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糖業開局(蕭辰15歲)
- 瓊州起潛龍
- 盛唐地中海
- 2094字
- 2025-08-13 22:02:56
臨高縣的春雨總帶著股咸腥氣,打在剛搭起的竹棚上沙沙作響。蕭辰踩著泥濘走進工地時,二十幾個漢黎工匠正圍著一臺龐然大物忙碌——那是從香港運來的蒸汽機離心機,黃銅外殼在雨霧中泛著冷光。
“少爺,這鐵疙瘩真能比人快?”陳阿忠用袖口擦著滿臉的泥水,看著工匠們調試機器,眼里滿是懷疑。他種了一輩子地,見過的制糖法子無非是石碾壓榨、日光暴曬,哪見過這需要燒煤的西洋物件。
蕭辰沒答話,徑直走向旁邊的石灰池。幾個黎族婦女正按照他畫的比例,往澄清池里傾倒石灰乳,白色的漿液在褐色的蔗汁里緩緩擴散,像一朵正在綻放的云。這是他根據現代制糖工藝改良的“石灰澄清法”,能去除蔗汁里的雜質,比傳統方法效率提高三倍。
“阿初,記時間?!笔挸秸聭驯?,表蓋內側貼著張手繪的流程圖——從壓榨、澄清到蒸發、結晶,每個步驟都標著精確的溫度和時長。這是他在香港圖書館泡了三夜,結合前世化學知識整理出的方案。
阿初捧著小本子應道:“巳時三刻,開始澄清?!彼霓p子上還沾著草屑,是今早去甘蔗地丈量時蹭到的。這半年來,她不僅學會了電報和速記,連簡單的化學公式都能背得滾瓜爛熟。
石灰乳在蔗汁里沉淀了一個時辰,蕭辰讓人將上層清液引入蒸發鍋。蒸汽機“突突”地運轉起來,壓力表的指針緩緩上升。圍觀的工匠們大氣不敢出,連最桀驁的黎族漢子都瞪大了眼睛——他們從沒見過不用柴火,光靠燒煤就能讓鍋里冒泡的。
“溫度夠了?!笔挸绞疽怅P閉蒸汽閥,親自舀起一勺濃縮后的糖漿,滴在冷石板上。琥珀色的液體瞬間凝固,用指甲一刮,竟析出了晶瑩的糖粒。
“出糖了!出糖了!”工匠們爆發出歡呼。負責煮糖的老王頭顫抖著拿起糖粒放進嘴里,眼淚突然涌了出來:“這輩子沒見過這么白的糖……比官老爺吃的還要甜!”
蕭辰看著稱重記錄上的數字,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傳統方法一百斤甘蔗能出八斤糖,現在用這套工藝,竟出了二十四斤。三倍的出糖率,意味著同等的原料能賺三倍的錢。
“按照這個標準,”蕭辰對圍過來的漢黎農戶說,“你們種的甘蔗,我按市價加兩成收。而且每賣出一百斤糖,拿出十斤的利潤分給大家?!?
人群頓時炸開了鍋。加兩成收購價就夠誘人了,還有分紅可拿?幾個年長的農戶當場就要跪下磕頭,被蕭辰攔住:“不用謝我,這是你們應得的。但我有規矩:甘蔗必須按我的法子種,不許摻假;而且每家要出一個壯丁,白天在糖廠干活,晚上……跟著雷師傅學本事。”
他說的“學本事”,自然是指軍事訓練。雷震正帶著幾個前清舊部在工地旁的空地上搭靶場,木靶上畫著清兵和洋人的剪影,遠遠就能聽見整齊的口號聲。
開工三個月后,“瓊州制糖廠”的招牌在臨高縣豎了起來。青磚砌成的廠房綿延半里地,煙囪里冒出的黑煙成了海邊一道新風景。每天清晨,漢黎農戶推著滿載甘蔗的獨輪車在廠門口排起長隊,過磅、稱重、領票,秩序井然。
蕭辰卻很少出現在廠區。他把日常管理交給王二麻子(此人雖貪但會算計),自己則帶著雷震鉆進了黎母山。糖廠地下室被改造成了秘密工坊,二十幾個從香港請來的洋工匠正在這里組裝車床——這些機器說是“修糖機”,實則是用來制造槍械零件的。
“少爺,這批毛瑟槍的槍管快完工了。”雷震領著蕭辰查看進度,車床轉動的轟鳴聲震得人耳膜發疼。幾個黎族青年正跟著洋工匠學習操作,黝黑的臉上沾著油污,眼神卻亮得驚人。
蕭辰拿起一根剛車好的槍管,對著燈光看了看:“來復線的精度再提高半分。還有,無煙藥的配方試驗得怎么樣了?”
“按您給的方子,用硝酸、棉花、酒精配出來的藥,威力確實比黑火藥大,還沒那么大煙?!崩渍疬f過一枚彈頭,“就是穩定性還差些,有時候會炸膛。”
蕭辰接過彈頭,在手里掂了掂:“多加一成石墨防潮,再試試?!彼叩焦し唤锹?,那里藏著幾門拆散的克虜伯快炮——這是上次從越南金蘭灣換來的貨,正等著組裝。
突然,地面傳來一陣輕微的震動。蕭辰皺眉:“怎么回事?”
“是送甘蔗的車隊?!崩渍鸾忉尩?,“現在每天要收兩百車,路都壓壞了。”
蕭辰走到通風口,撩開偽裝的茅草往外看。只見牛車、馬車在土路上排成長龍,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他忽然想起什么,轉身對雷震道:“讓王二麻子組織人修路,用碎石和燒過的石灰混合鋪,能防潮抗壓。就說是為了運糖方便。”
他沒說的是,這條路的寬度和承重,剛好能過炮車。
這天傍晚,阿初拿著賬本找到正在畫圖的蕭辰:“少爺,這個月的賬對不上。”她指著其中一頁,“賣給香港的糖,賬目比實際出貨少了五十擔。”
蕭辰接過賬本,指尖在“王二麻子”的簽名上頓了頓:“知道了。你繼續盯著,別聲張。”
等阿初走后,蕭辰對雷震道:“看來有人想撈油水。明天你帶兩個人,‘恰巧’在碼頭查到一批‘走私糖’?!彼壑虚W過一絲冷光,“這糖廠不僅要產糖,還要產規矩?!?
月光透過通風口照進地下室,落在蕭辰繪制的瓊州地圖上。臨高縣的位置被紅筆圈了三個圈,分別標注著“糖廠”“工坊”“訓練場”。他拿起鉛筆,在這三個圈之間畫了條線,連接到黎母山深處。
“快了。”他低聲自語,仿佛能聽見未來的炮聲在山谷間回蕩。
此時的糖廠外,收工的農戶們正拿著分紅的糖塊往家走。漢黎百姓肩并肩走著,用生硬的對方語言聊著天,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連成一片,像條溫暖的河。誰也不知道,這片盛產甜蜜的土地下,正孕育著足以改變時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