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劉守光得寸進尺 一
李存勖集中兵力攻打燕地,劉守光打不過氣勢正盛的李存勖,只得向后梁求援。朱溫當然不能遂了李存勖的愿,也乘機率兵攻打趙地,包圍了棗強、蓚縣,并揚言梁軍五十萬將北上攻取鎮州、定州。這使得晉軍的戰場優勢急轉直下。
在此情況下,李存勖要想擊退朱溫,就必須放棄攻打幽州,全力南下對抗梁軍。這樣做一則前功盡棄,二則勞師襲遠,很可能會師老兵疲,最終被朱溫以逸待勞輕松擊敗。朱溫之所以圍困兩縣而不全力攻城,打的就是圍點打援的主意。
面臨兩難選擇的李存勖是個狠人,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即將到手的幽州,他決定先定幽州再戰朱溫。
此時,晉軍中只有史建瑭與符存審兩人率領三千騎兵屯守趙州,面臨強敵,史建瑭與符存審決定主動出擊,由符存審控制下博橋為正兵,史建瑭則率領五百騎展開襲擾作戰為奇兵,奇正結合阻擊梁軍。史建瑭搜索前進,到黃昏時分便俘虜了出營放牧的數十名梁兵。他只留下一人,將其余的全都殺掉,還特意告訴那個幸存者:“回去告訴朱溫,晉王大軍到了,讓他洗凈脖子等著挨刀吧!”朱溫見到被放回的梁兵信以為真,以為晉軍主力已經南下,卻又不知道他們會從哪個方向進攻自己,于是連夜拔營撤退。史建瑭趁勢追擊,繳獲輜重鎧甲不計其數。
事后知道晉軍使詐的朱溫氣憤難平,自己終朝打雁,沒想到今天卻被雁啄了,而打敗自己的還是個小字輩,真教人情何以堪?本來就有病的朱溫自此病情加劇,也沒心思反攻晉軍了。李存勖沒了后顧之憂,拼盡全力攻打燕地。
卻說劉守光僭稱帝號,遂欲并吞鄰鎮。參軍馮道系景城人,面諫守光,勸阻行軍。守光不從,反將馮道拘系獄中。馮道素性和平,能得人歡,所以燕人聞他下獄,都代為救解,幸得釋出。馮道料守光必亡,舉家潛遁,奔入晉陽,晉王李存勖令掌書記。
馮道與周元豹不睦。周元豹善于品鑒,對張承業道:“馮生沒什么前途,您不可對他過于信任。”記室盧質聽聞對張承業道:“我曾經見過杜黃裳(唐朝元和名相)司空的畫像,馮道的相貌與杜司空非常相似,將來必能充當大任,周元豹的話不值得相信。”
卻說李存勖正擬發兵攻燕,可巧王處直派使乞援,遂遣振武節度使周德威領兵三萬往救定州。德威東出飛狐,與趙將王德明、程嚴會師易水,同攻岐溝關。一鼓即下,進而圍攻涿州。
涿州刺史劉士溫,令偏將劉守奇拒守。守奇有門客劉去非,大呼城下道:“河東兵為父討賊,關你屁事何必出力固守呢?”
守兵被他一呼各無斗志,多半逃去。劉士溫再看左右偏將,沒一人敢吱聲。劉士溫無奈地說:“晉王李存勖乃是為父討賊,與我等無關,固守只能傷及百姓,傳令開城投降。”左右副將一聽正盼著開城投降,立刻命人大開涿州城門。刺史劉士溫率大小官吏出城獻降,周德威翻身下馬受降。劉士溫慚愧地說:“涿州刺史劉士溫特來獻城歸順。”
周德威道:“識時務者為俊杰!劉大人能念百姓戰火之苦,擇明主而侍,真俊杰也。”劉士溫邀周德威及其左右人等入城,共迎晉王兵馬。劉守奇奔梁,得任博州刺史。
李存勖等人來至刺史府,共議軍情。有流星探馬來報:“啟稟千歲,燕軍大將單廷珪扎營龍頭崗;元行欽屯兵大安山。”存勖聞報問道:“本王率兵北伐幽燕,未曾見過劉守光部下戰陣,不知何人可知?”
張承業道:“殿下,奴才部下有一筆吏名馮道,字可道,幽州人氏,在劉守光麾下曾為掾吏,殿下可問此人。”
李存勖道:“既然此人曾侍劉守光,就傳他來見。”
張承業命人喚馮道來見,只見一個文弱書生,身長六尺,長臉短髯,一副仙風道骨,飄然而入。
存勖道:“左右為其看座”。
“謝千歲!”馮道端坐一旁拱手問道:“千歲喚下官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存勖道:“馮先生,本王聞你曾在劉守光麾下為掾吏,不知可曉其左右將士?”
馮道曰:“不知千歲所問何人?”
