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離開寨子
- 財富自由,從教人填志愿開始
- 泛海歸舟
- 3477字
- 2025-08-21 08:59:58
陳如軒在寨子中直播帶貨的事情不過多久,便讓身在江南市的周明宇以及王磊等人知道了。
周明宇隨即便給陳如軒打了個視頻電話。
“陳總,沒想到你們在那邊做了不少公益的事啊?氣氛熱鬧得很。”
陳如軒隔著屏幕,對著周明宇說道:“那是必須的,昨天下來幫助寨子中的人賣了很多的農產品,現在寨民盛情難卻,都不讓我們走了。”
陳如軒露出個苦澀的表情。
隨即他又問起了公司那邊的事。
而周明宇除了報告了公司正常的業務工作。
也向陳如軒微微提起了公司外部的風聲。
周明宇指尖在鍵盤上頓了頓,目光從報表移到屏幕,語氣多了幾分鄭重。
“陳總,業務數據沒問題,但今天多了批特殊的訪客——不少高三學生家長,專程來公司問‘孩子報什么專業能進咱們這行’。”
陳如軒挑了挑眉,剛端起的搪瓷杯停在半空:“哦?是沖咱們助農的事來的?”
“可不是嘛!”周明宇把手機架到辦公桌上,點開后臺留言截圖,“您看,家長們都說刷到您在寨子直播,覺得農業電商又有意義又有前景,想讓孩子學相關專業,以后能進咱們公司,或者跟著咱們的模式創業。”
陳如軒看著截圖里密密麻麻的提問,忍不住笑了:“倒是沒料到還能幫家長們解燃眉之急,這比單純賣貨還讓人高興。”
周明宇往前湊了湊,語氣更興奮:“還有更巧的!昨天江南市一中的校長聯系我,說想邀請您做場線上講座,給高三學生講講‘志愿填報和職業規劃’,還說要組織全校家長一起聽。”
陳如軒愣了愣,隨即點頭:“這事兒得答應,咱們做助農,能幫年輕人找對方向,也是積德的事。對了,校長沒說具體要講哪些內容?”
“說了,重點想讓您聊聊‘新興農業相關專業’——比如農業經濟管理、農村區域發展,還有跨境電商這些,家長們對這些專業太陌生,總覺得學農業沒前途。”
周明宇翻著記事本補充道。
陳如軒放下搪瓷杯,走到寨子的田埂上,鏡頭掃過正在摘草莓的寨民:“正好,我這有現成的例子。你跟校長說,講座上我帶大家看寨民的真實收入,再講講咱們公司招人的標準,讓家長和學生都明白,現在的農業早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了。”
周明宇立刻記下來:“好!我這就回消息。對了陳總,還有個事——王磊老家有個侄子,今年高考完糾結報志愿,一會兒想選計算機,一會兒想選市場營銷,王磊沒轍,讓我問問您的意見。”
陳如軒停下腳步,看著寨民把草莓裝進印有“陳氏農業”logo的盒子,笑著說:“讓他侄子先想清楚,以后想做‘臺前’還是‘幕后’——想做直播運營、農產品推廣,就選市場營銷,順便輔修農業知識;想做供應鏈管理、電商平臺開發,就選計算機,再學些經濟學基礎,咱們公司就缺這種‘技術+農業’的復合型人才。”
“我把您的話轉給他!”周明宇剛說完,之后不過片刻,手機就彈來王磊的消息,他掃了一眼,突然笑出聲。
“王磊說他侄子聽了這話,立馬不糾結了,還說要報‘農業工程’專業,以后想幫咱們設計智能大棚呢!”
陳如軒眼底閃過笑意,鏡頭轉向遠處的智能灌溉設備:“這就對了,選專業得跟行業需求掛鉤,別盲目追熱門。咱們明年打算在寨子里建智能大棚,到時候正好能招他來實習,讓他把課本知識用在實處。”
周明宇連連點頭:“您說得太對了!現在不少學生報專業只看分數夠不夠,根本不考慮以后能不能就業。上次有個家長跟我說,孩子非要報‘哲學’,家里都快吵翻了,問咱們能不能給點建議。”
陳如軒摸了摸下巴,語氣認真:“哲學也不是不能報,但得提前規劃——可以輔修新媒體,以后做農業領域的內容策劃,用哲學思維幫農民梳理品牌故事;或者考公,去農業局做政策研究,都是不錯的出路。關鍵是讓孩子知道,專業沒有‘沒用’的,只有‘不會用’的。”
“我把這話記下來,下次再有人問就這么說!”
周明宇拿起筆快速記錄,又想起一件事。
“對了陳總,咱們公司最近在招實習生,收到不少簡歷,其中有個學‘農村區域發展’的學生,實習計劃寫得特別詳細,說想幫寨民做‘農產品品牌定位’,您要不要看看?”
