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這還是文官?
書名: 人在知否:宰執天下作者名: 寫小說別用腦本章字數: 2046字更新時間: 2025-08-26 23:56:13
有狄詠他們在前面開道,路上的敵人一時半會近不了祁淵的身,就算有露網之魚也被他解決掉了。
不過騎兵稀少,隨著深入敵人腹地,他們也明顯吃力,開始出現傷亡。
祁淵的速度很快超過狄詠,只身沒入重重蠻夷之內,槍頭正往下滴血,連續收割數人頭顱,身上殺氣令人膽寒。
旁人不敢貿然殺來。
“蠢貨,你們已經包圍了他,一起上啊。”
黃旻見到族人猶猶豫豫,你看我、我看你,忍不住斥罵道。
“他現在只有一人,咱們殺他,為親人們報仇。”
一名蠻夷義憤填膺的高喊,一瞬間讓四五名蠻夷沖了上來,往馬腳砍去。
只要把馬砍廢,祁淵就沒有優勢了。
祁淵揮舞長矛朝下撩去,擋住左邊的襲擊,長矛在身后一轉,快速連續劃破幾人的臉龐,眼睛、鼻子、喉嚨,各有損傷。
“就憑你們也想動本官的馬?”
“不自量力!”
冷嘲熱諷兩句,他又騎著黑馬繼續往前沖,凡是阻攔的敵人,至少受到重傷。
人群里,一名弓箭手對著祁淵腦袋,悄悄拉動了弓弦,準備偷襲他。
祁淵耳力還算可以,辨別出大致范圍,直接轉身擲出手中的長矛,管你三七二十一,先吃他一槍。
眨眼間,那桿長矛猛然穿透弓箭手的胸膛,嘴里吐出血液,直挺挺的倒下了。
這長矛質量一般般,被他用著沖鋒幾次,就已經出現裂痕,趁著還能用,多殺一名敵人也不虧。
好變態的人!
眾蠻夷又被震驚到了。
沒人再敢主動冒頭。
打了十天邵州,自家死傷過半,又未進城劫掠金銀糧食,士氣已然沒有當初的氣盛。
如今又被祁淵這尊殺神,亂殺一通,無人能擋,誰不掂量掂量一下自己的小命?
烏合之眾!
祁淵抓住機會,牽著韁繩,直接躍馬飛揚,跳上蠻夷的木臺,拔出直刀,干凈利落的把黃旻斬首。
膽破時,人的反應最慢。
善于抓住每個機會,也是一種難得的本事。
“賊首已經伏誅,還不速速退兵?”
祁淵跳下馬,雙手高高舉起黃旻尸體,讓所有人都看得見,遇到暗襲還能用尸體抵擋。
“首領死了…首領死了……”
一個人轉身逃跑,就會帶動人群,只見黃氏蠻夷潰散撤退,個個慌不擇路的跑動,同時還踐踏了同族的人。
而狄詠他們也騎馬趕來,跟祁淵匯合。
箭矢、圍攻、斬馬、暗箭,全被祁淵一一化解,你跟我說這是文官?
怕不是霸王在世吧。
“祁通判,追不追?”
“不追了,敵人頑抗到底,終究是咱們吃虧。”
祁淵傾向于保存兵力,現在邵州的兵卒已經少得可憐,全打光了,他拿啥穩定州郡。
黃氏蠻夷經此一役,已經元氣大傷,不會有膽量再度反攻回來。
狄詠轉眸看向后面稀稀疏疏的兵卒,默認了祁淵決定,朱杰這狗東西,等找到他直接來個大卸八塊。
但凡得到潭州的增援,就不用打那么慘了。
“祁通判威武…”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瞬間引爆兵卒的熱情,不停歇的連續喊了十來次。
“收兵回城!”
祁淵等他們喊累了,才下達命令。
善后工作,就由胥吏和衙役去做。
人手不足,再聘請老百姓出力。
夜晚。
城中殺雞宰豬的犒勞將士,除了嚴禁吃醉酒,騷擾平民,祁淵都盡可能的滿足了他們。
甚至邀請本城的青樓姑娘,來給死里逃生的士兵獻舞。
當然,邪惡念頭要被他掐滅,防止出現霸王硬上弓的案子。
由狄詠負責看管他們。
通判廳,后舍。
一盞油燈照亮了簡單的房間。
祁淵端坐在長案后面,兩份空白的奏狀展開在面前,提筆蘸墨,寫下一份戰報和請功表,向宣撫司匯報來龍去脈,獎賞有功的戰士。
此事宜早不宜遲,盡快辦了他好放心。
雖然通判有天子耳目的成分,能上表直達天聽,鑒于這屬于戰事,他就沒有越權轉去給朝廷。
要是關于陳玨離心離德的事,就能名正言順的給趙禎上呈彈劾奏狀。
之后不出兩日,躲在城中的朱杰被搜查出來,連同還有一些贓款跟黃氏蠻夷來往的書信。
鐵證如山,沒必要審問,轉手就上報給朝廷發落。
犯人就暫時關押在邵州大牢。
為了減罪,同時還供出一些安插在城中的奸細,之所以沒搞事,是祁淵下令防得太嚴。
李錄事參軍安排的衙役,隔三差五的巡邏,滿大街都是官府的人,他們根本無從下手。
另外因為蠻夷攻城,邵州本地的大戶,不斷有人低價拋售水田、鋪子、林場、山莊之類的產物。
通通都讓白老爺子留下的人吃掉,白家成功在本地扎根留脈。
沒有知州制衡情況下,邵州的軍、政、財,祁淵全部獨攬于手,緊緊握住,儼然成了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還有在城外一戰成名,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名望大漲,話語權可謂是說一不二了。
至于這水火咋來的,那就不用管。
數日后,又傳來一份戰報,陳玨在進攻梅山蠻途中戰死,死因貪功冒進,陷入敵人埋伏,折兵八成。
他帶出的兩千兵卒,基本全廢。
祁淵對此還召集諸位官員,大家集體懷念一番,表達一下憂傷的情緒。
咋說也是邵州的郡守,必須給人家體面體面。
江陵府、宣撫司。
邵州的奏狀順利來到晏殊手中,他十分慶幸祁淵化險為夷,要是對方出現意外,他難辭其咎,無顏面見君父。
晏殊說道,“責令潭州郡守,斥他疏忽大意,邵州被蠻夷連攻十數日,他卻一點沒察覺,差點釀成大錯。”
“下官明白。”
隨行的官員,拱手道。
潭州雖然也是出兵一方,可是它的危險就只有梅山蠻,馬步軍都部署已經發兵進山,危險就等于暫時壓制住。
所以責任能大能小…
晏殊先罵潭州郡守,就是讓官家不必再開口,算是免了朝廷的斥責。
然后晏殊在祁淵請功表里添加幾筆,希望官家厚賞邵州將士。
此子敢于在敵陣中擒王,是個能文能武的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