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軀體的有限改造
- 量子囚徒的一點二倍速逃亡
- 第25號宇宙
- 2210字
- 2025-08-15 18:20:54
培養艙的營養液在量子態擾動下泛起細密的漣漪,一凡的意識如同一把經百億次打磨的精密手術刀,游走在胚胎細胞的基因鏈之間。這具 115層世界的碳基軀體比預想中更孱弱~第 17號染色體上的端粒酶基因仍處于靜默狀態,神經突觸的傳導速度僅為 117層世界的萬分之一,連最基礎的輻射抗性基因都像沉睡的種子,裹在染色質的保護層里未被喚醒。
“必須在細胞分化完成前完成重寫。“他調動量子態觸手纏繞住 DNA雙螺旋,那些泛著淡藍色微光的能量絲仿佛有了生命,順著堿基對的凹槽游走。培養艙頂部的生物監測儀突然發出“滋滋“的電流聲,屏幕上的基因圖譜劇烈抖動~原本應亮起異常警報的紅燈,此刻卻被量子擾動扭曲成柔和的綠光,系統自動生成的報告赫然顯示:“胚胎發育參數穩定,符合自然演化規律“。
這是他從 116層世界帶來的技巧。通過改變監測儀傳感器的量子自旋方向,所有異常數據都會被解讀為“正常波動“。此刻,培養艙外的機械臂正掠過玻璃罩,其末端的基因測序探針在距離艙體 3厘米處突然發生偏轉,像被無形的力場推開~這是量子屏障的副作用,也是必要的代價。
一凡將意識沉入基因庫最深處。117層世界“A-7349“的完美碳基藍圖在腦海中展開,那些被編輯過的耐輻射 p53基因、低溫適應基因 CIRBP的序列,正通過量子糾纏態傳輸到當前的基因鏈上。但 115層世界的堿基對異常頑固,每當他試圖植入一段基因序列,周圍的 DNA就會像受驚的蛇般蜷縮起來,形成排斥性的螺旋結構。
“需要載體。“他突然想起 118層世界的強核力編織術。量子態觸手瞬間分裂成千萬條細絲,將一段來自月球氦三燃料的量子編碼包裹其中,像給基因片段穿上一層隱形的鎧甲。當這段“偽裝“后的基因序列再次嵌入時,排斥反應果然減弱了~那些原本抗拒的 DNA片段,誤將量子編碼當作自身的一部分,開始主動纏繞、融合,在全息圖譜上形成優美的雙螺旋波紋。
第七天夜里,異變突然發生。胚胎的心臟原本以每分鐘 180次的頻率跳動,此刻卻驟然降至 90次,每一次收縮都帶著明顯的頓挫感,像老舊齒輪卡殼時的滯澀。培養艙的營養液中,大量紅細胞突然破裂,釋放出的血紅蛋白在艙底凝結成淡紅色的霧靄,宛如微型的血色星云。一凡“看“到第 23號染色體的末端正在崩解,那里正是他剛剛植入“神經傳導加速因子“的區域,斷裂處的基因碎片像散落的拼圖。
“是基因排異。“他立刻調動量子態霧包裹住受損的染色體,那些淡藍色的能量粒子像創可貼般覆蓋在斷裂處,發出細微的束縛光芒。同時,他將一段來自 116層世界的“基因穩定劑“序列注入~這段由 116個量子比特組成的保護序列,此刻像一把鎖,將排異的基因片段牢牢固定。三小時后,心臟的跳動終于恢復規律,只是頻率穩定在了每分鐘 118次,像在呼應某個遙遠世界的脈沖。
改造在第八周達到臨界點。當機械臂準備進行常規超聲檢測時,一凡突然讓胚胎的左手手指蜷縮起來~這個動作需要調動 237組肌肉群,遠超自然發育階段的能力。但在量子態的操控下,那些尚未成熟的肌肉纖維像被無形的線牽引著,精準地完成了蜷縮、伸展的動作,在超聲圖像上留下完美的運動軌跡。檢測儀器的屏幕上,胚胎的運動神經評分突然飆升至 98分,卻被系統自動修正為“設備誤差“,因為后臺數據顯示“該胚胎的肌動蛋白濃度僅為標準值的 37%“。
最關鍵的突破發生在第十周。一凡冒險將量子態觸手探入胚胎的大腦皮層,那里的神經元正以每分鐘 50萬個的速度生成,像雨后瘋長的春筍。他要做的,是在這些神經元之間搭建起 118層世界特有的“量子共振網絡“~一種能讓意識直接跳過生物電信號,進行量子級通信的神經結構。當第一組異常的突觸在頂葉皮層形成時,培養艙的腦電波監測儀突然發出刺耳的蜂鳴,屏幕上的波形圖呈現出完美的正弦曲線,頻率穩定在 58.3赫茲~這是 118層世界時間監視者的預警頻率,像一串跨越時空的密碼。
他迅速切斷了量子連接。蜂鳴聲戛然而止,腦電波恢復成雜亂的鋸齒狀,仿佛剛才的異常從未發生。但一凡知道,種子已經埋下。這些突觸會像藤蔓般生長,在胚胎出生前形成完整的網絡,讓這具軀體既能承載碳基生命的機能,又能兼容量子態意識的高速運轉,成為跨越兩個存在維度的橋梁。
離開培養艙的前一天,一凡做了最后一次檢查。這具胚胎的基因序列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骨密度是自然發育的 3倍,皮膚細胞能自主分泌抗輻射蛋白,大腦皮層的神經傳導速度達到了這個世界的理論極限,像被打磨至極致的超導材料。最隱秘的改動藏在 Y染色體的末端~一段由 115個量子比特組成的序列,像一串等待解鎖的密碼,里面封存著他跨越四個層級的記憶碎片,每個比特都閃爍著過往世界的光影。
當機械臂開始排出營養液時,一凡感覺到胚胎的指尖傳來熟悉的酥麻。那是量子態與碳基軀體完美融合的征兆,就像 117層世界第一次睜開眼睛時,視網膜上浮現的月球刻痕,帶著宿命般的呼應。培養艙的玻璃罩緩緩打開,外面的光線涌進來,在胚胎的瞳孔里投下細碎的光斑~那光斑的排列方式,與 118層世界月球內核的分形紋路一模一樣,仿佛宇宙在訴說著某種循環的真理。
“新生”的提示音在整個走廊里回蕩,帶著機械的冰冷。一凡清楚地知道,可做努力的時間已經到達盡頭。雖然經過了最大的努力,這具軀體還遠稱不上完美,但已足夠支撐自己在這 115層世界里走下去了。當機械臂將胚胎抱起時,他悄悄讓量子態觸手在培養艙的內壁留下了一個微小的標記:一個由 115個碳原子組成的十二面體,每個頂點都指向不同的恒星方位,像在宇宙的坐標紙上,刻下屬于自己的印記。
這是連續逃脫多個層級世界過程中,不由自主產生的習慣,算是這場跨越層級的逃亡中,留下僅屬于自己的、無聲的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