漏了什么?

朱棣緩緩起身,望著天幕大氣不敢出一下。

同時人也都有些麻了……

怎么這么快就到自己老爹了?

如此說來,那下一個出現在其中的帝王,會不會提到自己呢?

一想到老朱有可能在另一個時空得知自己奉天靖難的事……

朱棣人更麻了!

非但沒有半點興奮,反而格外忐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宁乡县| 万源市| 平阳县| 云梦县| 万州区| 云梦县| 巨野县| 项城市| 韶关市| 鹤壁市| 额济纳旗| 乌海市| 通榆县| 樟树市| 顺昌县| 平原县| 宁武县| 武强县| 镇坪县| 武穴市| 凉山| 日喀则市| 南城县| 榆林市| 韶山市| 克拉玛依市| 九龙县| 宝鸡市| 西充县| 宁国市| 微博| 大同市| 苗栗县| 雷州市| 嘉荫县| 青州市| 磐安县| 东丽区| 宁德市|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