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叔叔的鑰匙會發光

扭的蠟筆畫著一個火柴人,脖子上掛著一個夸張的太陽。

他抽出里面的東西,正是蘇小滿翻找了半天的那枚太陽吊飾,底下壓著一張畫紙,上面用七彩的蠟筆寫著一行稚嫩的大字:“叔叔,光要戴在身上才亮。”

那一瞬間,林深的心像是被什么東西輕輕撞了一下,酸澀又溫熱。

當晚,他沒有再把鑰匙掛回脖子上,而是將它和那枚廉價的太陽吊飾并排掛在了書桌的臺燈下。

暖黃的燈光穿過吊飾的鏤空,與鑰匙的影子交疊在一起,在墻上投下了一道小小的、家庭的堅冰,正在以一種孩童式的、笨拙而真誠的方式緩緩消融。

蘇啟明開始固定每周帶著小滿回老屋吃飯。

婉快步上前,用傘為她遮住傾盆的大雨。

“媽媽,”蘇小滿仰起頭,小臉上滿是認真,“我怕歌淋濕了。淋濕了,回家就唱不響了。”

一句話,讓陳婉的眼眶瞬間紅了。

她丟下傘,一把將濕漉漉的女兒緊緊抱進懷里。

冰冷的雨水和溫熱的淚水混在一起,她卻感覺自己抱住了一個滾燙的小太陽。

回家的路上,母女倆擠在一把傘下。

雨滴噼里啪啦地敲在傘面上,奏出急促的鼓點。

陳婉的懷里,蘇小滿卻忽然輕輕哼起了一段陌生的旋律。

那調子輕快又跳躍,像是《明天會更好》的變奏,卻又巧妙地融入了雨滴敲打傘面的節奏,變成了一段全新的、充滿生命力的即興曲。

陳婉的腳步猛然頓住。

這段旋律……是她婚前最愛彈奏的即興變奏。

那時候,她總喜歡在雨天坐在鋼琴前,跟著雨聲隨性彈奏,那是獨屬于她的、未曾示人的秘密樂章。

她從未想過,會在女兒的哼唱中,與那個曾經鮮活明亮的自己重逢。

當晚,陳婉從儲藏室里翻出了那本蒙塵已久的樂譜本。

她擦去封面上的灰塵,在空白的第一頁上,用顫抖的手寫下了一行字:“給小滿的第100首歌,從今天開始寫。”

幼兒園里,李老師為了促進親子交流,發起了一個名為“家庭聲音日記”的活動,讓每個孩子收集一句家人的語音,做成一個簡短的音樂拼貼。

所有孩子都陸續上交了作品,唯獨蘇小滿遲遲沒有動靜。

其實,她早就錄好了素材。

錄音筆里,存著林深在錄音室里那聲低沉而安心的“在”,存著蘇啟明在工地背景音里哼唱《萱草花》的片段,也存著陳婉在廚房煮湯時,對著鍋里翻滾的湯水無意識哼出的輕柔旋律。

但她覺得還不夠。

她缺最后一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

她想錄下他們三個人同時說一句話——“我們都在”。

機會很快就來了。

那個周末的晚餐,是久違的四人齊聚。

飯桌上,蘇小滿忽然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一臉嚴肅地講了個冷笑話:“你們知道,為什么鋼琴永遠不會跑步嗎?”

三個大人都愣住了,面面相覷。

“因為它有‘鍵’(禁)!”

空氣凝固了兩秒,隨即,哄堂大笑聲在小小的客廳里爆發開來。

林深笑得肩膀聳動,陳婉笑出了眼淚,就連一向嚴肅的蘇啟明,也忍不住別過頭,嘴角咧開一個藏不住的弧度。

在他們看不到的客廳花瓶后面,蘇小滿偷偷藏好的錄音筆,正閃爍著微弱的紅燈,將這片刻的、無比自然的、混雜著三種不同聲線的笑聲,完整地收錄了進去。

她將這四段聲音,加上自己的一句“我愛你們”,剪輯成了一首只有三十秒的《家在》小曲。

然后,她用林深教她的匿名發布技巧,將這首小曲上傳到了他經常瀏覽的一個獨立音樂人論壇,署名是:“一個想聽全家說話的孩子”。

夜深了,林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習慣性地點開論壇。

那個不起眼的帖子標題瞬間抓住了他的視線。

他點開播放,當第一段熟悉的“在”響起時,他的呼吸就停住了。

蘇啟明的哼唱、陳婉的輕吟、三個人交織在一起的笑聲,最后是小滿那句稚嫩的告白……每一段聲音都像一把鑰匙,精準地打開了他心中最柔軟的鎖。

他的指尖懸在“轉發”鍵上,遲遲沒有按下。

最終,他點開了發帖人的頭像,發送了一條私信:“這首歌很棒,但是好像缺了一段副歌。請問,我能幫你加一段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中江县| 大安市| 镇平县| 银川市| 化德县| 夏邑县| 安溪县| 宜宾市| 苍梧县| 普格县| 广元市| 肥西县| 呼和浩特市| 肥城市| 莆田市| 醴陵市| 新密市| 茶陵县| 崇明县| 勃利县| 融水| 丰原市| 香港 | 临海市| 九寨沟县| 陆川县| 河北区| 武宣县| 河北区| 新野县| 宜君县| 岳阳市| 墨玉县| 盈江县| 漳州市| 兴山县| 韶山市| 乌什县| 合肥市|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