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跳槽風波
- 財富自由,從教人填志愿開始
- 泛海歸舟
- 3024字
- 2025-08-28 13:03:19
陳如軒連續幾天親自在app上給學生免費講解就業升學問題。
這一日正值清晨,他又一次打開app,看著新的消息。
就在這時,助理劉曉華推開門走了進來。
“陳總,公司出事了,就在剛剛,有一個新入職不久的財務部員工,因不滿上級主管,而直接跳槽到英華集團,將我們的一些底細報告給了英華集團的相關負責人。”
陳如軒聽了,仔細想了一下。
隨后他看開口道:“沒事,鎮定,即使公司財務情況被競爭公司掌握,可這帶不來直接損失。”
“以后要進行嚴格制度規定,絕不能讓這樣的事再次發生。”
“那個主管叫什么?我要親自問問。”
陳如軒話音剛落,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目光落在窗外初升的朝陽上,絲毫沒有慌亂。
劉曉華愣了一下,原本以為陳總會大發雷霆,畢竟公司機密泄露可不是小事,可眼前的平靜讓他瞬間安下心來,連忙回道:“主管叫張鵬,是財務部的老人了,負責月度財務匯總這塊。”
陳如軒點點頭,拿起手機撥通了張鵬的電話,語氣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張鵬,來我辦公室一趟,有件事需要你配合說明。”
掛了電話,他轉頭對劉曉華說:“把那個跳槽員工的入職資料、崗位權限記錄,還有近一個月接觸過的財務文件清單,五分鐘內放我桌上。”
劉曉華應聲而去,心里暗自佩服——陳總每次遇到事都這么沉得住氣,難怪公司能在短短三年里從初創做到行業前列。
不到三分鐘,張鵬就急匆匆地趕來,臉上帶著幾分忐忑:“陳總,您找我?”
陳如軒指了指對面的椅子,示意他坐下,隨后將剛打印好的員工資料推過去:“這個員工是你招進來的?入職時有沒有做背景調查,崗位保密協議簽了嗎?”
張鵬拿起資料看了一眼,額頭瞬間冒出汗:“是、是我招的,背景調查做了,說之前在小公司做過會計,看著挺老實的,保密協議也簽了,沒想到……”
“沒想到他會帶著資料跳槽到英華?”陳如軒打斷他,語氣沒有責備,反而帶著一絲分析的冷靜。
“你回憶一下,他入職這半個月,有沒有接觸過核心財務數據,比如年度預算、客戶回款明細,還有咱們正在推進的‘校園就業幫扶’項目的成本核算表?”
張鵬仔細想了想,猛地抬頭:“核心數據我沒給過他!他只負責整理基礎報銷單據,每次要調數據都得走審批流程,我這邊沒批過他查核心文件的申請,就連項目成本表,他都沒權限看系統文件夾!”
陳如軒眼睛微微一瞇,這就有意思了——如果沒接觸過核心數據,那所謂的“底細”最多是些無關痛癢的基礎信息,英華集團就算拿到,也造不成威脅。
這時劉曉華拿著文件進來,陳如軒快速翻了翻,發現員工權限記錄里確實沒有核心數據的訪問痕跡,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看來英華這次是白高興一場,撿了個芝麻還當寶貝。”
張鵬松了口氣,又有些愧疚:“陳總,不管怎么說,是我管理不嚴,沒盯緊員工動態,我愿意承擔責任。”
陳如軒擺擺手,語氣緩和下來:“責任不全在你,公司的保密制度確實有漏洞,比如跨部門文件流轉沒有加密,員工離職時的資料交接核查也不到位,這次正好借這個機會整改。”
他停頓了下,繼續說道:“你回去后,先梳理財務部所有員工的權限,按‘核心-重要-基礎’三級劃分,核心權限只留你和部門副主管兩人,其他人一律降權,明天之前把調整方案給我。”
張鵬連忙應下,心里的石頭徹底落地,起身時又聽到陳如軒補充:“對了,那個跳槽的員工,你聯系一下他之前的公司,問問他離職的真實原因,我懷疑他可能是英華故意安插的眼線。”
張鵬一走,劉曉華就湊過來:“陳總,您覺得英華拿了那些基礎信息,會做什么?會不會故意散布咱們公司財務不穩的謠言?”
