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有上百盆的植物,這不是夸大,而是我們三個愛花草之人年復一年的結果。父母年輕時,喜歡種榕樹。小時候的我活動項目之一,就是跟著父母到鼓浪嶼上面,邊散步邊在小水溝,圍墻邊,尋找一棵又一棵的榕樹苗。各種形態的小苗子,就這么到了我家的盆里。當時的我,只知道這是父親喜歡種的植物。而小小的我喜歡看各種形態的花花草草,不懂怎么種。后來,那些被弄成各種形態的榕樹,從家里開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多肉。幾乎什么品類都種過了,仙人掌科、長生草屬、銀波錦屬、石蓮花屬、景天屬、珈藍菜屬、厚葉草屬、擬石蓮花屬等等,其實我父母是不懂的這些的,單純喜歡,就買就養。也是父母給我打開了另一片天地。
熊童子是景天科,也叫綠熊,熊掌。有綠熊、白熊、黃熊。葉片形似小熊的腳掌,形態奇特,肉嘟嘟的,十分可愛,上面有點白色的毛毛。它只需要一節帶葉的枝子就能種,但是對于我來說,它的存活率很低。今年,我還是沒忍住買了一株白熊老樁,葉子黃綠色,它的爪尖尖是有點黑紅色的,也才過去沒幾個月,它還是沒能熬過這個夏天,我只能時不時看眼它的照片,不再禍害熊熊了。
愛之蔓,蘿藦科吊燈花屬多肉植物。第一感覺就是這名字很美。不記得它在家里多久了,我在窗臺看到的第一眼總是它,還是會忘記給它澆水,它被高高的掛在鐵架子上面,它的蔓垂墜著,隨風擺動著,葉子是心形的,對生,小小的,心心相印,葉面上有灰色網狀花紋,葉背為紫紅色,還會開出紅褐色、壺狀的花。
玉露是我的愛之一,它的花語是冰清玉潔,寓意著純潔的靈魂。是百合科十二卷屬植物中的“軟葉系”品種,它種類豐富,植株玲瓏精致,如同玉石雕刻而成,是有生命的工藝品,葉片頂端透明或半透明(稱為“窗”)。溫度、土壤、光照和濕度都會影響它的葉綠素,進而影響它的植株。我熱衷于種植各種玉露,喜歡看它透透的如水被綠包裹著,喜歡用指尖輕輕觸碰它的窗,喜歡水珠在它的窗上不知覺地抖動著。
我有時候會想喜歡種大型仙人球的人應該不擔心有人會來偷家吧,這么多的刺刺,那一屁股坐下去,人能不跳起來大喊一聲嗎?有一回,母親給我選了棵仙人球帶著四朵小花,像是一個圓上面有了四個角。我帶去公司擺著,期待它能開出一朵朵小花把球體環繞起來,可惜它就是不開花,直到我辭職后,將它帶回了家,放致在了窗臺一個角落里,它轉而一個勁地生出許多小球球,自己都變了形,越來越長,今年這個主球終于還是爛了,慶幸的是它的小崽子們存活了一些下來。仙人球花著生于縱棱刺叢中,銀白色或粉紅色等等,長喇叭形,白天開放著,晚上就閉合著,持續時間幾小時到幾天。我的母親癡迷于仙人球是否能被她種得開出花。一開花,就拉著我去看;不開花,也得時不時跟我抱怨幾句。
我也有癡迷的,就是重瓣朱頂紅,據說朱頂紅來源于古希臘詩歌。我的第一顆朱頂紅來自山上的花卉店里,第一眼看到它,覺得很新奇,一顆大大的種球在土壤里露出大半的球體,長長花莖越有40厘米,中空的,花莖上頂著四朵碩大的花,像喇叭一樣綻放著,它的綠葉形似一柄長劍。從那之后,我每年都會買幾顆朱頂紅,并不難種植,有時候會生出很多小球。我開始收集各種顏色各種品種的重瓣朱頂紅,可惜陽臺限制了我。白黛絲、瑪麗琳、阿弗雷,后來的水彩、精靈、甜蜜妮芙、條紋黛絲、雙夢、明亮妮芙、雙重閃耀、曼德拉、僵尸等等。每年的10月后,我就在等待,等它們突然爆出花劍,有時候會有兩到三個花劍,然后我拍下它們每個階段的變化,花莖越來越高,有時候兩朵花,有時候三朵四朵,最多的一次達到了八朵,次第開放。雖然花期實際大概5到7天,但是我很享受追蹤記錄它們的過程。
今年母親的蝴蝶蘭們大爆發了,從春節前開始一直有不同品種的蝴蝶蘭陪伴著我們一家。母親的嘴角就沒下來過,開心地合不攏嘴了。父親的快樂就是幫母親從陽臺的各個角落里把蘭花拎出來擺放在桌上供全家欣賞。我就開啟拍拍模式,當你細細的去觀察這些蘭花,才發現原來一株蝴蝶蘭上面每朵花的花紋是不一樣的,原來它可以一開開上三四個月,發現很多很多你忽略的你以為的不同樣子。
今天就到這里吧,明天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