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電鋸殺人狂:新一代》的票房像裝了火箭推進器,
首周末炸穿預期后,第二周勢頭更猛,
北美票房榜直接霸榜,連帶著《午夜尖叫》的流媒體點播量都翻了三倍。
好萊塢的媒體跟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似的,全圍了上來
《綜藝》的頭版標題把他吹成“恐怖類型片的救世主”,《好萊塢報道者》更狠,直接把他名字跟韋斯·克雷文、約翰·卡朋特并列,說他“用兩部小成本片改寫了恐怖片的商業規則”。
里昂坐在艾倫辦公室的沙發上,手里捏著剛送來的票房報表,數字紅得晃眼。
艾倫笑得小眼睛都看不見了,遞過來的雪茄都帶著金邊:
“唐納森,你現在可是福克斯的金招牌!董事會已經放話了,只要你開口,下一部戲的預算隨便加,題材隨便挑!”
里昂沒接雪茄,只是把報表扔在茶幾上,聲音沒什么起伏:
“金招牌?你們怕是忘了,《午夜尖叫》的導演是拉瑞·斯特恩,《電鋸》導演是伊萊·羅斯。”
“我只是個編劇,甚至是并列的編劇而已,頂多算個幫著敲邊鼓的推手,可擔不起‘招牌’這倆字。”
艾倫愣了愣,然后哈哈大笑,贊嘆地說:“看來你很清醒,并沒有失去理智。”
旁邊的勞拉·湯普森說:
“里昂,我們都知道兩個劇本的創意都是出自你。“
“——《午夜尖叫》的‘冰箱頭顱’,《電鋸》的‘受害者反殺’,都是以前沒人玩過的路子,這才是票房爆的關鍵。”
“創意值錢,但總有枯竭的時候,”
里昂靠在沙發上,手指敲著膝蓋,”
“《午夜尖叫》是拉瑞把鏡頭玩出了花,讓懸疑感透到骨頭里;”
“《電鋸》是伊萊把血腥和節奏捏得剛好,既不膩又夠勁。”
“我要是沒這倆導演的支持,給了足夠信任,我都沒有改編的機會。”
勞拉挑眉,她跟里昂打交道這么久,知道這小子不是裝清高。
從《午夜尖叫》上映到《電鋸》爆火,他始終躲在幕后,采訪推了九成,首映禮甚至都沒有出現,連媒體想拍張他跟演員同框的照片都難。
“你倒是清醒,”艾倫咂了口雪茄,語氣里多了點佩服,
“好萊塢多少人拿著點成績就飄得找不著北,你倒好,把功勞分得這么清楚。”
“不清醒不行,”里昂笑了,
“我要是真信了媒體那套‘救世主’的說辭,下次寫個爛劇本,你們不得把我釘在恥辱柱上?”
“圈里的捧殺比黑料還狠,今天把你吹上天,明天就能把你踩進泥里,這點規矩我還是懂的。”
正說著,里昂的手機響了,是經紀人打來的。
他接起電話,沒說兩句就皺了眉:
“CAA的人又來遞橄欖枝?告訴他們,我現在的合約沒到期,以后有機會在合作。”
“還有,《紐約時報》的專訪推了,讓他們找拉瑞或者伊萊,別總盯著我”
“我跟他們說八百遍了,我不是導演,沒那么多可聊的。”
掛了電話,他揉了揉太陽穴。
這陣子的麻煩事比劇本里的殺人手法還多。
兩部劇按道理他都不是重要的角色,都是因為他出色的創意,再加上宣傳的作用,媒體把他捧得比導演還高,但他知道這都是空中樓閣。
現在頂級經紀公司搶著要簽他,六大制片廠的高管天天發郵件約飯。
“你這躲得也太徹底了,”勞拉遞過來一杯威士忌,
“媒體現在都在猜,你是不是故意裝神秘,想走‘低調大師’的路線。”
“裝神秘?我是怕被架太高摔得慘,”
里昂接過酒杯,抿了一口,
“《午夜尖叫》和《電鋸》火了,我跟著沾光,哈維那個吝嗇鬼甚至還給了額外報酬。
“但我心里清楚,那倆戲的成功是因為恐怖片市場低迷太久,觀眾看膩了老套路,所以有一些新創意直接就會驚艷到。”
“我要是真把這當自己的本事,下次失敗了,我就得摔進溝里。”
勞拉點頭,她最欣賞里昂這點。
在好萊塢這個容易讓人飄的圈子里,他總能保持著一種近乎苛刻的清醒。
“對了,《死神來了》的拍攝進展怎么樣了?”艾倫話鋒一轉,眼里又亮了起來,
提到《死神來了》,里昂的眼神終于有了點變化,手指停下敲擊,身體坐直了些:
“劇本剛已經完全定稿,之前一些簡單的戲份拍得挺順利的。”
“不過后續拍180航空的爆炸戲是大難題,目前詹姆斯還在頭痛,演員和團隊也在磨合中。”
“艾倫,這部戲我是從頭就開始投入,也是福克斯投資的,我希望你這邊可以無條件地支持。”
