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倚梅驚魂
- 甄嬛傳安陵容重生:步步為營
- 幕誠心
- 1764字
- 2025-08-09 18:00:00
第十三章:倚梅驚魂
安陵容的傷勢牽動了圣心。皇帝胤禛親臨延禧宮探望,看著床上臉色蒼白如紙、氣息微弱的女子,想到她是為了“維護宮規”(擋杖)和“保護姐妹”(救夏冬春)才受此重傷,心中憐惜更甚。不僅賞賜如流水,更是日日遣太醫問診,恩寵一時無兩。
轉眼便是除夕。宮中張燈結彩,盛宴喧天。絲竹管弦,觥籌交錯,一派歌舞升平。安陵容因傷未愈,只略坐了一會兒,便以身體不適告退。皇帝看著她蒼白的臉色和隱忍的痛楚,溫言允準。
然而,安陵容并未直接回宮。她裹著厚厚的狐裘,抱著暖爐,在阿箬的攙扶下,悄然來到了倚梅園附近一處僻靜的暖閣。這里地勢略高,能清晰地看到倚梅園入口。
“主子,天寒地凍,您傷勢未愈,何苦……”阿箬心疼地勸道。
安陵容擺擺手,目光沉靜地望著倚梅園的方向,聲音很輕:“等著。”
前世,就在這除夕夜宴之上,甄嬛離席祈福,于倚梅園中掛小像、祈愿“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正是這一舉動,以其清冷脫俗和與純元相似的才情意境,徹底俘獲了帝王之心,開啟了她的盛寵之路。
這一世,豈能讓她如愿?
暖閣內,安陵容拿出早已備好的玉簫。簫身冰涼,觸手生寒。她深吸一口氣,將簫湊到唇邊。肋骨處的傷依舊隱隱作痛,每一次氣息的吞吐都需格外小心。
她沒有吹奏那首哀婉纏綿的《杏花天影》,而是換了一曲清泠孤絕、帶著雪夜寒意的《梅花引》。簫聲并不高亢,卻異常清晰,如同冰泉流淌,穿透喧囂的宴樂聲,絲絲縷縷地飄向倚梅園的入口。
此刻,皇帝胤禛正被宴席上的喧囂吵得有些心煩意亂。純元生前最愛清凈,尤其喜愛在梅雪之夜……一絲悵惘涌上心頭。他借口更衣,離席踱步出來透透氣。不知不覺,便走到了靠近倚梅園的回廊。
寒風裹挾著梅花的冷香拂面。胤禛駐足,正欲感受這片刻寧靜,一陣清越孤絕的簫聲,如同天外之音,幽幽傳入耳中。
那簫聲……帶著一種遺世獨立的孤高,又蘊含著對嚴寒的傲然不屈,正是《梅花引》!吹簫之人氣息似乎有些不穩,偶有凝滯,卻更添了幾分真實與堅韌。是誰?在這除夕雪夜,獨自吹奏此曲?
胤禛不由自主地被簫聲吸引,循聲走去。剛走到倚梅園入口的月洞門處,便看到暖閣的窗邊,一個纖細的身影裹在雪白的狐裘中,手持玉簫,正對著滿園寒梅,專注地吹奏。清冷的月光和暖閣透出的昏黃燈光交織,勾勒出她側臉柔和的輪廓,帶著病后的蒼白與脆弱,卻又透著一股子說不出的倔強。
是嘉貴人!
胤禛心中一動,正欲上前。就在這時,倚梅園深處,隱隱約約傳來一個女子清越的祈愿聲: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是甄嬛的聲音!胤禛腳步一頓,目光下意識地投向梅林深處那朦朧的身影。
然而,就在這剎那!暖閣窗邊的安陵容仿佛察覺到了他的到來,簫聲戛然而止。她驀然回首,看到了站在月洞門外的皇帝。她似乎吃了一驚,隨即臉上綻開一個驚喜又帶著幾分羞怯的笑容,如同雪地里驟然綻放的紅梅。
她放下玉簫,扶著窗欞,竟不顧寒冷和傷勢,推開暖閣的門,一步步走向園中。月光灑在她身上,狐裘上落著幾點晶瑩的雪花。她走到一株開得正盛的紅梅旁,踮起腳,伸手輕輕折下一小枝開得最艷的梅花。
她轉過身,將那一小枝紅梅捧在胸前,對著胤禛的方向,嫣然一笑。那笑容純凈得不帶一絲雜質,眼中盛滿了依賴與傾慕,聲音輕柔卻清晰地穿透寂靜的雪夜:
“皇上,臣妾不似甄姐姐才情高絕,能祈愿風雪。臣妾……只愿歲歲年年,長伴君側,看這紅梅映雪,便是人間至景。”
寒風卷起她狐裘的絨毛,雪花在她鬢邊飛舞。她捧著紅梅,立于雪中,笑容溫暖而純粹,眼中只有他一人。那倚梅園深處清冷的祈愿聲,那朦朧的、帶著純元影子的身影,在這份近在咫尺的、帶著病弱卻熾熱的依賴與陪伴面前,瞬間變得模糊而遙遠。
胤禛的心仿佛被什么東西輕輕撞了一下。他大步走上前,解下自己身上的玄色貂絨大氅,不由分說地將眼前這個在寒夜中為他折梅、為他吹簫、只求相伴的女子緊緊裹住。
“胡鬧!”他低聲斥責,聲音里卻沒有半分怒氣,只有濃得化不開的憐惜,“傷還沒好,凍著了如何是好?”
安陵容順勢依偎進他溫暖的懷抱,將臉埋在他胸前,聲音悶悶的,帶著撒嬌般的委屈:“臣妾……想皇上了……”
胤禛摟緊懷中微微發顫的身體,目光掃過倚梅園深處那早已不見蹤影的朦朧之地,最終落回懷中人蒼白的臉頰和那枝嬌艷的紅梅上。
“朕在。”他低沉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承諾,徹底隔絕了身后倚梅園的風雪與祈愿。
朱門之內,甄嬛的身影被遺忘在梅香雪影之中。朱門之外,帝妃相擁,風雪亦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