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奶奶為什么笑
奶奶為什么總是說我傻冷的,還總笑我就是碎娃娃不懂事。我把每個葡萄都咬了一口的時候她在笑,我在墻上亂涂亂畫又扣個洞的時候她還在笑。甚至我把爸爸媽媽認成親戚的時候她還在笑,好像我做的一切都很傻,就是小孩子的模樣,我也跟著疑惑不知解的笑。我很開心,這個世界雖然讓人疑惑但好像也沒什么傷害。
感覺她好像在看著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成長,那好像就是生命最開始時候的樣子,一切都是自然的不被打擾的。兩個生命真摯的連接在慢慢連接,沒有什么規則的包容在每一天上演。
后來慢慢聽到的多了許多期許,比如長大上個好學校之類的名詞第一次出現在了我的腦海里。我知道這么說奶奶就會笑,大家也會笑,雖不知為何,我也會希望大家笑而講,一切好像不知不覺的發生了些變化。
小小的果粒澄啊,你也很迷茫為什么這對那錯吧,在那刻已被中上了期許的種子,從此背負著家人的虛榮前行。
1.2姑姑為什么逼我吃藥
那一天,小小的果粒澄大抵是生病了,他坐在大炕邊被強行喂藥。本能性的在嘗到苦感之后往出吐,依稀記得藥水好像噴的大人身上都是,在四濺。大家卻依然想要摁住他讓他把藥喝下去。
他小小的大腦可能在想,為什么要強迫我,我不想,好害怕。這么苦的東西,即使是為我好,我也不想以這種形式被灌,何況這么小的孩子本就不知呢。
這個世界在那一刻好像并不那么美好,本能雖然在盡力反抗,但又被為你好的名義和動機所打動和愧疚。忽略了可能這種反抗可能正是自我的力量在爆發,壓抑久了,就真的無力了。即使長大了,也害怕為你好的反抗了,雖在你眼中那是如此的惡獸,卻在那反抗時變成善良的羊羔。自己倒是成了無奈的罪人。
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要這樣對我呢,或許是流動的愛掩蓋住了傷害的強勢,果粒澄并未得到尊重和詢問,不明白為什么這么愛自己的人會這樣對自己。于是,小小的果粒澄就一直是小小的果粒澄了,越渴望成長,愧疚的傷害越深,殊不知那本就是對方支配欲的展現。到底是為了誰呢,為什么會下意識反抗呢,大抵是體會到了這種欺騙性。
小小的果粒澄啊,不要怕,你的反抗很勇敢,我收到了你的勇敢,為你驕傲。我也會繼續帶著這份勇敢前行。
(可能用喂吃藥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不如把這個藥想成讓你做什么的綁架)
1.3姐姐為什么和其他人玩
小小的果粒澄正蹲在家門口畫圈,在內心深處打算再也不和姐姐接觸了。因為姐姐明明和我最好了,為什么突然出現了其他孩子,然后她們兩個玩的很開心,就再不顧及我了呢?
果粒澄覺得自己被拋棄了,好受傷,再也不想和這個人多接觸了。小小的果粒澄也不明白,自己那一刻為什么不想和很喜歡的姐姐一起玩了,而是想自己一個人待著。
小小的果粒澄不會用受傷形容自己的心情,也不好意思難過或者祈求對方關照自己,就會默默的推開。還好這種推開被接收到了,而不是被攻擊了,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控制呢,又是從哪學來的呢,從如果不聽話就不要你的言論里嗎?
小小的果粒澄啊,不是每次推開都會被擁抱的,還好你后來學會了好好表達。雖然還會有推開,總歸是篩選不是控制對方愛你。果粒澄啊,原來你從小就喜歡這種獨一無二的對待,以及這種獨占的愛意也自小就有,真嚴苛啊,但我接納。
我贊賞你這份對自我的極度自信與重視。也更加清晰了自己對于朋友和戀人的標準,就是要把你當成獨一無二的存在,認識到你的特別,接納你。對方當然也會獲得同樣的對待,如果做不到,那我也就不會為此在意,這是我對自己的在意和重視。內在極大的力量在一遍遍訴說你值得被看到被支持被愛。(有時候推開就是在一次次確認自己的特別)
1.4爺爺為什么在院落發呆
在果粒澄特別小的時候,家里時常出現爺爺維護她的聲音。不管是誰把果粒澄弄哭了,爺爺的罵聲就傳出來了。而爺爺發工資的時候,也是放在床上給果粒澄挑,果粒澄不懂錢的大小,就挑好看的拿,大家就嘻嘻哈哈看著這一幕。
果粒澄稍大了些,會經常和村里的小孩子追著玩了,爺爺的聲音卻也淡了。他常坐在門前的臺階上發呆,那是小時候果粒澄坐的凳子秋千晃動的地方,好像歡聲笑語猶在。轉眼卻只是太陽照著一個孤單的他,拿著樹枝扎著自己,不知道扎鼻中隔是覺得自己是個老牛,還是只是太無聊。讓人不解,也無人搭理他,可能和他聊不來了吧,這是獨屬于他的孤獨。
果粒澄不明白,只是小朋友要比爺爺吸引她多了,她也不懂為什么這個老人就只是坐在那里,好像在等什么,又好像在數日子。那一天果粒澄扎了個耳洞,跑去開心的和爺爺講著說這是真的,或許是一種炫耀和開心,也可能是爺爺總是在拿東西扎自己,果粒澄想和爺爺有一些共同的話題。
后來,果粒澄聽家里人不給爺爺抽煙,她悄悄地撿了一個快抽完的煙頭給爺爺。果粒澄不明白,但她想讓爺爺開心,她覺得爺爺想要這個,雖然不明白其他大人為什么不給她。爺爺拿到煙那會好像是笑嘻嘻又好像有些詫異,總歸是把那小半截煙抽了,記憶中好似也沒人發現。
最后,在一個冬天,果粒澄正在大炕上睡覺,昏黃的燈光照著這個土房子。果粒澄不明白怎么了,只看到好多大人大半夜的圍在爺爺床邊。后來爺爺走了,果粒澄身上背了一層層的紅被面子,她沒發現什么異常,只覺得搭這么多東西很煩,還和小伙伴吐槽去騎自行車。她聽著大人說著模糊的話,好像要早起送爺爺最后一程,她不明白,但心里想去。又因為晚上太謹慎想要早醒,也沒人叫她,她也沒跟上清早送葬的隊伍。
果粒澄到最后不明白爺爺為什么總是坐在那,也不知道爺爺去哪了,可能是在那個插著紅色十字架前面的小土堆里,只是小孩子也沒太在意。就吃著酒席,看著來來往往的大人,不想吃東西,又有些疑惑。
小小的果粒澄啊,這大概是你第一次接觸死亡。有些搗蛋的你并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或許情感發育的也不健全,只是在疑惑的探索這個世界。但你的意識知道,你愛這個人。好多年以后你看到了這個人寫的筆記,那用猴王煙紙粘的整齊的紙腳和規律,是你年輕時候的印記,原來長大的果粒澄喜歡寫日記粘紙腳也是這么來的。往后也聽說了好多你的事跡,大抵都能想來些畫面,謙卑了一輩子又勤快的老好人。
而這個遲暮的老人坐在院落發呆時,或許也在數著日子麻木的等待此生的結果,或許會想起一些歡愉的經歷,攤病床被管著嫌棄的日子怎會好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