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二(6)班的默契
升初二那天,我背著書包爬上二樓,看到教室門牌還是“(6)班”時,心里松了口氣。更讓我驚喜的是,座位表上,我的名字旁邊赫然寫著“林宇”——我們成了同桌!
他走進教室時,目光掃過座位表,腳步頓了一下,然后慢慢走到我旁邊坐下。放下書包時,他的胳膊肘小心翼翼地挨著桌沿,像是在刻意保持距離。我想說句“好久不見”,卻看到他耳朵悄悄紅了,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開學第一周,我們之間像隔著一層看不見的薄膜。他上課認真記筆記,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很輕;我偷偷觀察他,發(fā)現他的課本上標著密密麻麻的重點,連標點符號都圈得整整齊齊。課間他還是安靜地坐著,只是不再趴著發(fā)呆,偶爾會翻出一本漫畫書,飛快地看幾頁,聽到腳步聲就立刻合上。
轉機出現在第二周的美術課。老師讓畫“我的愛好”,我正對著畫紙發(fā)愁,林宇的畫本不小心被風吹到地上。我?guī)退麚炱饋頃r,一眼看到上面畫著《火影忍者》的主角,線條流暢,表情傳神。我忍不住脫口而出:“你也喜歡鳴人?”
他像被踩了尾巴的貓,猛地抬起頭,眼睛瞪得圓圓的,臉頰瞬間泛起紅暈。過了好幾秒,他才輕輕點頭,聲音細若蚊吟:“嗯……他很勇敢。”
“我也是!”我興奮地把自己的漫畫書遞過去,“你看,我收集了好多番外!”
他猶豫著接過書,手指輕輕摩挲著封面,翻頁時動作慢得像怕弄壞。那天的美術課,我們第一次聊了很久,從漫畫劇情聊到角色性格,他的話依然很少,但眼睛里有了光,不再躲閃我的目光。
從那以后,我們的交流越來越自然。他會把漫畫書悄悄放在我桌角,扉頁上偶爾畫個歪歪扭扭的笑臉;我會把課堂筆記借給他,在空白處寫滿對數學題的吐槽。放學路上,我絮絮叨叨說學校的趣事,他安靜地聽著,腳步卻會下意識放慢,跟我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有一次體育課測八百米,我跑到終點時差點摔倒,他不知從哪里冒出來,手里攥著一瓶水,紅著臉遞過來:“喝、喝點水。”那是他第一次主動跟我說話,我接過水時,瓶身上還帶著他手心的溫度。
期中考試前,我們一起在教室自習。他數學好,會耐心給我講函數題,講題時頭靠得很近,我能聞到他身上淡淡的肥皂味;我語文強,會幫他改作文里的錯別字,他總是認真聽完,然后小聲說“謝謝”。夕陽透過窗戶照進來,把我們的影子投在墻上,緊緊挨在一起。
初二下冊的班會課上,王老師讓大家說“最想感謝的人”。輪到我時,我看著身邊正在低頭畫漫畫的林宇,笑著說:“我想感謝我的同桌,他讓我覺得這個班很溫暖。”林宇猛地抬頭,臉瞬間紅透,卻偷偷朝我豎了個大拇指。
那時的課間,我們不再各坐各的角落。他會陪我去走廊接水,雖然遇到同學還是會低頭,但會悄悄把水杯遞給我;我會拉他去看班里的黑板報,他雖然不說話,卻會認真指出哪里畫得不好。他的社恐好像沒那么嚴重了,至少在我面前,他敢笑,敢說話,敢分享心里的喜歡。
期末考試結束那天,林宇把一本嶄新的漫畫書放在我桌上,扉頁寫著:“謝謝你,同桌。”字跡清秀,帶著點顫抖的痕跡。我看著他紅撲撲的臉頰,突然覺得,初二(6)班的夏天,因為有了這個慢慢敞開心扉的朋友,變得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