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艾達的請求,令羅南的臉上,疑云驟起。
艾達聳聳肩:“羅先生,其實先頭在彩票站,我說我們只有十塊現金的時候,你就覺得很奇怪了對嗎?”
羅南點頭,然后去看埋首啃榴蓮的周永泰。
的確,無論是外貌所示,還是言談舉止,艾達瞧來都比周永泰年長不少。
不過,談及重要事項時,男人就閉了嘴、一副全由女人作主的模樣,也是挺少見的。
艾達直擊羅南的疑惑:“我比阿泰大八歲,我們的感情,不被雙方父母祝福。阿泰去年剛畢業,我呢,已經失業三年。羅先生,和你一樣,因為ai技術的普及,我們在印尼找不到工作,回新加坡也是如此。今天早上,我去找阿泰,他為了我,和父母大吵一架,就和我離家了。沒想到,中了toto。我們暫時實在沒心情回家,旅店太貴,這個住宿費,不如給你賺。每晚80刀,加上會用到屋中的水電,四天付400刀,可以嗎?羅先生放心,白天我們也要出門各自找工的,如果你要在家創作,不會被我們影響到。”
這通故事一編,周永泰要不是滿嘴榴蓮,定會憋不住笑場了。
艾達可真行!人類若都是被這樣的ai搶了飯碗,不服也得服。
不管艾達是從通用大模型中找的素材,還是照搬了狗血偶像劇里的苦命鴛鴦原型,她可都進行了優化的——及時加入了“被ai逼得沒工作”的情節,這多少能獲得羅南的共鳴吧?
他倆對羅南,從相遇之初就十分友善,也說得過去了。
落魄者的氣場總能彼此吸引。
周永泰對座的羅南,則從方才的驚訝,轉為眼下的踟躕。
這雙情侶,既然能通過買彩票的資格審核,肯定不會是偷渡者或其他罪犯。
四百新幣,是個令羅南心動的價格——除去顏料紙張成本,他得在烈日炎炎的大街上,畫五六十張肖像,才能賺到這個錢呢。
反正客廳空著也是空著,家里又沒啥值錢的。
何況,自己今天在眾人之中,瞄準了周永泰畫,實際的心思,不正因為,其實是對艾達好奇么?
羅南自幼跟著名師學畫,從練基本功的階段,到自由創作的時期,不知道畫了多少張活人的臉,也在大學的專業課上,不止一次,從解剖學的角度,觀察、速寫人體面部的豐富肌肉群。
所以,看到艾達的第一眼,羅南就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微妙感覺。
她肯定不是人類中的整容臉,更不是時下的恐怖谷效應的仿生人面龐。
可是,為什么,她看似符合東方人骨骼與肌肉結構的臉上,作出的表情,總有種說不上來的慢半拍呢?
這小半天的相處,雖然近距離,但那是人家的女朋友,他羅南怎好盯著左看右看?
若他們來家中小住,問題就迎刃而解。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提出,給她也畫張肖像,沒準因此就發現了緣由所在。
“好吧,”羅南看著艾達,“那你們就先來住四天。聲明一下,洗衣機可以用,但廚房只能用微波爐和小煮。新加坡‘小煮’的意思,就是,不可以用油鍋炒菜或者炸東西,只能煮煮速食面和雞蛋。”
艾達一口答應。
但她腦中已開始搜索“微波爐”是什么。
未來世界里,周家與少數人類最后藏身的科莫多島,哪里還有正常運行的供電系統。幸存者們不至于茹毛飲血,都是用一種從中國西北學來的手搖式太陽能小圓盤,加熱水壺或鍋子。
周永泰也充滿了興奮。
沒想到這樣順利,就能進入五十年前的人類家中,看到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這種興奮,甚至,暫時壓過了他去如切路探訪外祖父母的迫切。
從萍水相逢進入互利模式的三人,心情頗佳,干掉三個小小的“葫蘆”榴蓮后,又轉戰到芽籠同樣聲名在外的美食——田雞粥。
周永泰的美食體驗,進一步升級。沒想到印尼荒島上常見的青蛙,能被新加坡的華人,做得這樣鮮美可口。
小砂鍋端上來的時候,正咕嘟嘟冒著泡。熱氣稍散,紅亮醬汁和碧綠蔥段下的肥壯田雞腿,就露了出來。
趁熱夾起,略吹涼,入口,彈嫩蛙肉裹著咸甜適宜的汁水,先讓味蕾敏感的人類舌頭感到一種獨特的鮮甜,繼而,是牙齒上陣后的咀嚼活動,告訴人類大腦,蛙肉除了嫩,竟還有微微的脆,以及纖維被撕開時的纏綿。
卷著舌頭吃掉一大只田雞的周永泰,再喝一勺灑了些許胡椒的現熬白粥,在喘口氣的間歇,差點就對艾達感慨:你們機仆沒有百分百的人類味覺系統,實在太可惜了。