“我也算半個發起人了吧,跟《午夜尖叫》《電鋸》不一樣”
“——那倆個電影是我‘蹭車’,這回我是‘開車的’,從創意到執行,都得我盯著,一步都不能錯。”
“開車?”艾倫指了指他,哈哈大笑,
“那你可得好好開,福克斯把寶都壓在這戲上了”
“要是再爆一次,你就能直接進好萊塢的頂級圈子里,以后不管是當演員,當編劇,甚至是當導演,還是當制片人,都沒人敢攔著你。”
“我比你們更清楚這戲的分量,”里昂的聲音沉了些,
“《午夜尖叫》《電鋸》就算砸了,我頂多背個‘劇本不行’的鍋,大不了回去接著演我的群演,或者寫我一些小成本劇本。”
“但《死神來了》不一樣——這戲要是撲了,我將會是‘失敗者’”
“直接被福克斯,被好萊塢雪藏,以后再想拉項目,沒人會信我,沒人會給我錢。”
這話夠直白,也夠狠,把辦公室里的氣氛都壓得沉了幾分。
勞拉知道,里昂不是在危言聳聽
無論是福克斯,還是好萊塢,都是個只看結果的地方,成者王侯敗者寇。
他要是能靠《死神來了》再下一城,那就是“恐怖片三連勝的傳奇”;
要是撲了,之前的兩部成功就會被說成“運氣好”,他這輩子可能都得被釘在“曇花一現”的標簽上。
“你放心,福克斯會全力支持你,”艾倫收起了玩笑的語氣,表情嚴肅起來,
“選角、特效、宣發,只要你提要求,我們都滿足。”
“詹姆斯那邊我也打過招呼了,你們兩個全力配合。”
“詹姆斯是個好導演”里昂搖搖頭,
“我當男主,是想更直接地把控角色的情緒——畢竟劇本是我寫的,我比誰都清楚男主心里的那點掙扎。”
“至于項目把控,我只要在關鍵節點上把好關,其他的交給詹姆斯,他比我懂鏡頭語言。”
正說著,詹姆斯的電話便適時地響了起來:“里昂!別耽擱了,你的假期結束了,趕快回來接著拍戲!”
掛了電話,里昂站起身,拿起搭在沙發上的外套:
“行了,票房的事你們盯著,詹姆斯在催了——那才是我接下來的飯碗,可不能砸了。”
艾倫也跟著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有任何需求第一時間找我。”
“我會的。”里昂點頭,轉身快步走出辦公室。
回到片場,詹姆斯正盯著監視器回放,眉頭擰成一個疙瘩,根本沒注意到他回來。
里昂也沒打擾,自顧自走到休息區,拿起那份被翻得卷邊的《死神來了》最終版劇本。
紙張上密密麻麻全是批注。
“詹姆斯先生,你終于舍得回來了?”一個略帶喜悅的女聲在旁邊響起。
里昂抬頭,看見安妮·海瑟薇端著杯咖啡站在旁邊,臉上帶著點一臉笑容。
她顯然也聽說了這兩周票房的事,但眼神里沒有那些外面人的敬畏或諂媚,更多的是熟人之間的打趣。
“再不回來,詹姆斯要拎著電鋸來找我了。”
里昂合上劇本,接過她遞來的另一杯咖啡,“謝了。”
“外面是不是特熱鬧?”安妮在他旁邊的折疊椅上坐下,晃著小腿,
“聽說《綜藝》把你夸上天了?”
“吹得我自己都快不認識自己了。”里昂嗤笑一聲,抿了口咖啡,
“你呢?臺詞背熟了?克萊爾下一場哭戲可不好演,光漂亮可不夠。”
“小看我?”安妮挑眉,碧藍的眼睛里閃著不服輸的光,“等著瞧好了,絕對一條過。”
這才對。里昂想。
不遠處,詹姆斯終于從監視器前抬起頭,吼了一嗓子:
“全員就位!第五十七場,準備!里昂,安妮,別聊了!過來走位!”
里昂把剩下的咖啡一口灌下,紙杯捏扁扔進垃圾桶,起身朝拍攝區走去。
安妮立刻跟上,臉上玩笑的神色一掃而空。
燈光打亮,攝像機紅燈閃爍。綠幕之下,一切喧囂遠去。
這里沒有票房奇跡,沒有媒體寵兒,只有預設的死亡陷阱和掙扎求存的人物。
“Action!”
里昂瞬間收斂了所有雜念,整個人沉入亞歷克斯·勃朗寧的角色之中。
一場戲拍完,詹姆斯難得地喊了“過”,沒要求保一條。
里昂松開攥緊的拳頭,里面微微有些汗濕。
他走到監視器后,和詹姆斯一起看回放。
“這里,”里昂指著屏幕,
“我覺得恐懼的層次可以再拉長一點,給觀眾多一點咀嚼的時間。”
詹姆斯摸著下巴看了半晌,點頭:“有道理。媽的,你小子眼睛真毒。”
里昂沒說話,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