陳如軒眼睛一亮:“當然要看!讓HR把簡歷發我,要是合適,直接讓他來寨子實習,跟寨民同吃同住,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咱們做助農,最缺的就是懂農民、懂專業的年輕人。”
周明宇應了一聲,又補充道:“還有個好消息,市里的人社局聯系咱們,說想跟咱們合作搞‘職業技能培訓’,針對農村待業青年,教他們直播帶貨、農產品包裝,學費由市里補貼,咱們只需要派老師過去講課就行。”
陳如軒猛地停下腳步,語氣難掩激動:“這是大好事!必須答應!你跟人社局說,咱們不僅派老師,還能提供實習崗位,表現好的直接錄用,讓年輕人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不用背井離鄉去打工。”
“我這就去對接!”周明宇的聲音里滿是干勁。
“對了陳總,校長那邊定了講座時間,下周六晚上七點,用線上會議的形式,預計有兩千多人參加,您到時候需要準備PPT嗎?”
陳如軒走到寨民的草莓棚里,拿起一顆鮮紅的草莓對著鏡頭:“不用PPT,就用現場直播的形式——我帶大家看寨民的生活,看咱們的供應鏈,再連麥幾個在咱們公司工作的年輕人,讓他們講講自己的專業和工作日常,比PPT生動多了。”
周明宇拍了下手:“這個主意好!家長和學生肯定喜歡看真實的場景,比聽空洞的理論強多了。對了,王磊說他也想在講座上發言,講講他從‘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到現在做咱們公司銷售總監的經歷,給學生們打打氣。”
陳如軒笑著點頭:“讓他講!他的經歷最有說服力——當年他畢業時,家里人還反對他做農業電商,現在他不僅買了房,還幫老家的親戚賣特產,讓家里人刮目相看。”
周明宇應了一聲,又拿出一份文件:“還有,咱們公司跟江南農業大學談了‘校企合作’,打算設立‘陳氏助農獎學金’,每年資助十個學農業相關專業的貧困生,畢業后優先錄用,校長剛才也跟我提了,想在講座上一起宣布這個事。”
陳如軒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咱們做企業,不僅要賺錢,還要承擔社會責任。資助學生、培養人才,才能讓助農事業一直做下去,越做越好。”
隨后陳如軒語氣堅定地說:“等我回去就跟人社局敲定細節,爭取下個月就開課。對了,講座那天,你讓技術部把咱們的直播鏈接發到各大平臺,讓更多家長和學生看到,說不定能幫更多人找到方向。”
“您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周明宇連忙說。
“還有,咱們公司的官網也會同步直播,還設置了提問環節,讓家長和學生能直接跟您互動,解答他們的疑問。”
陳如軒滿意地點點頭,又想起一件事:“對了,講座上別忘了提醒家長,報志愿前一定要讓孩子跟行業里的人聊聊,了解真實的工作內容,別只看專業名稱好聽。比如‘農業經濟管理’,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算賬,還得去田間地頭調研,跟農民打交道,得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我記下來了!”周明宇把這句話寫在筆記本上,又補充道。
“還有,上次有個家長問,孩子分數不夠好專業,能不能先選冷門專業,以后再轉專業。您覺得這個思路可行嗎?”
陳如軒想了想,語氣誠懇:“可行,但得有規劃——比如先選‘生物技術’,再輔修‘電商運營’,以后可以做農產品檢測+直播帶貨,反而比單一專業更有優勢。關鍵是讓孩子在大學期間多實習,多接觸行業,別等畢業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周明宇連連點頭:“您說得太對了!現在很多學生畢業就失業,就是因為大學四年沒規劃,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咱們的講座要是能幫他們提前想清楚,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
就在這時,寨民們端著一盤盤剛摘的草莓走了過來,對著陳如軒笑著說:“陳總,吃草莓!剛摘的,甜得很!”
陳如軒對著鏡頭擺擺手:“周明宇,先不說了,寨民們給我送草莓來了,回去再聊。對了,講座的事有什么問題,隨時給我打電話。”
周明宇笑著點頭:“好,您趕緊吃草莓吧,注意身體。”
掛了視頻電話,陳如軒接過寨民遞來的草莓,咬了一口,甜汁瞬間在嘴里散開。
他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心里滿是暖意——原本只是想幫寨民賣貨,沒想到還能帶動這么多事:幫學生選專業、幫待業青年找工作、跟學校合作培養人才……
他知道,這才是助農的真正意義——不僅要幫農民賺到錢,還要幫他們找到發展的方向,讓更多人愿意投身農業,讓農村變得更有活力。
第二天一早,陳如軒就收到了周明宇的消息:“陳總,人社局那邊已經敲定了培訓計劃,下個月一號開課,地點就在江南市第一中學,市里還會派專家過來幫忙講課。”
陳如軒笑著回復:“太好了!讓王磊安排幾個人過來幫忙,把培訓場地布置好,再準備些教材和工具,讓學員們能好好學。”
周明宇立刻回復:“您放心,我已經讓王磊去辦了,他還說要親自過來給學員們講第一堂課,講講他的銷售經驗。”
接下來短短的幾天,陳如軒一邊幫寨民賣剩下的農產品,一邊準備講座的內容,還抽空跟村里的年輕人聊天,了解他們的就業需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快到了講座的日子。
陳如軒向眾寨民表示自己要離開了,寨民雖然極度挽留,可依然還是將陳如軒熱情地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