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新大學的春天總被櫻花染成粉色。予希抱著一摞園林規劃圖走進地理信息實驗室時,政霖正對著電腦屏幕調試遙感影像。陽光透過百葉窗落在他的白襯衫上,像高中化學實驗課上的光斑。
“你看這個植被覆蓋度分析,”他往旁邊挪了挪椅子,屏幕上的熱力圖清晰地標注著公園各區域的植物生長狀況,“對你的規劃方案有用嗎?”予希的指尖劃過觸摸屏上的櫻花林,忽然想起大二那年,他第一次教她用 GIS軟件時,也是這樣耐心地握著她的手腕,教她拖動鼠標。
園林系和地理信息系的合作項目啟動會上,予希展示的規劃圖里融入了政霖團隊提供的地形數據。李教授指著圖上的水系規劃:“這里的坡度分析很精準,是怎么做到的?”政霖接過話筒時,目光落在予希身上:“是予希的植物配置方案給了我們靈感,不同的植被需要不同的地形數據支撐?!迸_下響起掌聲時,予希發現他的耳尖又紅了,像高一那年在辦公室門口遞試卷時的模樣。
加班的夜晚,實驗室總飄著速溶咖啡的香氣。予希對著 CAD圖修改路徑設計,政霖的鍵盤聲忽然停了。“累了嗎?”他遞過來杯熱可可,杯壁上還沾著點測繪顏料,“我用遙感圖幫你測了下各景點的可視范圍,你看看要不要調整?!逼聊簧席B加的藍色區域,恰好避開了所有的古樹,予希忽然想起小學時,他在她的語文書里畫的小貓,總是繞開她寫的批注。
中期匯報那天,予希的 PPT最后一頁是張合成圖:左側是她畫的園林手繪圖,右側是政霖做的三維地形模型,中間用櫻花枝丫連成心形。臺下的老師笑著打趣:“這是兩個專業的浪漫碰撞啊?!闭貭科鹚氖志瞎獣r,予希摸到他掌心的薄繭——那是常年操作測繪儀器留下的,像他藏了十五年的心意,粗糙卻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