艾達只將田雞和生滾粥淺嘗一點,就放下筷子。
“我在每天下午16:00以后,就不吃碳水和肉類了。”
她對羅南說,就像解釋自己不喜歡榴蓮一樣,很直接,并沒有因為對方答應解決自己的困境,就換了一種迎合的姿態。
從一個畫家的視角,羅南越發對她這種神情著迷。
羅南上回見到這樣平靜里帶有清孤氣質的女性面孔,還是在國家美術館里看到張荔英的自畫像。
……
吃完晚飯,周永泰和艾達在街邊小店買了內外衣服和洗漱用品,羅南引著兩人,往隔壁巷子深處走。
艾達瞟了一眼路牌:lord 19。
她已在大數模型里學習過了,芽籠的巷子分單雙號,只有雙號的巷子里,才是煙花場所。
但沒走幾步,就經過一個明晃晃的落地大櫥窗。
玻璃上用“死亡芭比熒光粉”的顏色,寫著一排字:這里是成年男人的迪士尼,馬來、越南、泰國、中國公主,歡迎你。
玻璃里面,則坐著一排面孔質地類似食閣ai清潔員、但體貌特征被做成女性的仿生人。
羅南見周永泰又好奇想看、又皺眉厭惡的樣子,主動解釋:“去年開始,很多單號的巷子,也有這樣的店鋪了。因為提供服務的不是人類女性,只是夜城科技的仿生人產品,所以及時店鋪開在芽籠單號的巷子里,政府也不會取締。”
“夜城科技,夜城是哪兩個華文字?”艾達問。
“夜晚的夜,荒城的城。”羅南答道。
“謊稱的稱?”
“不,城市的城。”
艾達檢索了一下2025年后,世界范圍內的ai企業,尤其是在新加坡開展銷售業務的,沒有這個夜城科技。
她把這個古怪存放在備忘錄里。
羅南租的小公寓,在巷子盡頭一棟破舊老屋的二樓。
底樓,分別住著一個廚子,和一個水管工。這個點,廚子和水管工都還沒回來。
廚子是還在單號巷子外的大排檔上班,水管工,則是去雙號巷子里,讓別人為他上班。
Ai連律師和美術教師這樣的職業都能取代,卻取代不了水管工。
所以,起碼在當下的南洋浮華之城,水管工還有去芽籠雙號消費的財力。
進到羅南的家,周永泰掩飾著熱切,迅速打量這個小空間。
其實除了各種電器外,眼前的布置,竟和印尼荒島的地下藏身處,有點類似。
一張小沙發,一個小茶幾,兩個擺放雜物的柜子,最像的是靠墻的整排書柜。
最不一樣的,當然是滿屋子的畫作。
羅南去防空掩體里,搬出一個折疊床。
“以前我父母從中國來看我時,他們睡臥室,我就睡這個行軍床,挺結實的。沙發加上行軍床,夠睡了。”
周永泰幫著羅南一起展開行軍床。
他沒有問羅南關于父母的事。他的華文理解力是及格的,聽得懂“以前”兩個字背后的深意。
羅南很快洗完澡出來,拐進廚房搗鼓一陣,再出來時,禮貌地問周永泰:“需要我教你怎么用我家的洗衣機和烘干機嗎?”
這個夜晚,周永泰在羅南進臥室休息后,興致勃勃地檢驗了一遍從書本上學到的人類家用設備知識。
洪洗機、微波爐、電磁爐、電視機、熱水器、抽水馬桶。
他當然最喜歡電視機。
意外的是,他竟然在深夜節目里,看到了關于芽籠的新聞報道。
一個女性保護組織在此地集會,呼吁h燈區全面使用機仆替代人類女性。
“她們好激動,”周永泰指著那些人,“哭得很厲害,華文里有個詞,叫物傷其類。”
坐在沙發一角、正望向窗外明月的艾達,將視線拉回來,投在電視屏幕上。
“這些人或許是人工智能企業雇傭的。阿泰,華文里還有句話,嘴上都是主義,心里全是生意。”
艾達說到這里,忽然停住。
她調整焦距,鎖定了屏幕上那塊寫有活動資助者的牌子。
“智隱基金會”。
她迅速跑了一串程序。
沒錯,2050年的時候,地球上有個叫智隱的ai企業,沖到了國際頭部。
周永泰的母親周書涵,死前將自己的調查報告,交給艾達,里面提到,她懷疑,智隱與ai戰隊的最初成型有關。
艾達在備忘錄的“夜城”后面,加上了“智隱基金會”。
新聞切換到了建國70周年的花車巡游彩排,艾達于是又看向窗外。
“睡覺吧,”周永泰關上了電視,“明天一早,我們去找續航站。你也可以進入休眠模式了。”
他最后那句,說得很輕。
但透著前所未有的欣悅。
這或許是艾達誕生以來,頭一個夜晚,她是可以處于休眠狀態的。
人類還擁有可以安睡、不必提心吊膽警戒ai戰隊的年代,多好。
窗外,狹長的巷子那頭,車水馬龍的喧囂,逐漸歸于沉寂。
一個穿著吊帶裙的女人,在巷口站了須臾,轉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