陳如軒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語氣帶著十足的自信:“他們想散布就讓他們散布,正好給咱們公司做免費宣傳。你別忘了,咱們上周剛拿到A輪融資,資金鏈穩得很,而且‘校園就業幫扶’項目已經和全國二十所高校簽了合作協議,真金不怕火煉。”
他打開電腦,調出項目后臺數據:“你看,這幾天我在app上做免費講解,用戶注冊量漲了30%,咨詢量翻了一倍,英華要是敢造謠,咱們正好借勢推出‘透明化財務公示’,把融資情況、項目投入明細都公開,讓用戶和合作方更放心。”
劉曉華眼睛一亮:“這招好啊!既打了英華的臉,又能提升公司口碑,一舉兩得!”
陳如軒笑了笑,又想起一件事:“對了,英華集團最近不是也在推類似的就業服務項目嗎?你去查一下他們的合作高校名單,還有項目收費標準,咱們針對性地調整一下幫扶方案,比如增加免費簡歷修改、模擬面試服務,把他們的用戶搶過來。”
劉曉華立刻拿出筆記本記錄,剛寫完,陳如軒的手機就響了,是合作的投資機構打來的。
“李總,早上好,”陳如軒接起電話,語氣輕松,“您聽說英華挖咱們員工的事了?沒事,他們拿不到核心數據,翻不起浪花。”
電話那頭傳來李總的笑聲:“我就知道你有辦法,你們公司的保密體系我還是信得過的。對了,我這邊有個朋友是做高校就業指導的,想和你們合作搞一場線上講座,你看什么時候有空?”
陳如軒眼前一亮,這可是送上門的資源:“當然有空!下周三怎么樣?我們這邊可以提供技術支持,還能邀請之前咨詢過的學生來當分享嘉賓,效果肯定好。”
掛了電話,他對劉曉華說:“把下周三的講座提上日程,聯系市場部做宣傳海報,重點突出‘免費’‘干貨’‘高校合作’這幾個點,爭取覆蓋更多目標用戶。”
劉曉華剛要走,陳如軒又補充道:“還有,讓法務部擬一份追責函,發給那個跳槽的員工和英華集團,不是真要追責,就是告訴他們,咱們公司不是軟柿子,以后別搞這些小動作。”
接下來的一上午,陳如軒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項工作,從制度整改到項目調整,從資源對接到市場宣傳,每一步都精準到位。
中午的時候,張鵬拿著權限調整方案過來,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陳總,我聯系了那個員工之前的公司,他們說他是因為虛報報銷被開除的,還偷了公司的客戶資料,英華這次怕是招了個麻煩人物!”
陳如軒接過方案,笑著說:“這就更有意思了,英華要是用這種人,早晚得出事。你把這個情況整理成書面材料,發給法務部,要是英華敢鬧事,咱們就把這個拿出來,讓他們顏面掃地。”
下午兩點,英華集團果然有了動作,在行業論壇上匿名發布了一篇“某就業服務公司財務混亂,員工被迫離職”的帖子,還附了幾張模糊的報銷單據照片。
劉曉華看到后立刻匯報,陳如軒卻一點不慌:“讓市場部寫一篇澄清文,附上咱們的融資協議、銀行流水、高校合作合同,還有那個員工虛報報銷的證據,直接在官網和各大平臺發布,再@英華集團的官方賬號,讓他們回應。”
不到半小時,澄清文就發布了,下面瞬間炸開了鍋——
“原來英華挖的是個虛報報銷的員工,這操作絕了!”
“陳總之前給我免費講過升學問題,特別專業,他們公司怎么可能財務混亂?”
“附議!我和同學都報了他們的幫扶項目,服務特別好,還沒亂收費!”
英華集團的官方賬號遲遲不敢回應,原本想抹黑對手,結果反而把自己推上了風口浪尖。
傍晚的時候,陳如軒收到了高校合作方的消息,說原本在猶豫要不要和英華合作的幾所學校,現在都明確表示要和他們深化合作,還愿意推薦更多兄弟院校加入。
劉曉華興奮地跑進來:“陳總!好消息!咱們的用戶注冊量今天漲了50%,還有三家企業聯系咱們,想定制員工就業指導服務,英華這波操作,簡直是幫咱們做推廣啊!”
陳如軒靠在椅背上,看著窗外的晚霞,嘴角露出一抹釋然的笑:“危機有時候就是轉機,只要咱們穩住陣腳,找準方向,就能把壞事變成好事。”
他拿起手機,打開app,看到有學生留言:“陳總,看到澄清文了,支持你們!我已經推薦給室友了,下周的講座我們一定參加!”
陳如軒回復了一個“謝謝支持”的表情,心里更加堅定——只要真心為用戶著想,用心做好服務,就不怕任何競爭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