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真正珍貴的古籍
- 我在新朝搞基建
- 慕春秋
- 2078字
- 2025-08-24 11:51:04
最終還是王莽一錘定音,確定了王卓君總管中央書局的位置。
技藝畢竟是由郡主所壟斷,旁人面對如今皇帝最寵愛的孫女,也不可能用一些腌臜手段強取豪奪,自然無法再對此有更多異議。
就算他們真推舉出一個人,郡主不將技藝交出,便也無可奈何。
還不如借此機會,派人加入中央書局,竊取造紙配方,到時候自然能賺得盆滿缽滿。
王卓君自然知道這些人都什么意思,可造紙大部分流程她都告知了賢人,唯獨紙藥,她只把秘方給了王莽,并讓他定期派人將紙藥送去。
這樣,紙藥和紙漿分開制作,無論是哪一方都不可能同時得到兩種秘方。
自然也就無法造出,和她如出一轍的宣紙,只能比她做出的宣紙更差。
王卓君并不在乎這質量差的宣紙流于市場。造紙市場,本就應該百家爭鳴,而她只需要把最高端的紙嚴格把控在自己手中。
即使他們能夠造出合適的宣紙,但仍然無法解決印刷使用的油墨問題。
油墨的制作,雖然簡單,但其中也摻雜了不少,降低成本的辦法。
除非他們,不計成本,但本就是為了賺錢,誰能不在意控制成本的方法呢?
年僅五歲的王卓君就這么第一次站到了臺前。
從這日起,她的衣裳和發冠也都換成了公主的形制。
王卓君上任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招募職員。
不然,他一個光桿司令就算干到累死也干不完,況且中央書局的辦公樓還沒有修建。
王卓君是希望整個園區前方為圖書館,后方為員工辦公處。想要好好設計一番,成為能夠使用數百年的建筑。
但如今錢還沒賺到,就想大興土木,這對如今缺錢的國庫來說恐怕有些困難。
于是,王卓君頭批招募的人變為編書審批校隊的編輯。
這批人,要先經過筆試海選,再進入面試選拔。
無論地位尊卑,皆可參加選拔。
怕世家對此有所異議,便補充一條:“愿把家中罕見古籍奉上一冊的話,可以有酌情加分。”
這個條件對于世家來說實在簡單,對于庶民來說卻難如登天,即使是有錢的商賈,也難以輕易買來稀缺古籍。
故而,聽完王卓君的招考公告,也只是在朝堂上彈劾了幾次,便陸續偃旗息鼓了。
因是朝中第一次對外招考,盡管是之前從未聽過的中央書局,卻也引來了許多太學的學子。
王莽在太學的學子中名聲甚好,而王卓君雖是五歲小兒,但卻改良造紙術,發明印刷術,這一名頭在王莽私下派人宣傳下,一時風頭正盛。
等到報名截止時,王卓君看著名單上的人數都傻眼了,她本來還想在讓大家坐在前殿前那一大塊空地上,進行考試。
至于座椅,就更簡單了,這年代大家都是席地而坐,準備些席子和書案,就夠了。
又節約,還不用修建貢院,站在前殿臺階上,下面有沒有作弊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居然有兩萬人,這么多。”王卓君皺著眉頭,看著名單。
那位造紙坊的賢人如今也成了王卓君的下屬,聽到她的感慨,輕聲道:“郡主,此次選招,太學學子悉數前來應考,僅太學學子就來了一萬余人,再加上您未曾限制戶籍、家世和品行,自然應考者眾多。”
“品行?”王卓君很快反應過來,這個新朝仍然使用察舉制,故而品行口碑也在考察之內。
王卓君猶豫了一下,皺起眉頭:“我們選人,品行也不能差,等面試的時候,讓人好好查查。”
看完名單,王卓君抬頭看了眼賢人,這位賢人看上去有個四五十歲了,卻看起來精明能干,之前便是先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得力宮女。
故而,安排建立新造紙坊的事,交給她不到五天便已經安排妥當了。
王卓君問道:“不知賢人的名諱?”
那位賢人有些驚訝,猶豫了片刻道:“奴婢入宮前,姓柳,無甚姓名。”
“那我便稱你柳賢人吧。”
王卓君這么說著,便將名單攤開,看著后面備注他們都獻上了什么古籍。
“來看看,我們有什么書可以印出來。”王卓君饒有興致地瞧著上面的名目,這可是空手套白狼的好方法,她之前可為此得意了好幾天,如今也是見證成果的時候了。
結果,連翻兩卷名單,王卓君也只看到了一些《論語》、《詩經》。
她煩悶地將竹簡一把丟到桌上,竹簡發出清脆的碰撞聲,暴怒道:“這到底怎么回事兒?”
柳賢人見狀,連忙上前一步,輕聲勸慰道:“郡主息怒,容奴婢查看一番。”
她快速翻閱了幾卷名單,眉頭也漸漸皺起。片刻后,她放下竹簡,謹慎地開口:“郡主,恐怕世家大族們并未將真正珍貴的古籍獻出。《論語》《詩經》雖是經典,但流傳甚廣,并非稀罕之物。”
王卓君冷哼一聲,小手拍在案幾上:“我就知道!這些老狐貍,一個個精得很!”她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小小的身影卻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威嚴。
柳賢人思索片刻,建議道:“郡主,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方式。不如宣布,獻上珍貴古籍者,可免去筆試,直接進入面試。這樣一來,那些世家為了顯示自家底蘊,或許會拿出些真東西來。”
王卓君聽了,眉頭卻皺的更緊:“不過參考一個小小的編輯,他們都要在這上面跟我玩心眼兒!”
她長嘆了一口氣:“你的主意不行,命人在外張貼告示,將常見書目都列上,并標注好,呈交以上書目的人,不予以提分,并可將書退回。除非是名家注解過的典籍。”
她思忖片刻:“另外,呈交的古籍也要參與評級,確為稀世古籍的為一等,可加三十分,有專長且市面罕見的古籍為二等,可加二十五分,其他古籍讓石渠閣的宮人分成五等,依次遞減。”
“卷面總分是一百分,筆試按加分名次,選入一百人進入面試,面試再酌情選取二十人。”
柳賢人應道:“唯。”
然第二日,王卓君看著石渠閣遞交過來的名錄,眉頭皺的更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