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珩望著祖父眼角蔓延的皺紋,喉間像堵了團溫熱的棉絮,半晌才擠出個沙啞的音節:“祖父。“
院角的老槐樹沙沙作響,漏下的光斑在祖父佝僂的脊背上晃悠。老人家忽然直起些身子,布滿老年斑的手在衣襟上蹭了蹭,伸手想去碰蕭珩的臉頰,指尖懸在半空又縮了回去,轉而拍了拍他肩頭的塵土:“瘦了,也高了。“
堂屋里飄來艾草的味道,蕭珩跟著祖父跨過門檻時,看見條案上擺著尊褪色的青瓷瓶,瓶里插著風干的野菊。這才想起小時候總愛攀著祖父的肩頭,看他用毛筆在宣紙上畫這些金燦燦的小花,那時祖父的手腕還穩得很,筆尖落紙時能聽見細微的沙沙聲。
“坐。“祖父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映得他眼底發亮,“你娘小時候也愛蹲在這兒看我燒火,總說要學烤地瓜,結果把自己的繡花鞋燒了個洞。“
蕭珩的指尖在粗糙的木凳上摩挲,那點關于母親的記憶像是蒙塵的銅鏡,被祖父一句話擦得亮堂堂的。他記得母親總愛用溫熱的手掌揉他的頭發,發間總帶著種清苦的藥香,后來才知道那是長年累月喝湯藥染下的味道。
“她嫁入東宮那年,我去送過她。“祖父忽然開口,添柴的手頓了頓,“紅轎子從巷口抬過時,我看見轎簾被她悄悄掀開條縫,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響,老人家的聲音混在煙火氣里,“我當時就想,這丫頭這輩子總算能快活了,卻沒料到......“
蕭珩猛地攥緊了衣角,粗布摩擦著掌心生出些微的疼。他想起五年前離開京城那日,母妃將他的包袱塞得滿滿當當,綢緞里子的夾層藏著半塊玉佩,是母親留給他的念想。那時她鬢邊已染了霜色,卻笑得和祖父說的一樣亮堂:“去你外祖父家看看吧,那里的天比宮里藍。“
“你身上這件衣裳......“祖父忽然盯著他的衣襟,“針腳歪歪扭扭的,是哪家姑娘的手藝?“
蕭珩的耳尖騰地紅了。他想起阿蠻坐在河邊的石頭上,借著月光給他縫補劃破的袖口,指尖被針扎出的血珠滴在布面上,像朵極小的紅梅。那姑娘總愛說他是嬌生慣養的讀書人,卻在他病倒時,跑遍整座山采來草藥,熬藥時被蒸汽燙得直跺腳。
“是位......朋友。“他含糊著說,卻沒瞞過祖父的眼睛。老人家笑起來時,眼角的皺紋更深了些,像被歲月精心雕琢過的模樣。
“我知道你想說什么。“祖父往他碗里添了塊燉得軟爛的蘿卜,“當年你娘非要嫁入皇家,我攔了三天三夜,最后還是看著她穿上嫁衣。那時候我就想,只要她能快活,哪怕是龍潭虎穴,她愿意闖就闖。只要你能幸福,就娶她吧。“
蕭珩被祖父這句直白的話鬧得耳尖發燙,攥著粗布衣角的手指緊了緊,喉結滾動半天才憋出句:“祖父莫要打趣我。“
祖父笑得更歡了,滿是褶皺的臉上擠出孩童般的狡黠,拄著棗木拐杖往堂屋挪步時,故意用杖頭在青石板上敲出輕快的節奏:“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有什么可臊的?你娘當年見著你爹時,臉比山里的紅楓還艷呢。“
堂屋八仙桌上擺著個粗瓷茶壺,壺嘴積著圈深褐色的茶垢。蕭珩坐下時,指尖觸到桌面的木紋,祖父給他倒茶的手微微發顫,茶湯在粗瓷碗里晃出細碎的漣漪,茶香混著屋角曬的草藥味漫開來。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下來,遠處傳來幾聲犬吠。蕭珩望著碗里蒸騰的熱氣,忽然想起阿蠻總愛說的話:“蕭珩,你看這山間的云多自在,不像城里的鴿子,翅膀上都系著鈴鐺。“
“那姑娘......待你好嗎?“祖父忽然問,聲音輕得像怕驚擾了什么。
蕭珩點頭時,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他想起自己發高熱的那夜,阿蠻守在他身邊,不停地幫他換額頭上的冷布。
“那就留下吧。“祖父將最后一塊紅薯埋進灶膛的余燼里,“我這把老骨頭還能給你們看個門,后山的地能種些蔬菜,溪邊能釣魚。“他頓了頓,往蕭珩手里塞了個溫熱的烤土豆,“你娘要是還在,也定會選這樣的日子。“
土豆的焦香混著泥土的氣息鉆進鼻腔,蕭珩咬下去時,滾燙的淀粉燙得舌尖發麻,眼淚卻毫無預兆地涌了上來。他想起五年前離開這里時,祖父站在老槐樹下,揮著拐杖說要等他回來吃新摘的栗子。那時老人家的腰桿還挺直,聲音洪亮得能驚飛樹上的麻雀。
“祖父,“他哽咽著說,“我想在院里種棵桃樹,像阿蠻家門前那棵一樣。“
祖父笑著拍了拍他的手背,掌心的老繭蹭得他手腕發癢:“好啊,等開春了就種。等結了果子,讓那丫頭多摘些回去。“
夜色漫進窗欞時,灶膛里的火漸漸弱下去,只剩下些暗紅的炭火明明滅滅。蕭珩靠著祖父坐在灶門前,聽老人家講母親小時候爬樹掏鳥窩的趣事,聽著聽著就覺得眼皮發沉。迷迷糊糊間,他仿佛看見母親站在桃樹底下,穿著鵝黃色的衣裙,笑得像當年轎簾后漏出的那抹星光。
第二天清晨,蕭珩被院子里的響動驚醒。推開門看見祖父正佝僂著身子,用鋤頭翻著院角的一小塊地,晨露沾在他斑白的發梢上,像落了層細碎的霜。蕭珩快步走過去接過鋤頭,冰涼的木柄握在手里。
“翻松些好栽桃樹。“祖父坐在門檻上喘著氣,手里轉著個磨得光滑的核桃,“等那丫頭來了,讓她看看咱們家的桃樹,定比她家的長得好。“
蕭珩掄著鋤頭的手臂忽然充滿了力氣,土塊被翻起時帶著清新的腥氣,混著晨霧里草木的清香。他望著遠處起伏的青山,忽然明白沈落雁說的自在是什么模樣——不是沒有牽掛,而是牽掛的人就在身邊,腳下的土地踏實得能種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