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無論多危險我都要做手術(求收藏,追讀!)
- 火紅年代:四合院里的全科醫生
- 大蝦就雞蛋
- 2371字
- 2025-08-26 21:19:50
趙安林來醫院采訪了。
他和安德烈聊過之后終于知道那臺右肺動脈吻合手術是李平安做的。
得知李平安在門診室坐診,受術者程萬里依舊在軋鋼廠工作就和安德烈商量過后將兩人都找了過來。
辦公室里有好幾個醫生,再加上趙安林這個代表雜志社過來采訪的人,程萬里很是緊張,有些拘束。
所幸趙安林只是想看一看他的精神狀態,根本就沒問他幾句,程萬里小心翼翼的回答了。
李平安和趙安林算是認識,再加上后世那些經歷,他的心理素質絕對不是一個十八九歲的毛頭小子能比的。
既然趙安林過來找他們,他覺得自己就不應該隱瞞那臺手術的一切,他的手術經驗對血管吻合手術的發展是有幫助的,若是能通過《中華醫學雜志》將自己的手術經驗傳播出去,對想要做類似手術的醫生會有一定的啟發。
當時的情況,他為什么接手那臺手術,中間出現了什么特殊狀況,他和安德烈是怎么應付的。
還有血管吻合的時候對縫合線、縫合方式的選擇、原因以及那臺手術過程都說了。
趙安林靜靜的聽著,他從肩膀上背著的帆布包中取出了筆記本和鋼筆,飛快的記錄著,等到李平安將該說的都說完了,他趁機提出了幾個問題,比如其他部位的血管能不能做吻合手術,患者術后用藥等等。
李平安明確表示其他部位的血管也是可以做吻合手術的,不過大多都比他做的這臺難度高。
對于程萬里術后用藥的問題李平安也做了回答。
至少到現在為止程萬里沒有出現什么特別嚴重的后遺癥。
趙安林對這臺手術評價很高。
他讓程萬里回去工作了。
他突然對李平安寫的那個小冊子感興趣了。
在他看來當初自己在協和醫院圖書館的時候判斷錯了。
李平安根本不是在幫著別人查資料,他本身就有寫檢驗科工作手冊的能力。
他又有了新的靈感,或許李平安寫的那個手冊可以整篇或者部分刊登在《中華醫學雜志》上。
趙安林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直言自己想看那些稿子,又解釋一番,安德烈這才知道他和李平安以前見過面。
安德烈從辦公桌抽屜里將稿子拿出來遞了過去,開口說道:“平安這篇稿子寫的很有水平,我看了一些內容,只從中找到幾個需要修改的地方,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你可以看看!”
趙安林接過稿子翻閱起來,很快就被吸引了。
作為《中華醫學雜志》的編輯,他在醫學方面的造詣絕對不低。
以前中華醫學會和中華醫學雜志社都在魔都。
趙安林是魔都同濟醫院的西醫。
五年前中華醫學會和雜志社從魔都遷到京城,人事上也有很大的變化。
趙安林就是在那個時候入職雜志社,一家人跟著雜志社一起到了京城。
作為曾經的一線工作者,這幾年又成了雜志社外出采訪的編輯,他有著豐富的醫療經驗,對國內醫學前沿也有清晰的認知。
李平安寫的這個小冊子絕對是自己見過最詳細、最準確,也可能是對檢驗科工作人員幫助最大的說明書。
開始的時候趙安林看的很仔細,但他也知道想要在短時間內看完是不可能的。后面只是隨意翻了翻,抬頭看向李平安問道:“你這個稿子有多少字?”
稿子很厚,就算是出版怕是也要有幾百頁。
“應該有十來萬吧,最多不過十五萬字!”李平安說道:“插圖也不少呢,我到軋鋼廠廠辦領了兩次信紙才夠用!”
“我能將這些稿子帶回去嗎?”趙安林說道:“回去和同事們商量商量,沒準兒會選取一部分刊登在《中華醫學雜志》上!”
李平安和安德烈對望了一眼,兩人都同意了。
校對稿子人家是專業的。
就算最后不能發表,雜志社也會幫他們將稿子整理好,保證沒有錯別字,也沒有錯誤的知識內容。
趙安林拿著稿子高興的離開。
丁紹博用了鏈霉素,李平安開的中藥也吃完了。
李平安、安德烈和他商量過后決定給他做手術。
心和肺是人體循環與呼吸系統的核心器官,二者通過“氣體交換”緊密協作,共同維持全身氧氣供應與代謝廢物排出。
心臟負責將血液泵至肺部進行“氣體交換”,肺部則為血液充氧后,再由心臟將富氧血輸送到全身,形成“心肺循環”(又稱小循環),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關鍵聯動機制。
心臟和肺密切相關,做肺部手術的時候要評估心肺功能是否經的起手術,判斷其可耐受性。
這個時代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判斷,如做X光的時候判斷心臟是否受損、肺部病變范圍、對心肺功能的粗略判斷等,還要進行一些簡單的體力測試、聽診判斷呼吸音。
術前準備做的差不多了,李平安和安德烈商量過后找丁紹博商量手術方案。
若是使用局部麻醉,硬外膜麻醉,安全性高,術后恢復快,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麻醉時間短,一旦在一個半小時內完成不了手術后果相當的麻煩。
可是。
這臺手術十分復雜。
不但要處理壞死病灶、空洞,還要對受結核菌侵犯的淋巴結進行清掃。
一個半小時怕是完成不了這種手術。
若是使用全麻的方式進行手術雖然能夠延長手術時間,但缺點也不少,尤其是在沒有人工心肺機的情況下全麻的手術方式技術并不成熟,甚至有可能術后清醒不過來。
所以。
盡管國外如米國和蘇國進行全麻手術的不少,但國內全麻手術卻不多見。
尤其是。
現在國外已經有人工心肺機了,他們在心臟外科、部分大血管手術、某些肺部手術當中都會使用人工心肺機。
國內沒有設備,再加上其他全麻方式也不是很成熟,有一定的風險。
究竟是使用局麻還是全麻安德烈和李平安想聽聽患者的意見。
甚至。
安德烈明確指出,若是使用局麻時間不夠,手術的時候只能清除部分較大的肺部空洞,選擇性的清掃一些受侵蝕程度大的淋巴結。
若是患者做了選擇,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后兩人會考慮手術方案,之后很快就能做手術。
李平安解釋的很清楚,也很有耐心,手術風險以及兩種不同手術方式結果都做了說明。
“無論有多大的風險我都要做這臺手術,全麻吧,我不想再為自己的身體留下不可估量的隱患!”丁紹博了解過后堅定的說道:“就算是手術出了意外,哪怕是死在手術臺上我也不會后悔!”
他很堅決的簽了同意書。
如果手術出現意外,就算自己為醫生積累經驗了。
某些手術若是不做,技術永遠不可能成熟。
他將自己當成了一個殉道者。
眼神很清澈也很堅毅,沒有哪怕半點迷茫!
丁紹博都不知道自己打了多少次仗。
在他看來。
這一次依舊是打仗,不過掌控整個戰場的不再是自己,而是主刀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