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燕王的對策
- 大明:我朱允炆擺爛怎么了?
- 冬日重現
- 2106字
- 2025-08-24 21:01:07
“燕王殿下,非池中之物啊!”
朱棣聞言微微一愣,實在是道衍的話,說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京都那個位置,朱棣一直想要坐上去。只可惜父皇選擇了朱標的兒子。
按理說,朱標那個短命鬼死后,大明的皇位就會落在自己頭上。
誰曾想父皇那個老糊涂,竟選擇了朱允炆繼位。
難道他朱棣比不上朱允炆嗎?
朱允炆這毛頭小兒,一直生活在溫室中,沒有上過戰場。
他知道仗怎么打么?
他知道他現在能安穩坐上那個位置,是本王在為他鎮守邊疆嗎?
明明本王付出這么多,那黃口小兒為何還要削藩。
朱棣眼里充滿戾氣,如果可以,他一定要殺到京都去,將現在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干下來。
那個位置,本是屬于他朱棣的。
那個位置,也只能屬于他朱棣。
“當初太祖選了我們一幫僧人輔佐各位殿下,殿下可知,貧僧為何選燕王殿下嗎?”
道衍一雙三角眼,看上去邪氣凌然,讓人不禁毛骨悚然。
“當時你跟本王說,有大禮相送。所以本王才會選擇你。”
朱棣轉動手中的茶杯,隱藏起眼里的戾氣。一時間變得平靜如水,甚至看上去,還有幾分和顏悅色。
這對于朱棣來說,實在是不容易。
長時間的戰場廝殺,讓朱棣的性格變得冷靜又極端。
若想讓朱棣平時露出自己溫和的一面,他根本就辦不到。
他身為燕王,身上擔負著守護邊陲的重大責任。若總是一副和顏悅色的樣子,根本不可能讓手下人信服。
朱棣此刻有些溫和的眼神,讓道衍也有些詫異。
道衍跟朱棣這么多年,卻很少看見朱棣臉上露出微笑。
跟著朱棣來到北平后,道衍很少住在朱棣為他修建好的寺廟中。倒是經常在燕王府出沒。
話說道衍這個人,也是非常有意思。他本是個和尚,但師傅卻是個道士。
而且也不修佛法道術。
道衍學的是被認為旁門左道的陰陽術。
道衍不是什么正經人,正經人也不會去學陰陽術。
因為這門學術,是一門經過無數前人總結過的權謀術。
道衍就喜歡這門學問。
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謀士。他道衍不喜歡功名,也不想要金銀財寶。他只是癡迷這門學問。
直到遇見朱棣,道衍才感覺自己找到了發揚這門學問的門道。
此刻,道衍回憶起當初選擇朱棣的原因,竟然一時有些唏噓。
“貧僧說過,要送一頂白帽子給燕王。”道衍一雙三角眼,此刻竟然散發出璀璨之光。
王字上面是一個白字,合起來就是一個“皇”字。
可以說,道衍的意思不言而喻。他就是要輔佐朱棣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
朱棣也正是因為道衍的這句話,才選擇讓其留在自己身邊。
道衍的想法確實很好。
但他并不了解朱棣。
朱棣是想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但他不想造反。
對于朱棣來說,登上皇位與造反,完全是兩碼事,根本不可混為一談。
道衍這些年,一直勸朱棣起兵。
若說有一天,道衍忽然讓朱棣不造反了,這才奇怪。
只有朱棣造反,道衍所學的陰陽術,才能學以致用。才能發揮他自己的長處。
對于道衍來說:他是真想做一名謀士啊!
可就是這簡單的想法,朱棣卻不為所動。
“我送的那頂白帽子,只有陛下起兵,才能拿到手啊!”道衍繼續鼓動朱棣造反。
要是換做平時,朱棣根本不會在意,也不會去細想。
道衍鼓動他造反這種話,這些年,說的次數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但,今日的朱棣聽了道衍的話后,眼里露出沉思。
實在是京都那位的做法,讓朱棣有些琢磨不透。
前幾日還大肆準備削藩,還要派方孝孺這個老學究來查自己。可是現在又要派人來京都,給自己送慰問品。
這朱允炆,若不是腦子有病,就是在下一盤大棋。
朱棣將所有事情在心中復盤了一遍,最后更是堅定了朱允炆在下一盤大棋的想法。
明明朱允炆身邊,也沒什么賢臣。像齊泰與黃子澄兩位大臣,雖是朱允炆的謀士,但兩位都是書生。
俗話說書生誤國啊!
只會紙上談兵的書生,不可能有什么好計謀。
朱允炆身邊,除了有齊泰、黃子澄外,難道還有別的謀士?
這天下,奇人異事雖說很少,但也并不是沒有。
可,這么短的時間,朱允炆是上哪兒去找的謀士呢?
削藩之事,本來一觸即發。但朱允炆卻硬生生將這件事,給壓了下來。
這不像是個黃口小兒能干的事。
“殿下,這次京都那位送來慰問品,明顯不懷好意!還是要趁早作打算。”
道衍一雙三角眼似笑非笑,若是普通人看見,定會渾身毛骨悚然。
因為這種眼神,就像一條隱藏在黑暗處的毒蛇。正吐出絲絲蛇信,等待獵物的出現。
朱棣繼續轉動手中的茶杯,慢悠悠地道:
“依道衍大師看,這件事本王作何處理?”
“依貧僧之見,皇帝派人送來的慰問品,就不要發給下面的軍士了。
這樣做,也是為燕王著想啊!
一旦軍心動搖,對燕王殿下,將會非常不利!”
朱棣正在旋轉的茶杯忽然一頓,他抬起頭來,冷冷的看向道衍:
“大師這是讓本王陷于不忠、不義啊!”
“殿下,做大事者,要所有決斷。
若這些軍士收到朝廷的慰問品,他們只會記得那位的好。如今局勢,對殿下已經很不利了。
若將慰問品發下去,燕王殿下無異于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朱棣的眼里,一瞬間宛若深淵,似乎里面正住著咆哮的惡龍。
惡龍在深淵咆哮嘶吼著,想要從這深淵中沖出來。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燕王殿下將這些慰問品,來個貍貓換太子。用殿下的名義將這些慰問品,發到軍士們的手中。”
“大師有沒有想過,這世上本沒有不漏風的墻。
這件事一旦傳出去,你讓本王如何服眾。
到時候,這些軍士們還會忠于本王嗎?”朱棣眼神灼灼,與道衍的一雙三角眼對視。
“殿下,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讓這些慰問品,沒法送到北平來。”
朱棣將茶杯放在桌案上,眼神若有所思。
“這件事,容本王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