存勖道:“方才得報,劉守光遣大將單廷珪在龍頭崗扎營;元行欽屯兵大安山,此二人何許人也?”
馮道言道:“那單廷珪人送綽號‘柱天神’身長一丈三,兩臂合力有千斤,乃是幽燕頭號大力士;元行欽綽號‘賽張飛’,面相兇煞,馬上步下練就一身好武藝,且在大安山山北大營屯兵多年,非大將不可取也。”
李存勖道:“孤王將分兵擊之,令周德威率兩萬人馬,張承業為參軍,直取龍頭崗。李嗣源率兩萬人馬,郭崇韜為參軍,襲取山北大營。二位將軍當謹慎出兵,不可輕敵。”周德威與李嗣源各接令箭點兵出戰。
卻說劉仁恭喜歡享受,更喜歡結交一些道士,期望能夠長生不老。據《新五代史》記載,劉仁恭“驕于富貴,筑宮大安山,窮極奢侈,選燕美女充其中。又與道士煉丹藥,冀可不死。令燕人用墐土為錢,悉斂銅錢,鑾山而藏之,已而殺其工以滅口,后人皆莫知其處”。
劉仁恭妻妾成群,后宮人滿為患;不過和妻妾數量不成比例的是,劉仁恭兒子不多,而且質量都不高。
有了父親做榜樣,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次子劉守光玩膩了自己的妻妾,就把目光瞄準了老爺子的。劉仁恭有個愛妾羅氏,“生得杏臉桃腮,千嬌百媚”。一天劉守光趁老爺子不在把羅氏給“烝”(烝,古代指與母輩淫亂)了。從倫理學來說,這叫**。劉仁恭知道后鼻子都氣歪了,他立即下令把劉守光抓來,一通亂棍痛扁,“逐之”。這不像是父親教育兒子,倒像是對付情敵用的招數。
不過劉仁恭還是有點能力的,尤其在打仗方面,擅長挖地道攻城。這招不得了,一千年后中國人用此法攻打裝備精良的日本鬼子就很有效果。沒過多久,朱溫趁其不備派大將李思安去攻打他的老巢幽州。正在逍遙的劉仁恭聽到這個消息后頓時慌了手腳。
正當劉仁恭束手無策的時候,劉守光領兵疾奔幽州,搶在李思安軍隊前面進了城。經過一番周旋,李思安敗退。劉仁恭知道后很是欣慰,這小子雖然作風不檢點,但娃還是個好娃,不記仇,知道我危險了還能第一時間來支援,不像某些人到了關鍵時刻跑得比兔子還快。
正當劉仁恭欣慰的時候,另一件事卻讓他料想不到。劉守光搬進幽州城后,就再也不肯挪窩了,甚至宣布由自己來擔任盧龍節度使,不聲不響地罷了父親的職務。劉仁恭知道后又把鼻子氣歪了。劉仁恭正準備糾集軍隊教訓一下兒子,不料劉守光遣部將李小喜、元行欽等襲入大安山,把劉仁恭拘來幽住別室,自稱盧龍節度使。凡父親羅氏以下,但見得姿色可人,一概取回城中,輪流伴宿。
乃兄劉守文為義昌軍【治滄州】節度使,聞父被囚,召集將吏且泣且語道:“不意我家生此梟獍,我生不如死,誓與諸君往討此賊!”
將吏應諾,劉守文于是督眾至蘆臺,與劉守光部兵對仗。戰了半日,互有殺傷,兩下鳴金收軍。越日,劉守文再戰藍田,為守光所敗,返兵至鎮。劉守光恐劉守文復至,差人至梁赍表乞降。朱溫即頒發詔命,實授守光為盧龍節度使。于是幽州也成為朱梁的屬鎮。
無奈之下,劉守文只好向契丹和吐谷渾請求支援,援兵四萬人到達后幫助劉守文打敗了劉守光。劉守文見外兵得勝,驟馬出陣且馳且呼道:“不要殺我弟弟!”
見劉守文毫無防備,劉守光手下大將元行欽打馬出陣,向著劉守文就沖了過去,活捉了他。
劉守光頓時精神煥發,指揮手下反敗為勝。劉守光和劉守文不同,要做就把事情做絕,他在打敗劉守文后又率領軍隊去攻打滄州。
滄州守衛孫鶴知道情況后,擁立劉守文的兒子劉延祚為首領,率領將士堅守滄州。
這一堅守就是幾個月,滄州城中糧盡,每斛米的價格達到三萬。無奈之下,劉延祚、孫鶴只得投降。孫鶴為劉守光效力。
滄州攻下之后,劉守光遣人刺死劉守文,佯為涕泣歸罪刺客,把他殺死償命。
劉守光鳴鞭奏凱得意班師。且遣使告捷梁廷,并代父乞請致仕。朱溫準如所請,命劉仁恭為太師,養老幽州。封劉守光為燕王,兼盧龍、義昌兩軍節度使。